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2021-11-14 10:09:54刘光英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实践路径信息技术

刘光英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也十分有利。在小学数学中,适当的融入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需积极探寻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路径,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实践路径

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始终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价值

首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与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以往教师在讲授一些抽象化的概念知识时往往采用板书或画图方式,虽具有一定的启发效果,但较费时费力。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后,在进行此类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采用微课视频或PPT等多媒体技术解读知识点,省时省力,有利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配置。文字、图片、视频三者相结合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加深知识记忆点。

其次,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了更加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平台,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吸收转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知识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以上所述能力可提供巨大的帮助。

最后,信息技术手段还可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反映学生成绩的变化幅度。例如,教师可利用线上作业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线提交答案,系统自动对答案进行批改打分,大大节省了教师线下批改作业的时间。此外,在线作业系统还能统计学生完成率较低的题目,教师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易错题在课上重点给学生讲解解题方法,并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

1、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效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平均只能维持15分钟而已。教师可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延长学生有效注意力的时长,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例如,学习“平移和旋转”,传统教学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描述物体运动特点,然后归纳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动态的感知,容易导致对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在这节课,教师可以先创设出一个游乐园的场景,然后向学生展示由多媒体技术制作动态的游乐园游玩项目:直升梯、旋转木马、高空缆车、小火车、旋转飞车、直升机等。接着问学生:你们都看到了哪一些游乐项目呢?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请你站起来用肢体比一比。接着,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离开游乐园走入生活,动态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开窗户、开水龙头、开车门、酒店的旋转门等。这两个课例都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变性,展示丰富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

2、强化学习体验

众所周知,追求美是一个人的本能,同时美的事物可以帮助人们唤起自己内心的喜悦,带给人们愉悦的快感。因此,在学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审美化的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教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体验到美。

例如,在数学教师讲解“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充分地利用好多媒體技术,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形真实展现到教学课堂当中。数学教师可以搜集大量的美丽图景,例如法国的凯旋门,北京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印度的泰姬陵等,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片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在学生常见的生活情景当中,让学生在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对称的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数学对称现象的探究,以此来将学生数学课堂中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最后,数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利用这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触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智慧,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巧用人机互动

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运算和严密的数学概念,学生一知半解或理解偏颇,极易产生错误的概念,形成错误的数学思维方式。此时教师将图文并茂的能实现人机实时互动的现代信息技术带入小学数学课堂,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把静止的数字关系动态呈示出来,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助力学生迈向深度学习。

以“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何渗透转化思想,经由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每种三角形与所拼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运用已有知识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了攻克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变换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正确求解。首先教师利用课件对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进行对角线切割,变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使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存在相通的联系。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用拼凑的方法来推导。然后教师利用希沃白板中的克隆、旋转等功能展示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全过程,其中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用不同颜色和闪动的特效进行标注,结果就变得更加清晰。此时再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操作,对公式加深印象。最后教师将“剪拼法”推导的整个过程录制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建立正确的关联,真正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中“除以2”的内在含义,从而内化所学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应用信息技术对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

参考文献:

[1] 刘龙微.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J]. 中外交流,2019,26(38):344-345.

[2] 姚静静. 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融合[J]. 教育,2019(34):66.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实践路径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未来英才(2016年14期)2017-01-12 16:57:49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48:25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02:47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52:20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