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历史教学实践探究

2021-11-14 09:39:40赵联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赵联东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历史教学肩负着唤醒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历史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及其重要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具 备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且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或品质。对不同学科而言, 其核心素养是有一定差 异性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形成的思想观念,或者应该建立的思维模式,如唯物史观、历史分析能力、史料实证能力、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对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历史和看待历史学科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分析能力是以史料为主要依据,辩证地看待并分析史实;史料实证能力是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求学生分辨可信史料,并对其进行情景还原;时空观念是指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不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家国情怀的养成是指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事实上,只有重视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历史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同时,历史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 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理解和分析历史。因此,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还能提高中职历史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中职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

文化课是中职生的弱项,历史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首先,虽然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学难以充分发挥趣味性的优势,无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其次,中职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形成了极大的阻力;最后,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不仅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实现因材施教,还缺乏联系现实来把握历史的意识和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历史教学实践策略

第一,在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历史教学实践的改进应以历史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基础。中职学校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并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式。同时,中职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历史教学能力。

第二,中职历史教学应该重视问题导入的优势,并加以应用。一方面,借助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在应用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时,可以同步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

第三,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历史教学情境、还原历史情境来实现。一方面,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课堂,有利于教师创设生动的历史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还原历史情境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合理引導学生完成历史情境的还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在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历史教师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工作。实上,历史教师的工作在于传授历史知识,不能掺入太多的个人主观情感,应该将分析和评判的能力教给学生。另外,历史教师应该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的意识和能力,并且体现在历史教学中。

四、及时转变传统理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前有一位哲人曾指着一块荒草地询问 :“如何除掉野草?”其他人纷纷回答:“火烧、锄草、翻地。”但哲人对以上答案都给予了否定。这时有人回答:“在荒草地上播种使其长出庄稼。”哲 人对这个答案予以了肯定。从以上故事可得知,对于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成绩较差、学习基础过于薄弱,向来是教师刻意忽视的群体,其在心理层面上通常比普高学生存在更多的失落感和认知偏差,而这种偏差即可视为故事中的“野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过度追求野草"的消除而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也只是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认识到野草该除,但长此以往野草”又会发芽。若教师积极在学生的内心中播下正面、向上的种子,促使学生偏向于不良成长倾向的心中长出乐观、积极的庄稼,那么学生最终也会朝着健康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基于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时,相关教师应适当加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作为首要教育目标。此外,中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在于培养大量社会所需的技术型复合人才,并且大部分学生也无需参加高考,而历史课程又并非专业课,因此教师无需过度苛刻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快乐学习。实际上中职院校的历史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正意义上有效渗透养成教育。

结语

总之,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提升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增强教师历史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其次,中职历史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如重视并应用问题导入,或者通过还原历史情境,创设生动的历史教学情境,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同时, 提升历史教学效率;最后,中职历史教师应该尽可能客观地传授历史知识,并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现实。

参考文献:

[1]刘丽娜.立足历史传承视角,探寻学校青藤文化根脉本源——以上海工商信息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186-187.

[2]方程煜.中职学校文化建构的多重叙事——一项基于L县M中等职业学校的质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9):6-14.

[3]陈玲. 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4]田文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