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
科幻小说大致有两类,一类偏向技术,一类偏向讽喻,即所谓“硬科幻”与“软科幻”。偏向技术的“硬科幻”的代表人物,有被视为“科幻小说鼻祖”的儒勒·凡尔纳;偏向讽喻的“软科幻”,则以乔治·奥威尔为典型,其作品中对未来社会、人与人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想象观察,多过技术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思考。
“硬科幻”绝非完全的“硬”,也有现存社会制度中暂未出现的情形。软科幻更不可能是绝对的“软”,也有乔治·奥威尔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老大哥监察每家每户的投屏。雷·布莱伯利创作的《华氏451 度》就是一本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社会制度层面的构思大于科学技术的想象。但从1953 年小说诞生,到1966 年弗朗索瓦·特吕弗导演的电影及2018 年HBO 出品的电影,六十多年间,技术、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是创作,但“改编者应在保存原作精神和创造新的形式之间找到平衡。”有趣的是,在时代的演化下,虽然基于一个故事主体,但《华氏451 度》两版改编电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这种转变先从技术开始。
雷·布莱伯利1953 年出版的《华氏451 度》,是在原1951 年写就的中篇小说《消防员》的基础上大幅改写而成的,而成书的年代,和2018 年对比,对“科幻”概念的理解天差地别,尤其是技术变迁,深刻影响着作品。
电影对小说进行取舍时,除了情节、故事外,还包括未来技术的细节。原著中消防员搜索时的重要宠物——机械猎犬,这种机械装置两版电影都未曾展现。此外,也有虚构技术会因生产力进步被视作“荒诞”而非“科幻”。在《华氏451 度》原著中,医工通过抽换全身血液来治疗的段落,在特吕弗改编的电影中出现过,而2018 年HBO 版不再提及,这是由于在今天的技术背景下,这种事情太过荒诞,因而被修正抹去。
在取舍之外,改编还对新时代技术进行选取添加。和原著时代只相差13 年的特吕弗版电影不够明显,但2018 年HBO 出品的新版,却有近乎改头换面的变化。VR 全息投影、和观众互动要求点赞“100+”的直播、无孔不入出现在高楼路边的屏幕等等,呈现出一个近似“赛博朋克”景象的未来世界。这无疑是由于五六十年来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使得原来的想象落后于新时代。而其中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原故事架构的技术背景有着强烈的冲击。其一,搜查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原著和特吕弗版本的电影中,对书籍进行封锁以街头搜查、电话举报为主,这在现代被视作“古老”。在2018 年版本中,人工智能成为社会监控的一双眼睛。其二,媒介技术更迭。在2018 年,现实中的纸本书籍可以转化为数据流传输,单纯烧毁纸质书籍,仪式作用高于实际作用。这是雷·布莱伯利与特吕弗创作时绝未想到的一点,因此当初详述的“华氏451 度是书本燃点的温度”这一概念在2018 版本中并未提及,焚烧的对象由单纯的纸本书籍变为包括录音机等在内的记录设备。时代的更迭对《华氏451 度》的故事有巨大的冲击,如果不能将已经被视为生活组成部分的信息技术嵌入电影中,改编则会完全失去可信度和意义。
对于作品而言,细节是保证其情节完整的重要因素。科幻小说中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产生的真实感,保证了观众情绪的连贯性。“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一种真正的幻想”。为了真正地保证观众沉浸在电影这一幻觉中,创作和改编必然在作品本身的技术背景之下。
除了技术细节在科学发展之下的变动外,最直观的当属故事情节的删改、增补。这种删改、增补可能依照时代环境背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迎合观众的情感。“叙述就是电影提示观众在情节叙述组织以及风格化样式的基础上,去建构不断形成的故事的过程。”1966 年特吕弗版本贴近原著,将近乎所有重要情节都进行视觉化的处理,2018 年HBO 版则是大肆删改,与原著差距极大。
主角蒙塔格的重要转折点,老妇人和整屋的纸质书共存亡这两个段落,两版改编都得以保存。而2018 年版中女主角及其情节线,几近全面颠覆。原著中每天沉浸于电视的蜜莉,是病态空洞的群众象征;对世界、书籍充满好奇的邻家女孩克拉莉丝,是健康活力的个体表现。两个女性角色,是一组鲜明的对比,是对沉溺于传媒的幻影,放弃了阅读的人的一种提醒。特吕弗版中,朱莉·克里斯蒂一人分饰两角,更凸显这种讽刺。但在HBO 版中,蒙塔格的妻子蜜莉被直接剔除;与对蒙塔格有启蒙影响的克拉莉丝的相识、相遇全部被替换成更符合观众期待的方式,恰如现今警匪类型片中滥套式的“结识线人——被神秘吸引——见到反叛团体”的模式。
原书中,蒙塔格是由昏昧到觉醒,但最终并未给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只是在“华氏451 度”的反乌托邦社会中,建立一个每人完整记忆一本书并传承人类文明的小世界。这在特吕弗版中大致贴合。但在HBO 版中,因为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存储介质电子化、多样化,原先的存留方式虽然有所保存,但不足以让观众信服。于是电影不仅增添了一个能用大脑记住一万两千本书的天才儿童,同时还将人脑记忆作为细枝末节,主干则变成拯救“化一为整”。
“化一为整”是一只基因中蕴含着数字书籍、人类文明结晶的宠物鸟,这虽然烂俗,但至少有超前的科幻性质。在故事进行的方式上,几乎按照好莱坞俗套处理,前半段并不提及“化一为整”的真身,留下悬念,正反双方都为得到“化一为整”而博弈,最后放飞“化一为整”象征着放飞人类的希望,使故事符合现代观影习惯与模式,同时保证最终问题得以解决。但2018 年HBO 版,将原著中对人类迷离和癫狂的剖析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减,看似是尖锐地指出时代问题,实为保守。这为时代影响故事、观众绑架情节做出了合理的诠释。这种影响因故事而渗透,悄然改变着主题。
《华氏451 度》成书时,便根植于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双重环境。政治上自不必说,是对极权高压统治的不满。而文化上,首先是表达对麦卡锡主义(将众多的书籍列为禁书,禁止图书馆出借)的抗议,其次是表达对“删减”的不满,最后则是表达对电视观众娱乐至死的批判。有趣的是,历史总是存在微妙的反差,批判焚书、钳制思想的《华氏451 度》,在一次选入课本时,被编辑删去了“不合学生阅读的几十处”。
时至今日,《华氏451 度》中通过焚烧书籍来控制思想的方式几乎已不可能实现。但互联网时代,人们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未尝不是对传统书籍的埋葬。从这一层面来看,作者在50 年代电视尚未普及之时,就预知到了“电视墙”将会成为人们生活的陪伴,“沙发土豆”将会成为席卷性潮流。到90 年代后期,“电影的一种重新配置剧烈地扩散到其他媒介和空间环境之中”,电影媒介也发生了极大变化。2018 年翻拍《华氏451 度》的出品方HBO,正是全天播出电视剧、电影的美国有线电视网。作为电视平台播放的填充时段电影,HBO 版《华氏451 度》本身变成大众文化的娱乐,“成为一个被欲望符号系统所宰制,在匿名统治中丧失主体性和创造力的世界”。HBO 版的《华氏451 度》,变成了它自己讽刺的对象。
创作者无法超脱其所属的时代,因为他的创作就在时代中,但他与时代又是相互矛盾的。在《华氏451 度》小说原作者的初衷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话:“焚书的方法不只一种。而这世界充斥着手拿火柴的人。每一个少数族群……或者四方福音教徒,都觉得他有意愿、权利、义务去泼洒煤油,点燃引信。”原作者在创作时,并未详细描述族群,但认为这可能会成为创作的阻碍。从特吕弗版到HBO 版,蒙塔格的身份从白人变为黑人,这不是对原著的复现,而是在文化潮流和观众服从下的平衡考量。电影本身无法脱离观众的需求和时代的进程,创作也必然被裹挟进观众期待的逻辑中。
科幻作品的主题,归根结底带有创作者对当下时代的焦虑情感。创作或改编,小到技术细节,大到主题,无一不是饱受时代有意识或无意识影响的产物。但每个时代的科幻作品,无论以何种光怪陆离的方式呈现,终究是那个时代的映射,和那个时代作者对人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