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洁 冯彧 郑秀英
摘 要:近些年,许多高校开始实行本科大类招生培养,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上不断革新。如何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北京化工大学本科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以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实践为例,提出了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升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高质量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同时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在招生时将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成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年~2年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再进行专业分流及后续的专业教育。大类招生培养是“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的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
学校本科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现状
北京化工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从2007年开始陆续在各学院内实行了大类招生培养,2021年学校决定进一步打破原有学院、专业壁垒,将全校45个专业划分为9个大类进行新的大类招生培养。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实行大类统一培养,学习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突出厚基础素质教育;大一结束后,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结合学生志愿、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专业分流,大二至大四阶段实行宽口径专业培养,突出专业特色教育。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单一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大类招生培养打破了原有的单一专业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提出新的迫切要求。原有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相比,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
第一,大类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缺乏。原有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是按照单一专业培养设置,已不能与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通专融合的大类招生培养相适应,不能体现大类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须构建与大类招生培养相适应的大类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第二,大类培养阶段与专业培养阶段的课程体系须融汇贯通。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后,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已不适合,须重新梳理课程体系,整合大类内部各专业的课程,划分大类培养阶段即通识(素质)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培养阶段的专业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两阶段的课程须各司其职、相互衔接、融汇贯通。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具体做法
第一,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为导向;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两段式”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通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舉,促进学科交叉、理工融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升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各大类所包含专业的培养目标,整理并明确大类阶段的培养目标和专业阶段的培养目标,支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大类阶段宽厚的基本能力、素养培养和专业阶段特色、个性化专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平台。
以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大类为例,其大类培养目标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厚基础、宽口径、塑三观、强能力”育人理念,大学一年级夯实数理化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提升和三观塑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经过一年的大类培养,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发展目标和学业成绩,从大类中选择专业,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实现大学阶段的目标。
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大类中所含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全球化工向工艺绿色化、过程智能化和产品高端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能够在化工、能源、环保、医药、材料等领域从事与化工相关的工艺设计、产品研发、产业支持、科学研究和综合管理等工作,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化工专门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优化课程体系。大类招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突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多途径”的特点。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各大类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本科大类培养方案,完善大类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着重厚基础通识(素质)教育;同时,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凝练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施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并积极开设反映前沿技术、社会需求和交叉融合的新课程。
第四,构建高质量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智慧树”“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引进种类更丰富的高质量素质教育网络课程,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将素质教育课程按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和核心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分类,加强核心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素质教育课程总体质量;改革素质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与研讨、课程讨论。
结束语
随着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将持续推进,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进行完善,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