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建立研究

2021-11-17 03:58:56张合振李俊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名师专业

张合振,杨 斌,李俊洁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教师团队尤其是名师向来是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职教改革”大背景下,有经验、有理念的名师引导教学思维引导、促成课程创新,进而演化成“名师工作室”模式。“名师工作室”一名于2000年首次被正式文件提出,

京、苏、鲁、闽、浙等省市紧随其后正式发文,探析名师工作室的制度条例、基本性质、组织结构、基本职责、建设重难点和保障机制。借由名师工作室建立之机,阐扬名师的中流砥柱、示范引领功用,骨干教师的身先士卒、奋力进取之意,在最大程度上策动教师谋求专业所长。

一、“名师工作室”基本概述

(一)核心概念概述

1.名师。一般来说,名师是指教学技艺精熟、科研成果丰富、深受喜爱模范、领域影响力的专家型或专长型教师,又可被称之为“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各级教育局)对“名师”的资格、时限、条件、回报等均有一套系统性制度和规章。

2.名师工作室。学术界尚未对“名师工作室”做出放之四海皆准的概念定义,通俗而言,名师工作室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以单一名师或名师团队为领军者,探寻教师专业化和团队培养建设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研修共同体,便于直接有效地分享名师智慧、锻炼教学手法、形成教学风格、把握专业方向。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清晰明确,力求性价比更高的完成专业发展规划和工作室发展愿景、研究方向,珠联璧合。名师工作室是极具别样色彩教研团体,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一定学科专业影响力,且研修氛围、人文关怀、团队荣誉感前所未有的浓厚。

(二)“名师工作室”的定位和运行机制概述

就名师工作室的存在目标和定位而言,尹艳秋和季银[1]强调,相较于利用“名师”名气和噱头扩大教师团队规模和区域影响力,更为关键的是,借由名师工作室这一形式,在名师的引导提携下,鞭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专业教师综合素养增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成教育均衡、知识同享。李想[2]指出名师工作室以专业性、实践性、团队性和开放性为基本特征,其存在的主要职责为领航青年教师成长、保障课题实施研究、实践现代教育理念、深化"充电式"教研活动和推动综合素养教学改革。

就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而言,迟恩宇[3]强调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推进系统化、贯穿式、全过程地项目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及实施,开展综合性工程或生产性实训,承担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等几大层面,是高职院校“名师工作室”的主体功能。

就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而言,严运锦和朱宁波[4]指出教师学习的过程及其中藕断丝连的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构成名师工作室中教师学习机制的关键内容(详见图1)。董少丹[5]明确指出,名师工作室和教师专业提升息息相关、一脉相连,然而前者的挂牌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仍存障碍不可忽视。

图1 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二、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建立的重要性

(一)教师成长模式的实践载体

第一,借由集体备课打磨教学技能。集体备课汇集群体智慧,被称之为“异彩纷呈的教案研修”,使专业教师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同时,强化科学化教学认知和教育行为。名师工作室集体备课不再存在固有的年级、学科、学校、地区甚至国家障碍,依托同伴互助、集思广益、协同推进等形式,探究现实教学问题、研讨参赛课程。第二,借由个性研修精进教学技能。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差异性、个性化的专业教师团体,依托名师指点和引导,集合亲历活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大胆尝试和主动发现,整合成员年龄、教学水平等,激发创新思维、重塑教学风格、突破专业瓶颈、促成优质发展。第三,借由示范观摩交流教学技能。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内容相同、教学处理和教学呈现有异)、翻转课堂、共读共研(自主组织和参与的探讨学习资料)、课题研究、线上教学等形式的名师示范课,搭建年轻学者和青年教师“求同存异中的成长”的教学交流平台,互相取长补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优势,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解压教学艺术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的可能性,设计多元化学习活动和教学应用,深入推进课堂改革以及教学质量提高。

(二)推动教师积淀专业知识和教研能力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是专业教师应当穷其一生学习的三大类知识,详见表1。

表1 专业教师需积淀的专业知识表

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被统称为教师教研能力,亦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第一,在专业阅读中促进智慧成长。“书中自有黄金屋”喜欢阅读的专业教师,更佳地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读书、游刃有余地拓展课堂知识、启发学生心智。第二,在深度思考中升华教育理念。专业教师若是机械地、填鸭式、任务导向式的备课、上课、教学评价,其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将原地打转。名师工作室可在相当大程度上借由主题研讨、读书交流等途径和手段,引导专业教师思索教育和教学,开展自我批判、重建与超越。第三,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素养。借由名师“课题”为纽带,切实落实成员分工,搜集资料、编制问卷、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研析结果及撰写报告,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与阶段小结。

(三)引导教师树立良好师德和精神凝聚

第一,充分发挥名师魅力。名师拥有人格魅力,“名师”一言一行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专业教师和莘莘学子,敬畏之心、学习之心油然而生。专业教师要有梦想、有激情、有学识、有信念、有温度;名师拥有风度魅力,端庄、大方、从容,对名师的教学有助力作用;名师拥有学识魅力,名师们立身以严、学无止境。第二,营造有温度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特殊形制的教师共同体,名师引领、少走弯路,同伴互助、取长补短,课题研究、分享智慧,参与互动中、超越自我。“多渠道、重自发”的网络研修交流平台、“完整性、新颖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指导活动和教学设计,培养专业教师能力素养和兴趣专长,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环境。

(四)培养终身学习的有效形式

第一,名师以身作则形成学习风尚。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异曲同工,要求领军人物的名师善于学习、乐于思考,无时不刻为自身充电,借由读书沙龙、教学案例、公众号文章,保持求知欲望、更新知识体系、不断超越自己,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二,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学习常态化。真正意义上的“辐射式”教学,要求生态化发展、覆盖性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搭建“线上+线下”互助协作平台,发挥报刊、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介的普适性和广泛性,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媒介的瞬时性、沟通性和交互性,推动教师专业阵地建设、优势互补、高效学习。

三、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构建策略

(一)申请挂牌机制

对于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来说,如何筹建、如何申报、如何确定组织关系至关重要,旨在面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提供基础配套。

1. 名师工作室的组见模式

名师工作室可采用“1+N模式”和“1+M+N模式”,前者是指由一名主持人,若干骨干教师和学习伙伴戮力同心搭建而成的学习共同体,后者是指由一名主持人、大于1名师团队加若干骨干教师和学习伙伴。其中,就“1+N模式”而言,名师是名师工作室的指北针和核心所在;骨干教师为教研活动的主力,其他教师和优秀学者共同参与和成果转移,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辐射带动功用。

图2 名师工作室组建模式

2. 名师工作室申报流程

借由自荐申报、学校评议推荐两大途径,在专家指导委员会审核,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授牌、监督指导下,实行任期制、连任制,每届任期为三年。选拔程序为:资格申请——初步评估——陈述答辩——现场调查——评估意见——集中投票——提交预审——审批公示。

(二)支持保障机制

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需要明确政策保障、社会团体支持、运行经费注入、名师时间保障、教育技术支持等,旨在面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提供外部支持。

1. 加强经费保障和政策引导

第一,深入调查名师工作室的实际困难,借由灵活性财政拨款、专项性财政资金给予财力支持、协助运行规划、督促专款专用。第二,简化流程考评,注重教学成效和科研成果。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构建简化性、系统性、个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审核工作室的运行管理、教研活动、现场教学、学习成效及辐射作用。第三,充分赋权。降低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干预和控制,使工作室享有管理权、运营权。

2. 加强主持人能力培养

主持人(首席名师)能力的高低、学识的程度,直接作用于工作室的研究成效和创建功绩,初次选择和后期培训均至为关键,建立名师培养跟踪制度、个人业务档案制度、强化组织培训制度、阶段性考核制度,短时间内补充短板。

3. 加强网络交流平台建设

专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获取海量知识的能力,不可或缺。同时,设立名师工作室资源库,开设微课慕课、典型案例、科研论坛、风格搭建、课题研究等专栏。名师工作室核心团队借助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型资源,互享教学资源、借鉴教学理论、寻求专业指导,促成区域教育资源的“强强结合”。

(三)专业成长机制

1. 丰富学习形式、重视知识应用

名师工作室应当切实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氛围、教学反思、考核评价和教育科研等角度切入,旨在推动教师沉淀专业知识和知识应用。丰富研修活动、提升有效性,并敦促专业教师(工作室成员)将习得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延展教学内容、灵活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氛围、深度教学反思、及时教学反馈和系统考核评价。

2. 优化资源结构、强化自我发展意识

注重学科资源的质与量,优化上传资源的结构和层次,丰富教师学习、拓展的资料。鼓励工作室每个成员间的分享与互助,营造更助于专业提升、人际和谐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氛围。促使名师工作室间交流互动,举行同学科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整合学科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扩大资源的辐射程度。以自身教学实践为背景,依托名师工作室进一步规划自身专业发展道路,并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能力、反思能力、沟通能力,以提升自我。

(四)增长激励机制

1. 共享共建愿景、实施民主策略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特殊的团队协作、团队共进模式,需要全员参与、共立愿景,营造充满归属感的教师共研环境,并依照愿景划分不同发展阶段和阶段任务谋求共同发展。工作室主持人要有的放矢的放权,注重成员领导意识、主体意识、决策参与意识的培养,以及价值体系的搭建。

2. 创建激励机制、多方宣传鼓励

引导成员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制定激励标准和激励方法,旨在激活名师工作室内部成员动力和活力。第一,借由考评机制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将教师在名师工作室中的专业发展成效作为年终考核占比颇重的其中一项,对成果予以奖金、科研资金等实质性奖赏和嘉奖,加之荣誉称号、证书等精神性嘉勉和表彰,从而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工作室活动。第二,多元宣传路径、鼓励教师加入。“走出去”和“领进来”对于名师工作室而言,应当等量齐观、一视同仁。多渠道宣传研究成果,吸引新鲜“血液”的不断引入,以便于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名师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儿童大世界(2019年9期)2019-09-28 09:51:00
名师简介
儿童大世界(2019年7期)2019-08-01 08:48:24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19: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