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hs-CRP水平的影响

2021-11-16 07:17邱美华林爱秀杨晓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西地兰室性胺碘酮

黄 昱 邱美华 陈 芳 林爱秀 杨晓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快速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都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其是由于我国逐渐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实际临床中二者常合并发生,且随着快速心房颤动分级的不断加重,合并心力衰竭的概率也明显增加,病情比较严重,且发展比较迅速[1],如果患者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临床常应用强心苷类药物西地兰治疗该疾病,能减慢心率、加强心肌收缩,但对复律的效果有限[2],因此,临床应选择作用更全面的药物进行治疗。胺碘酮是常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非竞争性阻滞作用,应用于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显著[3]。为进一步明确胺碘酮在治疗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本研究择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患者疗效提供可靠的指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中关于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经各项检查确诊;年龄<80岁;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需应用其他抗感染药物的疾病;神志不清,无法配合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地兰治疗,如果患者7 d内有洋地黄药物服用史,取0.2 mg西地兰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8,规格2 mL∶0.4 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如果患者7 d内无洋地黄药物服用史,则取1.2 mg西地兰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初始时取150 mg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108,规格2 mL∶150 mg)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于15 min内滴注完毕,然后使用微量注射泵按照0.5 mg/min的速度进行维持治疗,每日总剂量不得超过2 000 mg。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需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剂量,且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治疗总有效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治疗7 d后评价治疗总有效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评价标准:①显效为治疗后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者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比治疗前降低幅度超过90%,心电图恢复正常。②有效为治疗后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次数明显减少或者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比治疗前降低幅度超过50%。③无效为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或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评价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炎性因子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评价时间为治疗前、治疗7 d后。hs-CRP应用免疫比浊法检验,IL-6、TNF-α应用免疫吸附法检验,检验仪器为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CytoFLEX S流式细胞仪,试剂盒为R&D Systems ELISA 试剂盒,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肘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速率离心15 min后进行检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情况比较[n(%)]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HR、LVEF、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NT-proBNP水平有所降低,LVEF水平有所升高;且观察组HR、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表4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3 讨论

快速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对患者心脏功能有严重的影响,患者常合并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猝死[4]。临床针对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以降低心房颤动发作时的心率,使其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进而降低患者发生卒中、血栓栓塞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高于对照组,HR、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高于西地兰,而且应用胺碘酮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优于西地兰治疗的患者。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西地兰属于强心苷类药物,作用比较迅速,在进入人体后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具有降低心率、促进心脏传导的作用[7]。但该药在复转窦性心律方面的作用比较弱,疗效从而受到限制,往往需配合其他药物提高疗效。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复律为主,兼具降低心率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从而增加心输血量,改善机体、心肌的血液供血,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对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8]。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西地兰治疗的患者,究其原因主要为胺碘酮具有抗感染的作用,能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同时,由于胺碘酮能扩张动脉,能拮抗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减少微循环血栓的形成,对恢复血流有积极的意义[9-10]。

综上所述,对快速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在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同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患者体内的微炎症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西地兰室性胺碘酮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在婴幼儿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
乳酸米力农注射液联合西地兰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和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效果对比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