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军事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1-11-17 14:13杨明,贾伟慧
高教学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普通高校

杨明,贾伟慧

摘  要:普通高校开展的军事技能训练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行,练就过硬本领,厚植爱国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普通高校军事技能训练水平还有待提高,机制建设和运行还有待完善,这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把握军事技能训练的内涵,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普通高校如何培养新型合格人才的新方式,推动普通高校军事技能训练工作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军事技能训练;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0-0058-04

Abstract: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strengthening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moderniz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temper their will and conduct, train their excellent skills and cultivate their patriotic feelings. At present, the level of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need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explore new ways to train new qualified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and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educational function

加强普通高校国防军事技能训练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战略问题,军训的传统在全世界各国各地普遍存在且形式多样。例如,美国在地方高校开展以组建军官训练团为主要形式的学生军训,在地方大专院校中设有大约600多个各类训练团,由美国国防部统一领导,后备军官训练团成员在校期间共需接受400-500小时的军事训练;俄罗斯在地方院校设有军事教研室,并且在有的院校设有军事系,大学生军训科目几乎接近现役军队的标准,以此来培养合格的国防人才。作为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堂课,军事技能训练既是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的基本形式,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军事技能训练的目的是“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它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国防素质、培育尚武精神、凝聚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强大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普通高校开展军事技能训练的意义

(一)開展军事技能训练是弘扬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国防观念的迫切要求

普通高校国防育人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国防育人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提高综合国防素质[1]。据统计,2020年全国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约为15万,占征兵总数的30%左右。可以说,青年学生对国防观念意识的认知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乃至整个国防和军队建设。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国防与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密切相关的意识,深刻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国防重任,成为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二)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中提出,“当代青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媒体曾报道“学生运动会纪录40年无人能破”“大学生军训现场:3小时晕倒50人”等新闻层出不穷。有学者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试后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均处下降趋势,尤其在耐力和心肺功能方面呈普遍下降趋势[2]。健康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合理的卫生习惯是大学生保证学习效率的本钱,通过接受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对于大学生锤炼体能、增强体质,都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上海师范大学的军训教员们特别重视加强自身军事素质和体能素质的训练,每周组织军训教员进行拳术、擒拿格斗等技能训练和长短跑等体能训练,从而使这支队伍长久保持军人的作风。重庆大学从2016年起,始终坚持按照部队要求出早操和开展夜训,每年军训结束后继续在新生中推行学生晨读、晨跑活动的“晨曦计划”,规范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寝室卫生习惯,新生上课出勤率在98%以上,锻塑了学生崭新的素质风貌。

(三)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可以练就大学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韧的品质

当今许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常有大学生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国防教育能够把军队的优良品质、硬朗作风、责任意识言传身教给大学生,对于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曲阜师范大学将心理素质拓展与军训“捆绑”,在军训开始前,通过开展“爱的奉献”“感恩教官”“解开心结”等活动,将心理训练穿插在军训中,让新生在欢声笑语中、在相互竞争中彼此熟识,展现了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精神,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和敢于表现自我的胆量,促进了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也缓解了军训的单调和疲劳,让大学生少了份娇气,多了份坚强。

二、普通高校在开展军事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纲规定难落实,法规政策缺“刚性”

自1985年开展普通高校学生军训试点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国防动员法》等法律,为普通高校军事技能训练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3]。虽然高校的军事技能训练普及率很高,但新大纲规定的军训内容在实际训练中,各高校普遍没有全面落实。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学校确实没有条件完成部分训练内容外,主要是法规政策缺乏“刚性”要求,因而必然产生学生军训内容落实上“走样”“走形”的问题。多数高校训练科目仅仅有分列式训练和队列动作训练两种,其他内容如战术、轻武器射击、识图用图、战地救护等只是走过场,形式化非常严重。甚至一些高校由于各种原因直接取消了这些训练项目,不少高校的军事训练实践内容常年不变,久而久之形成了“为好看而开展形式化军训”的现象。

(二)军训力量多元化,承训力量缺“协调”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大纲》印发后,普通高校承训力量得到了基本的保证,但教官配备不足,部队派兵困难是高校军训面临的共性问题。由于近年来部队有编制调整、换防等任务,导致部队派兵到高校军训面临现实困难。有的高校是依托部队派遣教官进行训练,有的高校是请社会组织搞训练,有的高校是请民兵预备役训练,有的学校是组织学校退伍士兵学生组织训练,有的是依托学校的士官生组织训练。诚然,各高校在请属地部队派遣教官实施训练的時间,都是集中在9月份的新生开学之际,部队确实存在承训力量难“协调”的实际困难,但是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地方武装力量对普通高校国防育人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平衡,差异性比较大,尤其是地方性普通高校缺乏充足、稳定、高质量的承训师资力量和国防育人基地[4]。

(三)训练内容太单调,方法手段缺“创新”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军训内容总体上是滞后的,主要停留在高中阶段练队列,大学期间军训依然主要是练队列。而与部队新兵训练相衔接的训练内容,虽然大纲中有规定,但由于承训部队难以组织实施、高校不愿意承担训练风险等原因,导致高校军训内容长期以来是滞后的。产生训练内容滞后的原因,除了大纲更新不及时之外,主要原因还是手段方法缺乏创新。高校和承训部队普遍不愿意立足现有条件创新训练手段。例如,实弹射击由于条件限制,多数高校难以落实,完全可以用模拟训练来取代,但许多高校并不愿意花钱购买设备,不愿意去尝试。

(四)训练效果无质量,质量监测缺“标准”

许多高校的军训效果没有质量,既不能满足部队对兵员素质的要求,也没有达到学校期望的强化学生作风、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国防观念的目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训练质量方面缺乏监测的标准。被调研的高校中均没有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和监督评价机制,一名被访谈的某高校武装部负责同志说:“现在的新大纲和相关文件都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建立起质量监测标准体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制定对学校这方面考评机制的方案,因此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

(五)作风素质难养成,顶层设计缺“课程”

每年高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军训。在军训期间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作风,能吃苦耐劳。但是军训过后,再也看不到学生身上的军人风采,再也看不到学生有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气神儿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作者认为是学生军训缺乏顶层设计的“课程”,如果学生军训只是搞短暂的“活动”,而不是一门长期性的“课程”,就必然带来学生军训的无效果、无质量。许多大学生会觉得军训是浪费时间,因为在他们眼中,现在国家处于和平时期,而且学校也不是军事院校,况且仅仅半个月的军训对于身体素质的提升非常有限。

三、增强普通高校国防育人效果的对策

(一)军训教官队伍建设上完成“三个拓展”

1. 军事技能训练的知识点向多学科拓展

近年来,许多高校除了完成走队列、站军姿、练军体拳等传统训练课目的“规定动作”外,还让新生们走出校园,在识图用图、野外生存训练、核生化防护这些“自选动作”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学到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参训内在动力和崇军尚武热情。贵州医科大学自2018年开始,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学科教学中,使国防教育实现由“操场”到“课堂”的转换,周末开设战地救护与军事地形学的实践教学课,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战场上如何发现伤员、接近伤员、运送伤员,医用三角巾的包扎使用方法及识图、读图与精准定位等。学生们通过实践课,不仅认识到军事理论课不再是呆板的课堂教学,而且深刻意识到国防建设、专业技能与自身体能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国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战争的意识,练就过硬的军事医疗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军事技能训练教官向大学生退伍兵拓展

高校要突出体现国防教育的育人理念,用军事实践开启学生的报国梦想。一方面,可以把集中军训与常态化军训相结合。由于9月份是各高校组织学生密集训练的时期,承训部队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可以考虑把军训作为课程来建设,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有利于军训效果的提升和强化。如果把军训作为学校课程来建设,部队只需要训练教师和教官队伍,而由学校教师与教官来全程组织学生军训课程。因此,搞军训课程建设,可能是解决高校学生军训难题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组建“学生预备役连(国旗班)”或“大学生军事教官队”。选拔国旗护卫队队员当学生教官,他们对大学生活有着亲身的体验,与新同学更容易拉近距离,这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和新同学交流、沟通,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也可以组织往年参军入伍退役返校的学生组成训练班,退伍大学生能快速引领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完成学前准备工作,将部队中的优良作风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到同学们,同时对高校国防征兵入伍政策的宣传具有最有效、最显著的示范效应。他们可在每年的新生军训中承担训练任务,不仅可以锻炼其教学能力,培养军政素质优秀的学生骨干,还能实现大学生教官传、帮、带的可持续性。东南大学武装部于2019年发起了“东南大学自训教官训练营”,通过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训练和学习部队有关军事技能,熟练掌握大学生军训方法,有效组织新生入学军训,为培养国防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 军训教学目标向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

高校肩负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不仅科学文化水平要扎实,而且思想道德素质更要可靠。新生的军训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军训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达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而是要在思想认识、养成教育、道德品质上达到育人的效果。教官要在学生军训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把准参训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传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基本方法,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二)军事技能训练理念更新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1. 学生军事训练实现学生管理向教学管理转变

首先,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做到军训内容与部队新兵训练内容保持一致。军训内容与新兵训练内容衔接指的是军训内容要与新兵训练内容一致,军训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基本的军事技能,学生如果进入部队后起点高,有利于新兵尽快提高军事素质转变为合格的军人。其次,普通高等学校要按照课程建设要求,把学生军训纳入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发展规划(纳入评估体系)、经费预算安排和公共资源配置。许多高校大学生军训依然延续站军姿、踢正步、军体拳等军训“老三样”,作为充满个性的“00后”,他们对枯燥的“老三样”大多持有抗拒、逃避的心态。因此,高校在开展新生入学军训计划时,通过增加实用训练课程,来达到改革和优化军事技能训练内容的目的,这样不仅有利于统筹有限的训练力量,而且有利于规范化管理。贵州财经大学近年来在军训中就别出心裁,利用新校区斗篷山周围的独特地势及环境优势,通过穿越雷区火线,敌营摸哨,防空防化演练等,开展逼真的野外军事拉练,赢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2. 军事技能训练模式由校园模式向基地化训练转变

推进基地化训练要呈现规模化、科学化和集约化,这是军训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全国各地普遍缺乏大型的军训基地。高校应加强同驻地部队的协作,形成以现役官兵为骨干、预备役人员为主体、退役大学生士兵为补充的承训力量体系。驻地部队应完善派遣军官队伍建设,按计划派出承训部队,军地双方共同建立高校军事训练基地,完善军事实践的各项制度,使军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共同完成军训教学任务。例如,哈尔滨理工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签约成立“国防教育培训基地”,军地两所高校合作开启新的篇章。

3. 积极推进新时代军事训练从传统向创新转变

对于普通高校,要在采用普训和精训两种方式来区别进行。普训就是覆盖全体学生的基础训练,主要是课目简单,便于集体操作的训练项目。精训则是在普训的基础之上,通过自愿报名、考核选拔,分类实施,可以将训练周期贯穿到整个大学期间。学生军训,除了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之外,各高校还应当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经常性的特色军训,打好“规定动作”和“特色动作”的组合拳。高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学生军事训练营,探索建立学生军事营地育人长效机制,有条件的沿海地区高校还可组织航海训练。

(三)军事技能训练实操上要实现“三个味道”

1. 与军队实训相结合,让“兵”味更浓

《新大纲》中“共同条令教育与訓练”新增了走进军营现地教学、军歌学唱等内容,让学生们走进军营,体验部队生活。在大学生军训期间,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加强实战化训练课目,在夯实国防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类国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塑于心,外化于行。比如,轻武器射击、分队战术对抗、利用复杂地形试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战伤自救互救、核生化防护知识、灭火逃生常识等,通过调整优化训练课目,可以保证学生在军事技能实践中得到全面锻炼。清华大学通过调整优化训练课目,坚持高标准开展实弹射击、定向越野、野营拉练等重点课目,保证学生在军事技能实践中得到全面锻炼。

2. 与部队练兵备战实际衔接起来,让“战”味更醇 大学生军训内容要尽量做到与新兵训练内容保持一致。通过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基本的军事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参军入伍,有利于他们尽快提高军事素质转变为合格的军人。在调研中,学生表示对射击课非常感兴趣,但出于安全方面和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战备基础、防护、战术基础动作以及轻武器射击等科目几乎没有开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模拟仿真训练系统进行射击模拟训练。另外,承训部队可以借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开放办法》的政策,让学生进入军营直接感受我军新武器新装备的情况,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军旅生活的真实面貌,通过“真人演示”“VR演示”等手段方式开展教学。

3. 与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紧密结合,让“军”味更足

根据国防建设后备人才建设的需要,围绕预备役军官队伍的建设要求,紧贴学生成长规律和部队练兵备战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国防后备人才。为了避免出现高校采用集训的方式所造成的军训的育人功能难以持续的问题,高校应树立“硬核”标准,提升军训与国防实践育人成效。可以通过“骨干带训”来作为创新军训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培训高年级在校学生做学生军训教官,既完成了对新生的军训任务,也进一步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培养他们的坚韧意志和综合能力。国内有一些大学在这方面先试先行,湖南农业大学的做法非常具有典型意义,每年学校把培育“四会”教练员作为学生军训的基础工作来抓。军训结束后,武装部从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遴选优秀学员编入学生纠察队,利用早晚和节假日时间进行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和技能,国防育人工作有了明显成效。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军事技能训练的教育教学是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深入挖掘军事课的教学育人功能,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军事理论的教育教学课堂,促使国防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实现同频共振。新时代普通高校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始终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能不断凝聚起建设巩固国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素云,赵志川.军事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52-53.

[2]王锋.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及增强身体素质的方法对策[J].智库时代,2017(6):193-2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S].2011.

[4]许韶平,王海芳.“大思政”视域下普通高校国防育人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4):61-64+69.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第二批招生院校及专业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挖掘音乐育人功能,搞好小学音乐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