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剧种大平调净角戏艺术特色及传承

2021-11-14 21:18孙晶晶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平调黑脸包公

张 艳,孙晶晶

(南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大平调又称“平调”“大梆戏”“大油梆”,主要流行于豫北、豫东及冀南、鲁西南、皖北等地。因其使用的梆子特大,故又称“大梆子戏”,唱腔与豫剧大体相同,但调门较低,故亦名“平调”。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平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东路平、西路平、河东平三个支派。近年来,大平调在剧种音乐、剧目整理、田野调查、唱腔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诸多成绩,但关于某一行当剧目的研究还有较大开拓空间。学界一般将黑脸、红脸作为大平调的主要行当,若要深入探讨大平调某一行当剧目,净角戏应该是首选。本文在学界前贤研究基础上,对大平调净角戏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大平调传承发展有所助益。

一、大平调净角戏分类及代表剧目

大平调剧目有口传本、手抄本。手抄本流失严重。王丽萍《河南大平调研究》载“河南大平调计有传统戏620 本,据口传手抄出180 多本……目前可看到的河南大平调剧目目录有219 本。”具体数字来源待考。根据南阳师范学院刘存杰老师调研,目前对大平调剧目进行整理的,至少有五家:延津县杜逢颜;浚县朱中月;濮阳焦俊生、贾凤银;菏泽马家振;成武县牛家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理所存数量为,延津130 余本,浚县150 余本,濮阳300 多本,菏泽数量待考,成武数量待考。其中不乏剧本同名异本者。仅就西路等剧本整理来看,最早年限可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有稿纸形式誊写者,因时间久,字体难辨。有的是仅保留剧目名称,不见剧本。大平调剧目原有数量和现存数量,还有待深入考察。

大平调剧目按朝代划分,数量最多的为五代及宋代本,接着依次为隋唐本、元明本、三国本、周代本、朝代不明本、商代本、秦及西汉本、王莽及东汉本、魏晋南北本、清代及民国本。大平调剧目多为袍带戏,故事出自《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及唐代、宋代、明代的传说,剧目形成了以演“铡、收、反、搬”为代表的公案戏和征战戏,如《张仪伐苏秦》《陈平打朝》《收岑彭》《收吴汉》《诸葛亮祭灯》《空城计》《下高平》《铡赵王》《铡美案》《收姜维》《地塘板》《游四门》《反徐州》等等。

王建男在《京剧净行行当分工流变研究》一文中指出:“净角行当是京剧行当的其中一种,它主要扮演人物性格、外貌等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大平调净角行当界定可参照京剧。净角面部都会用油彩勾绘各种图案,然后再通过演唱、动作各方面将人物的主要气质特征表现出来。大平调净角行当主要分为大净(大黑脸)、二净(花脸)、毛净(小花脸)三类。

大平调净角戏,是指全剧以净角行当为主,在大平调发展史上有著名艺人唱红,产生一定影响的大平调剧目。大平调净角戏著名演员有王道修(滑县)、李清顺(内黄)、卫修廷(内黄)、李德平(浚县)、大张二(菏泽)、李景玉(濮阳)、牛艳霞(濮阳)等,他们皆因擅演大净著称。大平调净角戏分为大净戏、二净戏和毛净戏。

大净戏的代表剧目有《铡美案》《下陈州》,王道修、李德平等演出此剧目影响较大。大平调剧目中最重要的是以黑脸和红脸为主的戏。大黑脸代表忠勇刚直的角色人物,重唱功,不太讲究功架,一般艺人只要嗓音浑厚宽洪,假嗓净亮,便可“一长压百丑”。任何一个大平调的演出团体,都至少需要一位出名的黑脸艺人扛大梁,否则便不会被观众接受。《铡赵王》《铡美案》《铡郭槐》《铡梁友辉》《铡郭松》《铡包勉》《跪韩铺》《铡庞洪》《老包说媒》等,以大黑脸包拯为主要角色,所以大黑脸戏又以包家戏为重点,包公则是大平调剧种中的一个顶梁角色。此外,《司马茅告状》《敬德打朝》《陈平打朝》《沙陀国搬兵》也都归为大净戏。

二净戏代表剧目有《战洛阳》《殷郊下山》《赵公明下山》《斩单雄信》《卖人头》等,《战洛阳》以申德高演出影响较大,王计有(延津团)演出《斩单雄信》时,伴有耍獠牙,演出较有影响。

三净戏代表剧目有《呼延庆上坟》《闹花灯》《访白袍》。《呼延庆上坟》以王计有演出名声大振。

目前,大平调净角戏流失严重,如《沙陀国搬兵》,李清顺擅演此剧。李清顺去世后,大平调再无此剧演出。

二、大平调净角戏的艺术特色

大平调净角戏在长期锤炼打磨过程中,经艺人不断加工、提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浑厚高昂的唱腔艺术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以板腔体为主,具有粗犷、朴实、豪迈、雄伟的风格特点。唱腔高亢、粗犷、豪放,翻高八度的假嗓拖腔,俗称“带喊儿”,颇有特色,可用于表达不同情感。演唱时,用真声演唱,结合头腔和胸腔共鸣,使发出的声音浑厚有力。西路平多称为立嗓,或“虎音”。河东平则不常见。卫修廷、李德平均擅长此唱法。著名大平调演员李德平主攻黑净,嗓音浑厚,声腔铿锵,唱做俱佳,擅演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拯,被群众称为“黑脸王”“活包公”,享名豫北、鲁西、冀南等地十多个城市。李德平的代表剧目“五铡”,即《铡美案》《铡国舅》《铡赵王》《铡郭槐》《铡梁友辉》,深受群众喜爱。在演包公戏中,其运用大本腔糅合喊腔,把快慢二八板唱得慷慨激昂,字字如鼓,铁面无私的包拯被演得有血有肉。

(二)粗犷豪放的动作表演

大平调在表演艺术方面虽然和我国其他戏曲剧种的舞台规律基本相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其表演特点在二净戏、马上红脸戏中表现较为鲜明,尤以二净戏见长。表演时粗犷、豪放,动作幅度大。云手划大圈、盘腿跨大步,与武术小洪拳相似。大平调武打的“挡子”动作,架子大、动作大,节奏更加鲜明,装饰性动作比较少,打法更直接、更精练、更紧张。再加上它特有的音乐风格,运用传统的大战鼓、大锣、大铙、大钹、尖子号等有特点的乐器,把一个战马嘶吼、号角悲鸣、枪林刀海、杀声震天的古战场表现得有声有色,战争的气氛十分强烈,使观众犹如亲临其境,精神振奋。

申德高擅演黑净戏《战洛阳》。他嗓音洪亮,唱腔浑厚,表演动作粗犷豪放,气势雄壮。1956 年东明县平调剧团以《战洛阳》参加河南省戏曲会演,获演出一等奖,申德高扮演尉迟敬德,获演员荣誉奖。《战洛阳》又名《收罗成》。剧中讲述了秦王李世民奉命征讨王世充帐下,尉迟敬德夸口活捉罗成,及至洛阳,大败而归。后经徐茂公劝说,罗成乃投唐。《战洛阳》是黑脸的靠架戏,架式繁多,花样翻新,从多方面塑造敬德胜如虎、败如鼠那种憨实可爱的形象。申德高在《战洛阳》这出戏中的各个不同情境下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表达。如敬德请战罗成时,讲尽了大话,拿首级与徐茂公打赌,徐茂公说他要是战胜了罗成,愿把帅印交给他。敬德听了,左右摆动着,白着两只眼睛,刻画了敬德满不在乎,自觉有十成把握的神气。随着战鼓齐鸣,战马长嘶,敬德奋战罗成,其威风凛凛,令人有亲临古战场的感觉。申德高在鲁西南、河北部分地区深受群众欢迎。

(三)激烈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

大平调大净戏,在剧目结构设计上,擅长运用人物忠奸对比,或者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铡美案》一剧塑造了一系列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包公在剧中就如普通人,对人情世故也如同百姓一般。包拯在左右为难的境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人情网,还是选择法大于情,真实地展现了封建社会执法者艰难的执法过程。剧作之所以受到百姓们欢迎,与剧作本身在艺术处理上的特点也有关系。大平调《铡美案》有《盘堂》一折,即包公在大堂审问陈世美。京剧《铡美案》无此折。秦腔、豫剧等虽有此折,但大平调在锣鼓喧天的对比烘托中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包公与皇姑、国太的冲突,京剧的剧情处理是皇姑、国太共同出场。大平调则不同,是逐个出场,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在激烈的场面中,达到塑造人物的效果。特别是在音乐处理方面,使用特有的大铙大镲烘托大净人物的威武高大。铁面的包公,不管皇姑的哀求与国太的讲情,毅然决然地判决陈世美。这种惩处不仁不义之人的痛快淋漓,充分象征了饱受“人治”之苦的百姓,对法律公正的由衷渴望和迫切要求。包拯的这一刀铡得坚决痛快,代表着普天下千万受苦受难者渴望公正的共同愿望,也为包公人物塑造起到了良好的艺术作用。

三、大平调净角戏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大平调净角戏传承,主要涉及唱腔、武技和音乐。大平调目前著名的大净演员,因年事已高,如卫修廷、李德平等著名老艺人都已超八十岁,很难胜任整场戏的演出。擅长演武戏的王计有已近五十岁。因年龄原因,演出的精彩程度,已难超出旧有的经典。大平调净角戏传承和各种地方戏曲存在一个共性问题,便是缺少优秀的年轻演员。因此,拥有优秀的表演艺术人才是传承大平调净角戏的关键。大平调净角戏剧团要注重表演人才的培养,挖掘和培养后备人才是对大平调净角戏最有力的保护,此外,可积极尝试借用大剧种优秀青年演员传承大平调净角艺术。大平调武场音乐的传承,也有待培养专业人才。目前,随着国家对戏曲传承保护政策的不断落实,戏曲传承环境不断优化,大平调净角戏艺术发展和精品打造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平调黑脸包公
包公断案故事之巧断偷吃鸡蛋案
非遗传承视角下菏泽大平调传承人才“四位一体”培养研究
送《包公家宴》,享德育大餐
黑脸琵鹭的魔法(上)
劝君敢于“唱黑脸”
菏泽大平调的传承及保护策略研究*
圣米歇尔山和黑脸羊
“包公”坐堂
RCM维修管理模式在平调系统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包公为什么不转世”的结构形态与叙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