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视域:影像技术演进与“真实感”体验

2021-11-14 15:28付茜茜
电影文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真实感世界文化

付茜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影像是人类社会对外部世界的视觉认知,图像和影像都是人与世界间接沟通的工具,也是人类社会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同样,世界也被把握为影像,影像技术丰富了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真实感”的体验,影像技术的演进也体现着社会影像文化形态的变迁历程。影像在与人发生关联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真实感”是人对于外界的主观体验,通常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进行感知。“真实”意味着不虚假、能够被证实的存在,它能够促进可靠性经验的获取。在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对于“真实感”的体验和追求也一直没有停止。影像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体验。从再现真实世界的镜子、相机、望远镜等物件,到诗歌、戏剧、绘画等艺术的“模仿”,再到影像技术对于整个世界的“超真实”呈现,我们能够窥探“真实感”的社会文化历程。伴随影像技术对于“真实感”的多样呈现,人们对于“真实感”的体验方式也逐渐多元。在充满“真实感”感知特性的影像中,它也被赋予了社会化想象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我们可以察知影像“真实感”演进逻辑背后深层的社会文化变迁趋势,这也成为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内容。

一、影像技术的社会性

从广义层面的文化来看,技术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技术是人类社会为满足自身需求,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手段和方式方法等的总称,有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于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社会属性则体现于人的社会需求。它应社会现实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技术与人、与整个社会的交互作用中,也逐渐成为社会人文现象。技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纳入社会生产方式,它与社会生产经济系统、文化意识系统等都有着密切关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技术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进步水平。技术能够改造自然和社会,寄托着人类战胜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技术革命也会推动社会的变革,并深远影响着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总体而言,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历经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即强调技术自主的技术决定论和通过社会因素建构而成的社会塑形论,技术决定论倾向于技术能够主宰人类社会命运,社会塑形论认为技术是受社会诸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技术与社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促成着技术化社会和社会化的技术两大特征。

现代社会,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重要保证,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强大支持,诸如推动文化产业的更新升级和文化事业的健康高效有序发展等。与此同时,文化还需要与时俱进,社会大众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在技术的演进过程中,与技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也逐渐成为社会生活重要的调节器,带来的是人们精神体验的提升。在艺术领域,新技术也不断更新着创作内容、创作灵感与美学观念,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将催生新的艺术欣赏形态、体验形态与文化形态。新技术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也将与社会文化的主潮形成鲜明的呼应。

影像技术应人们的影像需求而诞生,在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丰富着人们对于影像的观看和体验方式。从文字向图像的社会文化转向由来已久,不论是图像还是影像,都是通过人们的“观看”行为而产生意义。影像技术让人类社会进入“图像时代”,海德格尔称之为“世界图像时代”,因为世界已被把握为图像;巴拉兹·贝拉认为电影技术的出现将带来视觉文化以取代印刷文化;丹尼尔·贝尔认为当代社会文化正在变成视觉文化。影像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新的影像作品和新的呈现形态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受众的兴趣结构和思维方式,促成着现代人影像化的生存方式。当下社会中,人们同时生活于真实的现实世界,以及由符号所构筑的虚拟意义世界中。在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影像成为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物。从社会文化的辩证发展视角来看,影像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在大众的观影需求层面进行着动态互动。

影像技术从真实记录客观世界到创造“超真实”幻象,满足着现实社会人们的多元化影像需求。影像技术与不同时代人们的观影需求,以及社会文化潮流趋势都有着重要关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技术与人的需求不断在社会文化层面进行着互动,从这一程度来说,影像的发展与演进不仅与技术本身有关联,更与社会文化有着深刻关联。作为影像内容的接受者,“观众”这一概念产生于观影的过程中,也产生于影像放映活动和观者的娱乐与消费文化互动,以及观影行为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在影像的长久发展历程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观影文化已经融入到无数观众的社会记忆中。

在影像技术寻求完美再现外部世界的探索中,人们通过影像和外部世界互动的方式与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在初民社会,人们通过巫术与宗教构建和再现了与真实世界有所区别的符号化的虚拟世界,增强人与人以及人与神之间的沟通,并形成了对现实世界诸多事情的合理解释,影像将人们从现实生活世界中解脱出来并进入到各自的虚拟世界中。在图像和影像之前,文字是人们建立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外部世界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影像技术的发展演进给人们带来虚拟化的社会生活。在数字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影像技术也不断延展其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影像技术所承载的信息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在便捷的传输中使人们不断地建构和融入到共同的社会生活和虚拟的影像生存状态中。

在影像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影像体验呈现出从视听到凸显“触感”的趋势,人类社会也不断更新着对身体的社会性认知。影像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文化形态的转型,新的文化范式逐渐脱离视觉文化中心,并转向触感文化和快感文化范式。麦克卢汉曾将电影称作“娱乐性的幻觉”,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机械时代,人类完成了身体在社会空间中的延伸,并正在迈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类的身体(包括皮肤、手、脚等)的任何一种延伸方式,都将对整个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产生深远影响。影像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对人的意识进行深度捕捉。伴随影像技术的演进与消费文化的发展,虚拟现实影像成为体验型社会影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影像技术不断凸显“身体感知特性”的过程中,虚拟现实影像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影像体验,构筑着新的社会感官经验统一体。

二、“真实感”的社会文化历程

人类对外界的感知和体验大多时候都离不开人自身的感官功能,诸如视觉的“观看”、听觉的“倾听”、触觉的“触摸”和味觉的“品尝”等,人类的生命活动几乎离不开感官活动,这是关于人自身如何生存于世的最简单的生活模式。在影像媒介的技术进化历程中,对影像体验的“触觉感知”体验也通常由“视觉感知”触发而来,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之间构筑成密不可分的感官感知系统。伴随社会文化的发展,“真实”这一概念总会产生历史性与时代性流变,“真实”的不确定性古已有之,从古希腊时期的“模仿说”到后来的“镜子说”“再现说”等,在此过程中,生活与艺术有深刻关联并不断互相渗透。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总会产生新的所指,当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中谈论“真实”时,真实的含义也会呈现差别。人类的感官所感受到的一切只是表象,哲学意义中的真实即意指“真理”。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能够明确物体本质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四因说,基于此四因素,人们能够明确把握这一物体。且“真实”一词所对应的意义具有相对性,外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人们所见和所感知到的,是康德含义中的现象而非物自体。从这一角度来看,人们眼前的世界和柏拉图所指的洞穴中的影子区别不大。人类经由视觉能够看见事物及其色彩,可以说,整个世界是人们的所见之物在和光发生作用之后,带给视觉的感知,整个世界的存在状态也如同幻象。

自古希腊时起,“模仿”就被视作艺术的重要起源,包括戏剧、诗歌、绘画等都可算作对现实的模仿。艺术在本质上也被认为是一种“模仿”,因而,倘若让艺术去证明自身的真实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现代图像社会,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营造着“虚拟环境”,并创造着影像文化、虚拟文化。当代日益图像化、虚拟化、媒介化的社会中,模拟的符号世界构成仿像世界,作为现实摹本的拟像,也有可能是无现实摹本的拟像。伴随着虚拟影像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符号的虚拟影像,也遵循着鲍德里亚所说的模仿的符号理性原则、图像符号完全的自足性与逻辑性,为人们创造着符号式的影像生存方式。

在影像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对于“真实”观感的追求成为重要方向。如电影技术自1895年诞生至今,始终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力求完美再现现实世界,为观众呈现更具“真实感”的观影体验。在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看来,电影概念本身即等同于“完整再现真实”——完美呈现色彩、声音和立体感等元素齐全的外部真实世界的幻影”。在后现代社会,在技术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能够呈现“真实感”的“摹本”也在逐渐被消解,在文化的拼贴、混仿与去深度等趋势中,虚拟仿真日渐与现实表象有所脱离。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过度消费,正在为社会文化呈现出新的景观和文化标准,人们逐渐习惯于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新奇。影像技术所创造的无摹本拟像,见证着人类“模仿”能力的提升。符号形象发生着从现实到虚拟的转变,仿像逐渐脱离摹本与现实,给人们带来更具想象力的现代影像环境和体验方式。就高度再现真实世界而言,“模仿”也被视为人的本能和艺术创作的宝贵动力,影像的呈现方式在寻求突破的进程中也在不断超越人的“想象界”,不断以臻于完美的方式复现真实世界。

伴随着现代传媒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超真实”影像时代,影像成为人们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种生存状态。伴随虚拟影像媒介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人们对影像世界的感知形态由传统静观转变为互动体验,不仅感官层面的触觉与视觉间的关系呈现新变化,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也深受影响。“超真实”是鲍德里亚在《象征性交换与死亡》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后来在《拟像》中进一步阐释。他认为,伴随仿真发展到拟像阶段,真实随之瓦解,“超真实”得以显现且超越了现实中的真,打破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界线,使审美幻境跟随影像技术走入大众视野,且“超真实”颠覆了真实存在的根基,不再客观反映现实存在之物,而是人为制造之物或想象之物。鲍德里亚认为,拟真以另一种方式复制着真实,例如广告、照片等都为“真实”的中介物,“真实”在自身被摧毁过程中却得到强化。在鲍德里亚的“超真实”概念中,传统意义上的“真实”被消解,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趋于消失,人们在毫无觉察中被抛入超真实状态。

人类社会对于外部世界的“真实感”体验应人类自身的认知需求、社会发展程度、影像叙事手法以及技术条件等而呈现出变迁趋势。“真实感”体现着人们对世界的把握能力,在影像的“真实感”体验中,从文本到真实的视觉呈现和虚拟的影像呈现,都体现着人类自我超越的力量。“超真实”影像的制作和想象可以脱离现实根基与真实摹本,成为人为制品或想象之物,在鲍德里亚的理论中,仿造、生产、拟像为仿真的三个阶段,而拟像则是让超真实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

三、影像“真实感”及其与观影文化互动

影像是人类社会对外部世界的模拟和人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它可以通过相机、镜子、望远镜等光学设备获取,也可以手工绘制或制作,如绘画作品和雕塑等。而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的影像还可以成为能用以沟通的视觉语言,达成一定的视觉影像设计主题。“真实感”寄托着人类社会对于真理和真相的永恒追求,影像的叙事、表意和创造美感等功能都是基于其再现世界的“真实感”之上,可以说“真实感”是影像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

出于真实呈现外部世界的需要,影像技术需要尽可能给予观者“真实感”。在以绘画技术为主的前图像时代,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旨在表现现实生活,并令人获得超于生活之上的艺术感悟。随着照相摄影技术的演进,影像出现,它赋予我们全新的视觉感受,令人意识到,自身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根本性的变化。当世界被把握为视觉对象时,它表达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人类主体价值和欲望的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方式,数字影像技术满足着人类的梦境和欲望,也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然而,影像在给人们带来“真实感”体验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对于影像的制作过程来说,只要摄影机一开机,它就会存在选择性视角,几乎很难实现完全客观。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对摄影影像本体论的信任其实正是建立在摄影影像复原现实的能力上,然而,即使是纪实性较强的纪录片也会面临“真实性”质疑,因为影像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排斥剪辑。从这一方面来理解,影像的任何呈现方式都不可能使我们完全达到经验中的真实,况且摄影机的作用本来就是有限的。感官无法实现绝对的真实,而感官真实并不等于经验中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像与感官都是具有欺骗性的。

从影像受众的角度,“真实感”是一种迅速拉近影像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真实”这一概念伴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史,从模仿到拟仿,再到虚拟超真实,影像的呈现方式不断突破着受众已有的观影经验。影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视觉技术的更新演进,且技术与艺术在互动交融中,不断增添营造“真实感”的方式,“电影影像的历史是影像真实感不断完善的历史”,数字电影以其强大的视觉特效提升着电影艺术“营造梦境”的想象力,满足着观众对宏大震撼性视觉场景的观影好奇心。作为照相的延伸,电影通过摄影机复制和还原真实世界,巴赞将之誉为“完整世界的神话”。在传统摄影时期巴赞所推崇的影像“客观真实性”,在数字时代被颠覆。假定性和逼真性的统一,成为激发电影艺术不断发展的原因,也是电影视觉表现形式不断优化的重要保证。被技术欺骗的视觉,却获得视觉感知的真实性,逼近真实的非真实,却给人带来“超真实”视觉感受。

在影像媒介的技术演进过程中,影像的“真实感”升级,社会奇观文化也不断被延展。在奇观日益升级的当代社会,虚拟影像观看行为变得更加具有深度沉浸特性。在产业化的技术推进中,切近体验心理与猎奇心理也成为电影试图抓住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方向。“奇观”这一提法最初源自法国文化理论家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一书,人们生活的世界成为景观的堆聚,一切表象化,在奇观社会,影像成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中介物,或者一种生存方式。其后,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体奇观》一书讨论“媒体奇观”现象,并提出“媒体奇观”这一概念,以形容运用夸张手法吸引观众注意的有影响力的媒介事件和文化现象,他认为整个世界的“拟像化”体现于媒体与影像奇观中。劳拉·穆尔维在1975年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对于电影奇观现象、影像奇观与叙事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影像呈现背后的性别差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自此,电影奇观理论不断向前发展,虚拟影像奇观技术不断让观众从视觉体验进入到心理层面,甚至身体层面的震撼体验状态。就当下社会而言,立体影像媒介在其发展过程中,经由观者的身体感知实践从总体上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并在观者新的感官体验中践行着幻觉升级特性,进一步延展着社会奇观文化。

影像文化充斥的现代社会,“仿真”成为一种表现技巧。在当代日趋虚拟的社会,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消弭,“超真实”以真实的名义替代真实,甚至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按照鲍德里亚对于后现代文化发展变迁的分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符号与现实的关系不断变换,从符号对应现实,到掩盖现实,再到脱离现实。影像技术越进步,受众所能看到的影像越显得“真实”,观众的想象力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却容易进入瓶颈。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使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介入性都在不断增强,就传统电影理论来看,电影是一种真实性与假定性辩证统一的存在,电影“白日梦”的特性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放大,能够更好地释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感、疏离感和异化感。

四、影像技术演进与“真实感”变迁

影像的“真实感”能够提升受众在影像体验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它也成为影像制作者在影像呈现方式中较为重视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和由影像技术所呈现的真实之间,也必然会有差异存在,摄影镜头想探索的“真实感”和影像最终呈现出来的真实感也可能会存在差异。“摄影真实感”允许在摄影过程中引入不真实的因素,而“影像真实感”旨在呈现能够让观众觉察而在观察真实景物时却不存在的视觉因素,作为一种主观的视觉体验,“影像真实感”与不同个体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视觉经验等都会影响对于真实感的认同程度。也就是说,影像在制作过程中为了给予观看者更具“真实感”的体验,会加入哪怕并不真实的元素或技巧,对于差异化的个体来说,对影像的“真实感”体验则较大程度取决于已有的视觉经验,影像的制作思维也会渗透到影像受众的“真实感”体验中。不真实的影像有可能在“指涉上是虚构的,然而在感知中是真实的”。

为了给予受众从视觉到心理的审美体验,影像除了需要为受众营造“真实感”之外,还需要给受众带来审美体验,从内容和形式上完善“真实感”效果。在影像制作过程中,电影镜头的探索逐渐从镜头之间和镜头内部关系中脱离,因而影像画面的创造既需要真实感,也需要富于美感的效果。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有两个主要倾向:即现实主义倾向和造型倾向,现实主义倾向基于营造“真实感”的观影需要,造型倾向基于营造形式美感的愉悦体验需求。

巴赞曾为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设立三大重要基础——即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起源的心理学以及电影语言的进化观,视觉语言作为重要的电影语言,不论是平面影像还是立体影像,在视觉表现力方面,出于对客观现实世界完美模拟与还原的探索,力求创造出再现外部世界原貌的真实幻景。在巴赞对于电影语言进化观的阐释中,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元素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的“完整电影”终是不懈的追求,这也决定着银幕形象的真实感、电影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等。图像艺术的发展,有力实现着与时间相抗衡的功能,从由死到生、永生的图像,到祛魅的世俗的景观式图像,不断充斥于博物馆、艺术展、绘画美术展等场所。镜子、相机、虚拟现实影像等新视觉工具的出现,从再现到复制,再到虚拟,不断改变着人们观事物、观世界的方式。在现代传媒影像世界中,各种观看设备实现视觉延伸功能,对于“真实”的诉求也逐渐不复当初,比如望远镜、数据手套、立体眼镜、面具、数据头盔等。当代媒介化社会中,视觉媒介进一步发展,图像景观更加繁盛,视觉感受更加多元。

基于视觉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原理,影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推动着幻觉真实程度的升级。视觉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是包含空间距离与纵深感的三维感知,“视差”原理(双眼水平位置差异使双眼视网膜成像存在差别)推动了立体视觉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国外学者经过研究证实,立体电影使人在观影过程中产生更加真实的幻觉,如同一部电影的2D、3D版本,3D版的观众对“真实”有着更高的感知程度,且观影过程中更加专注,不易被打断,但是,在情感激发、满足感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可能受3D电影影响情感的方式、电影类型等因素影响。也有学者认为3D电影的“真实”感知与深度“催眠”特性深化着电影的梦幻机制,其再现空间的仿真特性提升观众对于立体影像的空间认知。在影像技术的变迁历程中,人对于影像的参与感也逐渐被重视。3D电影给人充满真实“触感”的体验式“梦境”。电影是一门营造“梦境”的艺术,在2D电影时代,“梦境”是平面的,而在3D电影时代,3D电影技术使观众对“梦境”的体验增加了触觉式的感受。平面电影通常用凸显拍摄视角、镜头焦距、景深范围等方法来营造立体感。

伴随电影科技不断发展,观众对于真实感程度不断升级的观影体验较为期待,多维立体电影在3D电影基础上发展而来,增加环境仿真特效,三维立体电影和周围环境模拟组成四维空间,试图凸显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综合观感。观众可以跟随立体影像相对应的画面场景和事件,感受到喷水、喷气、雷电、雨雪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与惊险刺激,让观众跟随立体影像相对应的画面场景和事件。较之3D电影,多维立体电影的观影场所有其特殊性:除在大众影院少量存在之外,还在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馆、游乐场所等地多样化地存在着。技术与艺术在互动交融过程中,不断为电影增添新颖创作形式与观赏体验。传统平面电影对影像立体感、运动感、纵深感等的探索从未停止,而这些都在立体电影中得到加强,且影像叙事语言和叙事方法都趋于“视觉化”,较注重“感官刺激”,能在新、奇、险等方面给予观众独特的“安全冒险”,使观众不断迎向观影体验的极致——“真实感”的极致、“立体感”的极致。立体技术和立体影院改变着立体电影的外在形态、呈现方式,也影响着电影艺术性内容的创作理念与内涵。

在数字影像中,基于传统摄影现实主义追求的“照片真实感”成为一种视觉标准,虽然其所呈现影像对象的本体真实被撤回,但观众仍然拥有对影像的真实性感知。影像需要使观众感受到影片素材的真实性,对于观众来说,“既知道所叙事件是通过特技表现的,又相信这些事件的真实性”,获得对于影像作品审美上的完整性。因而,影像技术往往会以非真实的方式营造着受众需要的“真实感”,对于影像制作者和观众来说,也早已在实际中默许了这一点。

五、虚拟影像的“真实感”与体验型文化

在影像技术的演进历程中,对于视觉真实感、立体感、运动感的探索从未停止,其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诉诸观者的感官系统,并呈现从视觉到听觉、触觉等感官感觉的趋势,形成体验型观感。伴随立体影像的发展,社会影像文化中“真实”的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迁。在美国著名电影学者斯蒂芬·普林斯看来,在感知真实的影像中,观众与三维空间视听经验之间有着结构性对应关系,正因为影像和观众之间有着关联性,指涉上虚构的影像却能让人产生真实感知。立体观影时的感知真实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真实存在差异,观众对于三维视听空间的真实感知势必并不符合其在现实中的影像经验,而立体电影影像即使有着“虚构的超真实”特性,却也能让观众实现“感知中的真实”观影。立体技术营造立体虚拟场景,将观众带入电影场景,观众的身心由真实世界进入虚拟立体世界,产生着基于“超真实”基础的立体观影沉浸感。

虚拟影像的发展为人们带来虚拟体验型文化,并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虚拟化”发展趋势。影像以其“真实”为基点,能够凸显刺激与恐怖,让观众体验“安全式”冒险。挪威当代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在《恐怖的哲学》一书中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当今时代可谓最安全的时代,然而在这一安全的时代,却诞生出一种恐惧文化,社会不断加大对危险事件的防范力度,然而恐怖小说、惊悚电影却屡见不鲜,人们穿梭于逃避恐惧与追逐恐惧的矛盾之中。在拉斯·史文德森看来,作为一种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习惯”,恐惧成为社会文化的映射物,透过它可以观察到整个世界。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遭遇恐怖与侵害事件的概率极其低,恐怖文化的增长离不开媒体的宣扬,“恐惧是奢侈生活的副产品,但这一点并不足以打破对恐惧的幻想”,而作为“符号的动物”,人所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能感知到的恐惧比其他任何动物都多”。在当下总体安稳的现实世界中,恐怖元素几乎成为安宁生活中的文化想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已在想象中编织了无数危险,而且人们经由对恐怖的想象得以更加深刻地察知现实世界。现代社会,如何实现“安全冒险”与恐怖文化想象,影像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像升级着以真实、刺激为基础的“安全冒险”。

虚拟互动影像让体验者“以身入境”,通过虚拟的交互体验实现“真实感”感知。虚拟现实技术让参与者通过穿戴设备和传感装置,体验视、听、触、嗅觉等虚拟幻境,在虚拟时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体验者能够同步获得交互反馈,技术与美学、技术与艺术都体现在“虚拟艺术”中。多维立体影像实现着多重观感与拟仿升级,从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到一应俱全的五感感知与运动特性,极易让观影者产生“沉浸感”。作为一种“虚拟现实”的立体技术,不仅创造了立体虚拟世界,也创造了观者沉浸于其中的立体虚拟体验。

在虚拟艺术中,带有虚拟感知特性的虚拟现实与艺术完美融合,身体感官可感知实际中并不存在的虚拟实体,且在虚拟空间中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移动,与虚拟空间交融。影像世界变得更加虚幻与不可证明,从图像到影像,再从平面影像到立体拟像,都在增加这种虚拟与不可证明性。视觉媒介所带来的“幻觉”真实感不断加深,“触觉”感官的可靠性也同样被视觉媒介技术颠覆,立体影像虽与人的触觉观感发生作用,却以虚拟触觉形式让观者获得类似“触摸”的感官沉浸体验。

虚拟影像的发展为人们带来虚拟体验型文化,并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虚拟化”发展趋势。虚拟影像从单纯的视觉奇观层面打开了从视觉到触觉、嗅觉、味觉等“立体幻象”审美更宽广的社会文化空间。图像化生存是社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虚拟影像媒介进一步强化多重感官体验,在深化图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带来综合感官文化体验。法国思想家、导演居伊·德波曾认为,当人们所生活着的真实世界转变为以纯粹影像的方式存在时,影像反而就变成了真实的存在。技术的发展带来各种专门化的媒介来多维度呈现和展示影像世界,世界已不再是直接被人们所把握,而是通过图像和影像被间接把握。因而,施行观看行为的视觉得以被提升至触觉曾经享有的特殊地位;抽象且具有欺骗性的视觉,轻松地适应着当今社会中的普遍抽象。当世界被把握为视觉对象时,它表达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人类主体价值和欲望的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方式,数字影像技术满足着人类的梦境和欲望,也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社会文化的影像化、媒介化和虚拟化趋势根源于影像技术,也将在技术的发展和演进中进一步产生变化。

结 语

当下,人们已从传统静观社会进入充满“震惊”体验的当代传媒影像世界,影像技术应人们的影像视听与体验需求而诞生,并不断发展丰富着“真实感”的呈现方式,进一步拉近着影像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像作为人类社会对于外部世界的视觉认知方式,在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也不断升级着“真实感”体验。在影像技术寻求完美再现外部世界的探索中,人们通过影像和外部世界互动的方式与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影像技术伴随时代不断演进,在给人们带来新的影像作品和新的呈现形态的同时,也改变着受众的兴趣结构和思维方式,促成着现代人影像化的生存方式。影像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文化形态的转型,新的文化范式逐渐脱离视觉文化中心,并转向触感文化和快感文化范式。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升级,社会对于“真实感”的认知观念也在不断变迁。在影像技术的演进升级势态中,感官经验方式与文化体验形态都呈现出新特征。

猜你喜欢
真实感世界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回归真实感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南丰蜜桔造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