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萍
【摘要】随着新课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各个阶段教师都应投身到课程教学优化和高校课堂构建的工作中。而高中物理教师也不例外,除去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之余,还应探寻“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引进契机和培育路径,旨在全面培育学生的实践经验、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验意识。本文以笔者教学经历为切入点,在简要阐述物理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路径,为高中物理教学者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思考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阐述
现阶段,多数高中物理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功能价值,而教师在正式实施素养培育工作之前,需深入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其一,应先引导学生对素养培育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和物理意识,比如能量守恒和相互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其二,应培育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师需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透过现象探知其背后规律和本质,进而开展思考探究等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物理课程具有较强实验性,很多定义和公式都是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的,为此,教师需将培育学生实验能力视为教学重点。其三,应引导学生形成物理思维。教师需引导学生形成常见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为实现素养培育提供有力条件。其四,应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师需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其能够透过学科现象看到学科本质,保持自身的好奇心。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路径
(一)培育学生行为习惯
高三物理教师需充分意识到趋向于成功教育的前提在于,着重培育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得正确的态度和习惯来进一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需将习惯培育纳入到重要培育任务中,引导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终能够实现素养培育目标。学生言行举止看似简单,但是可以側面反映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绪变化。而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秉承着严谨且认真的态度。比如,教师在组织开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因为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已经知道实验的结论,做试验室时,往往急于求成。作图时,由自己测得的两个分力作平行四边形得到的合力与用一个弹簧秤测得的实际合力相差较大,却强说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顺水推舟”,急于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导致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如测量时弹簧秤与桌面的摩擦力是否过大而影响了测量结果、弹簧秤的指针与外壳之间摩擦是否过大、作图时平行线是否绘制标准、两次结点位置是否重合、橡皮筋是否老化严重导致实验中两次受力时劲度系数变化太大……激励全体学生出谋划策,找到可能的原因并积极验证改进,做对比性试验体会上述可能原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大小。这样虽然拖慢了教学的进度,但却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物理中的实验由理论搬到现实。
(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需采取新颖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程学习的内需和动力,最终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丰富且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抬头率,激发学生潜能。比如在讲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源两端的电压是不变.教师不要否定这个观点,只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验证这个结论?之后让同学设计出电路,发现接不同的外电阻时电源两端的电压并不相同,并且测得的值总比理论上的电压要小。这个实验结论和学生的既往认知是矛盾的,就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想要知道问题的真相。在这个情绪下再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去证实自己的观点?一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到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深化他们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而不是仅是个聆听者、被动接受者。
(三)组织开展探究实践
教师需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启发他们的思维意识。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来设置极具探究性的物力问题,并鼓励学生参与到问题剖析和方案探究中。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索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能够拓展他们认识视野和思维逻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合作学习,使其能够在此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获得技能练习。比如教师在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内容时,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人数将近、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鼓励他们从案例和理论着手,探究自由落体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过程,使得他们能够感知到物力实验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深化他们对实验原理的认知和理解。
(四)积极进行物理实验
物理教师需立足于新课改要求下,通过组织他们参与物力实验来培育他们的思维能力,并深化他们对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最终切实优化物理课程教学成效。教师在先前教学思维影响下,习惯于开展验证性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经过现象观察来进行大胆猜测,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虽然能够体现实验教学的优越性,可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下,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思维。因此,教师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着重体现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比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实验时,可以准备相关器材和工具,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最终能够得出影响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提升他们的实验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高三物理教师需探寻学科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并将其纳入到重点教学任务范围内,使得学生能够在此指导下深化对物理课程内容的思考和认知。
参考文献:
[1]尹宪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00(011):P.18-19.
[2]周建全[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