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燕
摘要: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化学学科教学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在这一问题上,教育工作者表示,在教学环节中,通过积极做好对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帮助高中生群体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实现对于自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针对如何有效推动高中生群体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质量的优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培养途径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核心素养”这一理念逐渐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总的来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做好对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对于学生化学知识理解与掌握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然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往往并未有效实现对于教学工作的系统分析与探索,从而不利于我国高中生群体化学能力的合理培养与优化。基于此,教师应合理做好对于教学模式的系统变革,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一、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价值
总的来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做好对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动化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基于此,教师往往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及时调整,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实现对于教学工作的充分参与。与此同时,在这一核心素养的引导下,高中生群体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教学内容的系统分析,对于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从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基于这一教学模式下,有利于帮助学生群体进一步实现对于化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合理认识,对于高中生群体化学综合素养的优化至关重要。
二、培养高中生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一)做好教育理念转变,充分认清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工作中,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首先做好对于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从而肯定该工作的重要性。实践表明,通过有效开展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有效结合相关化学知识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索,以便为学生化學知识掌握水平的优化提供助力。例如,在对高中化学教材中《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育理念的合理转变,教师可以更好地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从而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资源作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废水处理与水质控制”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离子反应知识应用情况的充分思考,对于高中生群体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二)充分分析教材内容,实现对于化学学科知识脉络的合理把控
相关数据显示,为了合理提升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教材内容的分析,以便有利于实现对于化学学科知识脉络的合理把控。例如,在对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章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在课前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梳理,教师可以进一步对化学能与热能和电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在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树状图进行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不同客观条件对于化学反应的相关限度与速率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化学知识框架的形成,以便引导高中生群体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对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脉络进行有效分析。与此同时,通过对树状图的细节内容进行讨论,有利于强化高中生群体的微观探析能力,对于高中生群体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合理应用化学实验,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理解与掌握水平的提升
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学会善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便为其化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例如,在对钠的性质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及时进行相关实验的合理开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实现对于具体内容的充分探索,基于此,学生可以更好地加深对于金属钠化学特性的记忆,对于学生化学能力水平的优化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结语: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通过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对于学生群体的成长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对此,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对于高中生群体更好地实现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在相关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学生可以以相关化学宏观现象作为切入点,进行微观探析, 建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思维模型,从而合理实现对于相关化学知识的合理理解,对于学生化学知识掌握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对于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优化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为了实现相关教学目标,教师应合理做好对于教学模式的探寻,从而有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便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就高中化学知识脉络进行合理归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实验作为切入点组织教学,从而为化学教学工作质量的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雪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4}(70):136-137.
[2]杨萍.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建立宏观微观双向思维——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为例[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2020,{4}(06):39-42.
[3]马彬皓,马荣华.“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培养[J].山东化工,2020,49(03):159-160.
[4]李强,王瑞欣,杨松林.浅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基于2018年河南省高中化学优质课的分析与评价[J].化学教与学,2019,{4}(09):25-27+12.
[5]陈爱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计算与数学运算[J].高考,2018,{4}(1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