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霞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够在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朗读能力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对于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课程内容,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往往持忽视态度,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究,促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增进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保证朗读时间,监督学生多朗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由于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导致学生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良好的朗读习惯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的朗读教学手段,改进与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此来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科学的划分,结合课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可以在课堂上开口大声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程度的加深。比如说教师在开展《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的教学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在快速默读完课文之后,再结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大声的朗读,以此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朗读任务,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丰富朗读指导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切忌只使用一种授课模式,避免学生对语文知识失去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进行课文朗读的乐趣,这也能够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供保障。比如说教师将表演法引入到朗读教学中,由于表演朗读法具备显著的形象与生动等特点,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到文章内容中,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还可以促使熟练地掌握朗读技能。以《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而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再以《观潮》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学生经过朗读训练能够对潮水产生大致的印象,并且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去描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再配以相应的视频或者是图片,在这种情境下所开展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势必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积极引导,改进朗读评价
教师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可以从优化与完善传统的评价机制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朗读自信心得以提升。通过对学生的朗读成果进行艺术性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委婉的指出,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需要从哪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进而在熟练掌握朗读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朗读能力。另外,教师不仅需要借助科学的评价来为学生呈现直观与详尽的朗读状态,同时还可以促进朗读教学得以高效开展。比如说,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存在语速过快的现象,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借助合理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你的朗读能力非常棒,说明你在课堂上有认真听讲,并且对课文内容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你的语速有点稍快了,你可以尝试着把自己的节奏放慢,等一等其他的同学,好不好?”。通过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不仅可以在保证学生朗读积极性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认真指导每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状态以及优缺点,并且通过积极的引導与指正,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朗读训练,提升学生的朗读自信心与朗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师所开展的语文教学,其首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实现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加强对自身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用激励性的话语与评价学生的朗读成果,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朗读教学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地增强。
参考文献:
[1]施雅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65.
[2]杨海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20(8):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