耳穴疗法治疗室性期前收缩2例

2021-11-19 08:02李玉叶张园园周晓艳窦金杰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室性双耳耳穴

李玉叶,张园园,周晓艳,窦金杰,崔 柳,张 悦,沈 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78)

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1]。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普通人群。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言,室性期前收缩是良性的,一般无明显症状。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相关研究显示室性期前收缩可使病情恶化[2]。目前临床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主要通过药物、导管消融,这些方法虽可减少发作次数,但都存在一些局限性。耳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治疗效果明显,其不仅能治疗功能性疾病,也能治疗某些器质性疾病,几乎身体的所有病症都可以用耳穴进行治疗,不管是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或是单独使用,都有很好的效果[3]。本研究报告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在西医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基础上,应用耳穴疗法中的基本手法按摩法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72岁,2020年6月9日就诊于外院,自诉心慌间断发作1年、加重1月,既往高血压20年,2型糖尿病1年,规律服药,血压及血糖控制良好;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42621次。于6月11日在外院行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术中体表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2种形态:一种起源于左后分支,另一种起源于希氏束旁;前者消融成功,后者由于标测到最早心室激动后消融易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建议索他洛尔80mg bid口服治疗。2020年7月15日就诊于本院,刻下症:心慌,胸闷,自汗,气短,自诉易惊恐,坐卧不安,多梦易惊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20216次。双耳视诊:心区正常生理凹陷反观区消失,出现圆形凹陷,可见数目不等的小丘疹,毛孔粗大,呈点状凹陷。触诊:心区水肿,触之压痕,神经衰弱区呈条索状软骨增生、增厚、质硬,多梦区呈片状软组织增生,触之较硬。中医诊断为心悸(心虚胆怯证),治疗以镇静养心安神为主要原则。

病例2,男性,80岁,2020年10月19日以心慌为主诉就诊于本院,伴以胸闷烦躁,痰多,失眠多梦,食少泛恶,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动态心电图:单发、成对、二联律室性期前收缩4266次,未口服任何药物。双耳视诊,心区正常生理凹陷反观区消失,出现圆形凹陷,可见轻度白色水肿及数目不等的点状暗红色丘疹。触诊患者双耳时,在神经衰弱区呈条索状软骨的增生、增厚、质硬,多梦区呈片状软组织增生,触之较软。诊断为心悸(痰火扰心证),治疗以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为法。

2 治疗和护理

病例1给予双耳基本手法按摩刺激耳穴,调动气血运行,耳郭出现“得气”之后,继续给予耳穴贴压持续刺激穴位,取穴:主穴:心、肝、肾,根据患者症状配穴为:心脏点以调节心律,神门、枕以镇静安神,患者多梦,取多梦区,交感减轻自汗。嘱患者回家后每日按压3次,3-5分钟/次,5天为1个疗程。休息两天后,开始第2个疗程,患者在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时便感觉心慌、胸闷、惊恐多梦等症状明显好转。经过6个疗程治疗,患者诉失眠好转,心慌胸闷好转。为了巩固疗效,又继续给予2个疗程治疗,于2020年9月8日复诊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消失。双耳视诊,心区小丘疹减少,点状凹陷毛孔粗大减轻,触诊,心区水肿消失,触摸患者双耳时神经衰弱区仍呈条索状软骨的增生、增厚、质硬,但条索状软骨较前减少,多梦区片状软组织增生减小,触之变软。

病例2给予基本手法按摩后,耳穴贴压,取穴:主穴:心、肺、脾,根据患者症状配穴为:心脏点以调节心律,神门、枕、枕小神经以镇静安神,控制情绪,患者多梦,取多梦区。嘱患者回家后每日按压3次,3~5 min/次,5 d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之后患者主诉睡眠时间延长,心慌次数减少,经过六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胸闷心慌、痰多症状好转,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消失,大便正常。双耳视诊,轻度白色水肿及数目不等的点状暗红色丘疹消失,触诊神经衰弱区仍有条索状软骨的增生,但长度变短。2020年11月23日复查动态心电图:单发、成对、二联律室性期前收缩285次。

3 讨论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常见心悸、胸闷、乏力、气促等症状[4]。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室性早搏的方式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种[5]。药物治疗主要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易产生耐药性。非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射频消融术,其成功率高,是一种有创性、根治性治疗手段,但是有一定并发症和复发风险。而耳穴疗法作为一种无创经济的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症状[6-7]。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关注。

心脏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调节,生理状况下心脏兴奋和节律活动是在两种神经的平衡协调下进行的,若两者失调,则可影响心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导致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8]。耳郭神经分布非常丰富,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还有来自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随着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9]。从耳郭神经的分布看来出,耳郭与全身有密切联系。应用耳穴疗法刺激穴位,能够调节心脏神经的平衡失调,实现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调节。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耳”;《素问·举痛论》记载:“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灵枢·口问》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表明心与耳有密切关系,因此心脏的疾病可选择耳穴疗法。心主血脉荣耳,心神系耳以明意。耳为手足经脉聚集之处,耳穴刺激能促使经络恢复气血运行,抵御病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具有结构上的统一,又存在形神统一,而五脏作为人体生命结构的中心,与六腑呼应,形体、脏腑是机体外在表现,在耳朵上均可找到人体五脏六腑对应穴位,所以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生病变时,会在相应耳穴上出现各种反应,如电阻变低、压痛、变色、变形等[10]。

室性期前收缩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心悸病因常由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本病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本病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临床多见本虚标实证。治疗当辨阴阳虚实,虚症以滋阴温阳、补气养血,实证以祛痰、化饮、清火、行瘀[11]。文中病例1辨证为虚证(心虚胆怯证),治疗以镇静,养心安神为法,故取主穴:心、肝、肾。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司神明,心血不足,心神失常而致心神不安,出现心慌、心悸、失眠等症,宁心安神,改善心功能。肝藏血,调节血量。肾:心主血脉属火、肾主水,主穴可水火相淆,助心脉。病例2为实证(痰火扰心证),治疗以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为法。故取主穴:心、肺、脾。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肺穴有养肺气、通血脉、清热化痰止咳,肺也可以调节心律。脾:脾主运化,脾为后天之本,可以调节消化道功能,改善患者食少泛恶,口干口苦,大便秘结症状。根据患者伴随的症状,进行穴位加减治疗。上述两例病例中应用耳穴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方法。

本文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通过耳穴疗法治疗后,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回顾案例,认为精准辩证是成功的基础,其次穴位选取和准确定位是关键。患者的依从性和信任度也是此案例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在临床中,还应评估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耳穴疗法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室性双耳耳穴
胺碘酮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及其对心率震荡的影响研究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轻叩双耳好处多
轻叩双耳好处多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耳穴压豆功效多
轻叩双耳好处多
宝鼎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