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2021-11-16 07:16张默旭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硝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

张默旭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辽宁 大连 116031)

根据相关的报道,在高血压的患者中有将近96%的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除了自身会有明显的病症变化,还会引起多种心血管的疾病,对人体多个器官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将其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此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伤[1]。本文通过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评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的形式将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51)。纳入依据:经过诊断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均属于知情、配合的状态,同意书已签署。排除依据:存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肝肾功能不齐全;精神障碍;对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其中研究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在(55.33±4.90)岁。对照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在(56.14±5.00)岁。对比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上述各资料,P>0.05。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住院之后,医护人员均为其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并且对患者进行降血糖、血脂等基本治疗。

对照组行缬沙坦(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准文号:H20100734)进行治疗[3],初始剂量在80 mg,每日服用1次,服用1个月之后,依据患者的舒张压变化进行药物的增减,该药最大的服用剂量不能大于每日160 mg。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硝苯地平缓释片(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60)进行治疗[4],初始的剂量在30 mg,每日服用1次,服用1个月之后,当患者的舒张压大于90 mm Hg时进行药物的调整,将使用剂量调整为每日60 mg。

两组患者均进行服药2个月,再进行结果的对比,在此期间要注意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倘若能够自行患者,则无大碍,一旦无法缓解,立刻联系医师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测评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降压效果、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当患者的舒张压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范围或者出现明显的下降,下降幅度大于20 mm Hg判定为效果显著;当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大于10~20 mm Hg,或者收缩压下降大于30 mm Hg,判定为有效果;当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任何变化,且严重,则判定为没有效果。总有效率=(效果显著例数+有效果例数)/总例数×100%。

降压效果: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

不良反应: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头昏或其他不良反应等,计算公式: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0软件处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组间对比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对比 通过表1数据证实,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血压相对治疗之前有所下降,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比对照组明显,组间具有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对比(mm Hg,)

表1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对比(mm Hg,)

注:a和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由表2数据可知,治疗之后,研究组总治疗效率90.20%高于对照组87.80%,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均会出现恶心、头昏、水肿等不良反应,其中研究组出现3例,占比为5.88%,对照组出现12例,占比为23.53%,经过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47,P=0.0001)。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产生会和患者的家族遗传、年龄、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随着病情的变化,患者会出现脑溢血、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5]。相关的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倘若采用一种药物进行单一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血压波动起伏大,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不良反应也比较多[6]。因此,临床上多建议采用联合用药,这样不仅降压的效果明显,药物也比较安全。

缬沙坦作为非肽类药物,也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在患者肾上腺球细胞释放醛固醇的时候起到明显的阻抑效果,对患者的血管收缩张力起到较好的控制,促使血压出现下降。在动物的实验中发现,当缬沙坦进入机体之后,药效发挥的速度很快,特异性也很强[7]。但一旦将药物用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时候,治疗效果并不稳定,患者血压波动不定。硝苯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对机体细胞的离子产生选择性作用,可以抑制钙离子的内流现象,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钙通道,阻止其兴奋性进而保护心肌细胞,它可促进血管平滑肌变松,具有较强血管扩张能力,优化机体的微循环能力[8-9],并且硝苯地平还有缓解心脏供血、保护患者血管内皮、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小板凝聚的效果,进入人体后见效快、药性也比较久,因此硝苯地平在临床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将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降压效果更为理想[10]。

本次试验数据证实,研究组降压效果以及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均比对照组理想,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降低血压,且药物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