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主体意识对纪录电影创作的影响

2021-11-14 15:28李炳辰
电影文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纪录纪录片主体

李炳辰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 100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纪录电影创作的形式竿头直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如跟拍、同期声、长镜头、平视机位等,这为纪录电影创作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也逐渐加深了纪录电影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彰显了纪录电影的艺术价值。主体意识是决定纪录电影创作合理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发挥主体意识特征,对于提高纪录电影创作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一、主体意识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主体意识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可以视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所具备的自我主观意识。主体意识不仅可以映射出独立个体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反映独立个体的主体能力,更可以体现独立个体的主题价值。对独立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评价,从某种角度来说,还须依靠主体意识的支撑、衡量和评判。

在影视艺术创作中,影片故事建立在文化之上,而影片故事最核心的文化内涵全凭主体意识的掌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部影片的制作质量。换言之,主体意识是电影艺术创作者选择故事素材、拍摄技巧与表达方式的源头。只有具备特色化、个性化的主体意识,才能保证电影作品有思想、有内涵、有情感色彩,迎合公众的价值观取向与艺术审美趋向。

将主体意识融合到电影艺术创作中,也是对通透生活的总结、对纯真情感的发酵以及对人性价值的提炼。电影艺术创作并不是对传统思维框架的生搬硬套,也不是对主流物欲价值的一味赞同,而是遵从“艺术源自于生活”的理念原则,对生活本质的裁剪与浓缩,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二、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体现途径

(一)提炼生活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既是纷繁复杂的又是色彩斑斓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编导只有站在独特的视角透视事物本质,察觉事物的特殊性,从不同角度、不同视域感受生活多姿,去甄别、审视和思考,对客体有意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进行艺术表达之时才能更加精准。日常生活一般都是平淡无奇的、平静稳定的,既不是一成不变、一潭死水,也不是变化多端,常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恰巧,利益的冲突与情感的矛盾造就了生活中不变中的“变”,同时也构造了戏剧冲突,是电影创作的绝佳素材。编导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索、提炼和挖掘。利益的冲突与情感的矛盾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但会使平淡无奇的生活充斥着跌宕的旋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镜头犹如一面镜子,将真实生活毫无保留、不加粉饰地照映出来。例如,我们经常观看“三无”(无背景音乐、无配音解说、无剪辑重组)西方纪录片,欣赏得了内容,却看不懂剧情,尽管这种做法充分做到了返璞归真,但从主观角度来看,说它逃避了主体意识也确定无疑。其实,当编导打开摄像机的那一刻,主观意识就油然而生,在等待拍摄时机与追踪线索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与常人一样,保持期待。尽管纪录片对人为因素的介入程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只要具备主观意识,就可以捕捉到精彩绝伦的瞬间,拍摄出精妙入神的画面。倘若主体意识缺失,纪录片的拍摄则会变成素材的积累体,镜头中的生活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过于平静,丧失原本的艺术美感。

此外,纪录片对生活的提炼,不仅体现于拍摄手段,也充分体现在后期剪辑制作方面。由于素材的内容体系庞大,而影片时间有限,所以在后期剪辑过程中,编导要酌情删减,适当取舍。具体来说,就是保留能够体现人物个性特点,对故事情节发展有牵引作用且映射主题的内容,舍弃冗杂内容。整个故事内容的取舍,往往也是由编导主体意识决定的。只有融合主体意识的纪录片,才更加具有思想深度,更加具有情绪感染力。

以王兵执导的纪录片《铁西区》为例。整部影片由“工厂”“艳粉街”“铁路”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工厂”拍摄了工人们在休息室打牌、说脏话、聊家常的情景;第二部分“艳粉街”拍摄了工人家属区的生活百态;第三部分“铁路”拍摄了主人公老杜讲述“文革”时期被抄家,以及后来到车站边捡煤球和被拘留的生活景象。这部影片如实展现了铁西区人们的生活,在后期剪辑方面编导的主体意识显露无遗。

(二)挖掘与塑造生活

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纪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与本质特征,但纪实性并不意味着真实记录,完全摒弃个人的主体意识与主观情感。纪录电影在创作中,主体意识的介入,可以完整地表达纪录主体,有助于情感的渲染、主题的刻画以及内容的延伸。在不干预拍摄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天马行空而又不失偏颇的艺术想象力勾勒生活情景。尽管这一画面雏形较为模糊,但也会促使编导在拍摄时敢于发挥主体意识和挖掘塑造生活。

总之,纪录片是将平凡的故事展示给观众,而平凡的故事中的戏剧性转折和情感的交融与碰撞,也成为吸引观众的象征符号。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挖掘和塑造生活,利用主体意识展示真实镜头,拉近故事与观众的情感距离在纪录片制作中是首要任务。

三、主体意识对纪录电影创作的影响

(一)确定主体地位,组建专业团队

影视艺术创作一般都有固定的、专业的制作班底,纪录电影作为影视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组建专业团队,确定创作主体结构,保证后面一系列复杂工作的顺利进行。纪录电影创作的流程包括采访、拍摄、剪辑、配音、配乐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的人员有导演、制片人、摄影师、剪辑师等,要想保证纪录电影的质量,凸显影片艺术价值,就要求团队人员之间通力协作,在明确纪录电影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有规律地开展各项工作。故而纪录电影制作对创作团队的要求相对较高。

首先,团队内成员均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明确创作主题和中心思想,这样才能同心协力为电影作品的完成提供支持。其实这一过程是受到主体意识影响产生的,也是很多纪录电影大师在创作团队的选择上凸显的主要特征,希望通过这一变化彰显电影的个性化特征,提高作品的水平。

如里芬斯塔尔的创作团队,在摄影师的聘用上,不仅要求其摄影技术高超,还要能适应纪录片拍摄要求,快速抓住内容核心点。团队中共聘用18位著名摄影师,如泽普阿尔盖尔等人,每个摄影师均配备一位助理,再加上风光师、作曲师和司机等,整个团队人员达到170人以上。这样强大的创作阵容也为电影作品风格的凸显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意志的胜利》。

再比如让·鲁什,在拍摄《夏日纪事》时,聘请了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整个作品中以双重对话形式展现核心内容,既满足了平等交流要求,又凸显出作品的独特性。由此可知,在纪录电影创作中,创作团队的独特性是提高作品创作水平、凸显作品艺术性的关键要素。

其次,明确自身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纪录电影创作中,由于取景范围较广、条件较为恶劣,基本不会出现一人成团的情况,而是需要较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创作。这就要求人员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扮演的角色,做好详细沟通,减少信息传递不及时或突发问题解决不当等情况的发生,确保创作工作的顺利落实,提高纪录电影的创作效率。

(二)发挥主体性能,收集事实资料,确定主题内容

纪录电影创作是对客观事物的寻找、发现、探索、提炼和挖掘,创作主题则是被观察的物体。在创作团队组建完成后,需要对创作主题加以确定,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做好客观事物和事件资料的收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作为主题核心,凸显创作独特性、个性化特征。而这一过程中,创作者要发挥主体性能,做好以下三方面,以确保纪录电影的合理性、艺术性。

首先,完成资料收集和筛选。其次,确定素材基准,明确拍摄主体。在素材选择上必须围绕主旨内容进行,保证素材的代表性、有效性。最后,确定主题后,编制电影文本,以便清晰讲解电影内容,达到叙事的效果。

在叙事文本构建环节,需要找出一个最为合适的人进行故事讲解,选择的人可以是创作者本人,也可以是在众多条件下筛选出的专业人员。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叙事者不可随意选择,因为故事的整个叙述,不是照着文稿毫无感情地阅读,而是真正融入到场景内,有感情地叙述内容,这样才能增加纪录电影的趣味性,引导人们更好地融入到电影情节中来,了解电影讲述的真实内容。在叙事者选择上,应从审美角度、情感角度实行综合分析和筛选,以凸显作品整体表现效果。创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进行题材选择时,应开启主观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独家的审美视角和艺术思维最先构建最基础的拍摄场景、拍摄视角和拍摄素材。

(三)凸显主体价值,保证叙事文本的合理性

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应开始对客观现实的整合和重组,并在保证审美和情感体验的同时,完成叙事文本编撰。在叙事文本编撰过程中,创作者须先对主体内容有所了解,阅读和整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资料,重新编写文本内容,以加强影片情节的合理性、主旨表述的清晰性和故事叙述的连贯性,给人们更好的情感、认知及审美体验。创作者只有了如指掌般驾驭叙事节奏,才能赋予纪录电影独具匠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有所思、有所悟。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决定叙事文本,叙事文本是创作者主观意识的映射,而创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主体价值,正是完成创作的动机所在。

诚如弗拉哈迪和雅克贝汉的纪录电影创作,两位制作者都喜欢对远离现代社会发展的题材进行电影制作,通过对具有极大反差故事的表述,凸显别样的生活环境,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不过两者在叙事上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前者在主题表述时,采用与工业社会对比分析的方式,以较大的矛盾冲突对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好的一面展开批判和嘲讽,指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过于物质化,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精神世界一片苍白与空虚,价值观树立不健全。后者则是借助对自然生态的拍摄和展现,让人们展开深度思考和分析,展现内容更加真实、纯粹,为人们展现另类生活情调。该内容展现的也是创作者自身的价值理念,围绕整个创作主体,彰显电影的价值。这种差异性源于弗拉哈迪和雅克贝汉意识形态倾向与对叙事形式认知、文化理解程度、艺术塑造方式的不同,包括对人文社会学科之科学性的态度、对现代社会改造与被改造的观念、对社会方向的构思以及一系列的价值取向等。

从主体意识角度分析纪录电影和故事电影,两者之间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也存在鲜明的对比和冲突。故事电影中的人物或事件可以是创作者自己创作出来的,不一定在现实世界中出现过,整体故事情节也可是纯粹虚构的。而纪录电影则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通过对这些客观事物的加工升华,达到艺术表现效果。虽然两者都能够反映存在的社会现象,但相较而言纪录电影的真实性更高。另外,纪录电影创作不仅是对真实场景的复制和拷贝,而且是运用现有素材进行深层次主题的描绘和表现,艺术价值较高。且纪录电影要求创作者发挥主观意识,为电影赋予新的内涵和艺术气息,深化纪录电影的审美特性,增强情感体验。

结 语

综上所述,主体意识对纪录电影创作带来了促进作用,明确电影创作的主题和核心理念,借助专业团队的构建,推动电影制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以多样化手段和方法,体现电影内在价值,升华艺术情感,让人们从电影中感受到情感变化,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对纪录电影的认知与感悟。可以说,主体意识对于纪录电影的情感感悟起到烘托加强的作用,为纪录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纪录纪录片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科教·纪录》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