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传播百年回顾及经验启示

2021-11-18 08:40王艳
邓小平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党的领导

〔摘要〕党的理论传播的重要目的在于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内化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中国大地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党的理论传播经历了扩大影响、曲折发展、重点推进和更加成熟四个阶段。梳理党的理论传播实践历程能够为推动当前党的理论传播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推进党的理论传播;要重点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理论传播须始终面向人民大众以凝聚共识;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理论传播阵地的领导;集中学习教育是进行理论传播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理论传播;党的建设;党的领导;集中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21)05-0022-08

〔作者〕王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100080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其中的关键是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内化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需要理论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党的理论传播经历了扩大影响、曲折发展、重点推进和更加成熟四个阶段。回顾党的理论传播的百年历程,能够为推动当前党的理论传播提供有益探索。

一、“理论传播”概念解析

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武装、理论传播等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它们都统属于传播的范畴,但所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

理论宣传和理论传播。传播是一种共享信息的过程,一般指信息双向传递,即信息不仅自上而下流动,同时也自下而上流动;而宣传主要指“宣传者基于某种目的采用解释、说服、鼓动等形式去影响宣传对象的心理,使其思想感情甚至行为按宣传主体的愿望变化的一种活动”,它主要强调信息自上而下流动。此外,有学者将宣传看作传播的一种形式,认为一般传播行为既包括有意图的行为,也包括无意图的行为;而宣传是说服性传播,且面向较大的群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用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使其能够掌握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强调传播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从而传播的方式要通俗易懂和具体生动。相较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外延要更为广泛,因此理论传播在内涵上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论武装和理论传播。理论武装更倾向于是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结果,而理论传播是一个动态反复的过程。比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毛泽东在此提到的理论武装是理论传播的结果。

通过比较几组概念的差异,笔者认为理论传播这一概念的外延更为广泛,因此本文拟用理论传播一词来泛指党内事关理论学习、理论武装、理论宣传等概念。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了传播的分析框架,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了什么效果”。该框架一经提出,便成为分析传播过程的经典框架。本文亦采用这一框架对理论传播进行分析。党的理论传播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理论传播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传播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理论传播的渠道主要有各种媒体、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等;理论传播的受众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理论传播的效果主要是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党的主要奋斗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主要讨论理论的对内传播,理论的对外传播则不属于本文的探讨范围。

二、党的理论传播历史简要回顾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中国大地的传播。

(一)在革命进程中扩大理论传播的影响力

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实践。在此期间,关于革命的性质、前途、道路和领导权等理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影响力伴随着革命实践的日益成功逐渐从极少数先进知识分子扩展到了全体国民。

大革命时期,党在工人中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启发工人阶级觉悟,鼓动工人起来为全体劳动群众的利益而斗争,推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在土地革命时期,党注重学习培训,提升理论宣传的实际效果,围绕革命斗争现实需要,丰富理论宣传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党推动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共同投身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实践中。针对甚嚣尘上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观点,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指明了抗战的胜利前景,带给了人民胜利的信心。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党的理论传播工作重点在于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信心,为“两种命运”的大决战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理论传播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理论传播的形势得到了根本性扭转。1951年5月7日,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革命胜利了,一切禁止马列主义宣传的法令彻底廢除了。”新形势下进行理论传播就是要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继续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向前发展。但是,党的理论传播在这一时期却一度遭遇挫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高度重视理论传播工作的开展。1951年1月,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要求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选拔一批宣传员,在全国城乡普遍建立宣传网。1953年6月,中央根据新的任务和形势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同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制发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一一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总路线的热潮。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党的八大召开到“文化大革命”发生前,党的理论传播主要围绕贯彻党的八大精神展开。具体来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但是,“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党的理论传播工作遭受挫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理论造成了人民群众思想的混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理论传播重点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和突出矛盾,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是这一时期理论传播的重点。

随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相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理论传播工作也得到重点推进。第一,党内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做法逐步成熟。中央高度重视理论传播工作,专门下发关于在全党开展理论学习的通知,先后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等文件,并逐渐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制度。通过专门的学习活动,广大党员及时增进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第二,面向大众进行理论传播的普及制度和机制逐步完善。除了党内的理论传播活动,面向大众的理论传播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充分发展。新闻媒体不断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基层群众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第三,面向青年学生进行理论传播的机制得到初步建立和发展。这一时期,教育系统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等院校由此成为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传播更加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实际结合起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党的理论传播重点在于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科学体系和巨大贡献,深入宣传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为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千家万户,党中央不断加强理论传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完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形式,推动理论传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一,党内法规不断健全,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党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等党内法规,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中央巡视范围。这些文件的出台不仅加强了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使党的理论传播工作更加有据可依,还推动了理论传播工作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二,大众化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和成熟,“面对面”传播和互联网传播渠道都得到了加强。比如,相继建成了新时代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面对面”传播场所和“学习强国”等网络传播平台,这些平台对于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三,理论研究平台建设更加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建设。以这些平台建设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三、党的理论传播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理论传播就是理论强党的重要途径。在党的理论传播百年历程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在同各种思潮的斗争中推动党的理论传播

坚决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经验,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条件决定,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败得失。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年代,中国大地盛行着多种救国图存的思潮,马克思主义只是一家之言。没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就无法脱颖而出,进入公众视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西方一些国家和平演变图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如果不能在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思潮展开批驳,就无法凝聚共识,推进改革。在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试图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牢牢掌握理论传播的主动权,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坚决斗争,在斗争中推动党的理论传播。

(二)要重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理论传播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党也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不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是一味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这一错误的做法曾一度使中国革命陷入到极其危险的境地。这种做法本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恩格斯早就提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941年,我们党在延安和各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整风运动,并专门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进行了系统批判,打破了人们的思想桎梏,使全党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原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世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自那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也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國到多国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应拘泥于个别词句,而是要重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本国实践。

(三)党的理论传播须始终面向人民大众以凝聚共识

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将党的政治纲领广泛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并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伟力并最终实现政治目标。党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就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

党的理论传播的生命力主要来自于将党的理论和普通民众所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群众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感召力。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很难直接指导某一具体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推动理论同实际问题的结合便成为传播效果好不好的关键所在。毛泽东曾提出要把思想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起做,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使民众接受党的观念,完成宣传活动。比如,土地革命时期,广大农民对共产主义是什么、苏维埃政府是什么这样的抽象概念不一定感兴趣,但是由于将苏维埃政府的宗旨、共产主义的远景与农民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打土豪、分田地”这样高度凝练的宣传口号,得以动员最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土地革命。

此外,理论传播的大众化还有赖于丰富的传播形式和生动的话语表达方式。理论语言通俗化对于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讲透”“讲薄”至关重要。比如,在苏区,当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疑问时,毛泽东就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答。

(四)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理论传播阵地的领导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在思想宣传领域,必须高扬党的旗帜,让党的主张占据制高点,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新闻舆论、互联网、普通高校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交锋的重要场域,必须不断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这些领域的指导地位。

首先,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领域前沿,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旗帜和道路,必须把新闻舆论阵地牢牢抓在手中。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所在。其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最后,青年学生历来是各种思潮争夺的重点对象,他们的世界观尚不成熟,要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在确立信仰的关键时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其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在这些领域的领导地位。

(五)集中学习教育是进行党的理论传播的有效手段

黨内集中学习教育是推动理论传播效果迅速彰显的有力抓手。为使全体党员在短时间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集中解决党内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整风、整党和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尽管不同时期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背景、任务、做法有所不同,但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都是历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在迅速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关头,党总是结合不断发展的实际,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迅速推动全党提高理论水平,这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整风运动是第一次全党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主要内容是用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方法,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经过整风学习,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任务的挑战面前,全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进入新世纪,党相继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统一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凝聚了力量,坚定了信心,共同致力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主要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等,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提高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状况和面临形势任务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政治定力,是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能经受各种风浪考验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梁濒)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党的领导
科技看百年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