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婷婷 赵冰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作文是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言书面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很多作文学困生不喜欢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写作能力较差,内容空洞,多种问题提醒着教师,对作文学困生进行写作之前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难题是多么重要。本文以不能忽视的学困生写作之前的指导为题,从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探讨,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前指导
一直以来,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令教师和学生感到棘手的事,也是教师和学生不得不攻克的语文难点。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从看图说话学起,一直到连句成文,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各有不同,对于班级中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是教师不能忽略的重要群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十分注重班级中的作文学困生,帮助学生分析写作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写作,从而逐步积累,得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作文学困生的作文现状分析
通过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班级中作文学困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在语言表达和组织方面的能力有所不足,经常有病句出现,这直接影响到整篇作文的质量。作文质量差,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更加低。其次,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感觉无话可写,导致通篇内容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最后,很多作文学困生缺乏写作交流,由于写作文是自己的弱项,他们不愿意交流,也不乐意写作,这种封闭自己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陷入作文困境。
二、对小学作文学困生写作前的指导策略
(一)创新教学形式,前置性渗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无论是让学生看图写话,还是让学生写作文,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有了学习兴趣,学生能大大增强学习动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进行写作前的前置性渗透,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更加积极的参与写作活动。比如,教师进行《形形色色的人》的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互动,用语言描述一位班级学生,让学生猜一猜这位同学是谁。通过交流,课堂氛围能一改枯燥乏味,有了活力,能适当缓解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然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描述一位同学的外貌,或是一件事情,来体现这位同学的特点。教师要兼顾对作文学困生的交流,鼓励其勇敢表达,并指导学生如何更完整的去描述。活跃的教学氛围和教师的鼓励能给予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写作兴趣。
(二)进行写作前的指导,丰富学生写作技能
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无论是通篇布局,还是细节描写,都有技巧可循。而且,要想提升作文学困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项写作内容,部分作文学困生理解比较困难,或者是在写作的时候不知从何下笔。此时,教师应当积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丰富学生的写作技能。比如,教师进行《写读后感》的写作教学。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后感的题目有一定的范式,不能写错。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写读后感的时候,“读”是基础,“感”是重点。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先简单介绍文章或是书的内容,重点介绍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然后,抓住“感”进行重点叙述,如读完后的感受,或是通过文章联系自己生活的一些感想。对于作文学困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讲解指导。
(三)开展写作交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对于小学生写作而言,说与写联系十分密切,口头语言表达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流畅,能促进学生的写作思维发展,而且,学生之间的写作交流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开展写作交流活动。比如,针对二年级学生,教师进行《看图讲故事》的写作教学。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先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看看图中讲的什么故事。在教会学生如何看懂图画后,教师可以再出示新的图画,让学生自己看,根据教师所教内容,发散思维,先跟同伴分享一下自己看到的故事,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用语言写出来。学生写作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看看同伴写的什么内容,语言描写有什么优点。通过写作交流与实践,学生不仅能提升写作交流意识,而且能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改善作文学困生的写作现状,提升其写作水平,教师进行写作前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跟随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主动探索更多的提升作文学困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勇敢的表达自身想法,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能,让作文不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痛点,从而促进班级综合写作能力和语文实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骆美琼.用爱心与智慧,帮助语文学困生走出困境——浅谈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与转化对策[J].新课程(中),2018(11):304.
[2]李文甜.基于学生实际的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J].新智慧,2019(2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