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11-13 07:08陈优美
学习与科普 2021年33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

陈优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由于种种限制,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只能留守在农村。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陪伴,缺少有效的家庭教育与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与性格障碍,这给学校与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关注并重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象越发普遍,虽然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收入,但也带来了留守儿童问题。未成年孩子心理较为脆弱,当其被父母留在家中,与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的情况下,很容易衍生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农村小学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由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致使留守儿童的數量逐年剧增。

农村留守儿童即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发展最快。也是人格、态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普遍由祖辈或其他亲属临时监管,监护力度不足,对孩子的关爱不够,较难做好与学校的联系,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而父母长期的缺位和隔代抚养的局限性使留守儿童的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教育,从而造成心理发展上的缺陷。

1.孤独感、自卑感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对外界敏感,缺乏安全感,易陷入自我责备中,表现为孤独感、敏感自卑等。由于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 总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父母才离家外出,他们缺乏自信,陷入深深自责中,极度自卑。他们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他们强烈渴望父母亲情,由于无法得到满足,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2.逆反心理

他们缺乏安全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表现为“不听话” “不礼貌” “不谦虚” “恶作剧”等。

3.性格孤僻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一生的重要环节。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接触,交际能力差,尤其是同伴交往能力。

总之,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他们的心理问题虽不像躯体疾患那样有形地损害人们的健康,却在无形中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些孩子的心理特怔,对症下药,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教育者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必须做好教育引导者的作用,不光需要启迪孩子的智慧,也需要促进孩子情感与心理的健康发展,避免孩子因为缺乏关爱或教育不当而出现不良心理。

1.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

为实现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促进其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孩子的了解,为此建立儿童档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个班主任通过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 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做到切实了解父母的工作地点、联系方式、监护人住址、联系电话以及家庭经济情况与教育理念等,并加强与代养家长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校方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叮嘱其多关心孩子,并革新其与代养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以此为后期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2.加强学校心理教育

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并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3.建立校外关爱体系

“留守学生”在学校期间,由于集体生活的温暖,会暂时忘却一些烦恼。可一旦回到家里,他们那种特有的孤独感又会油然而生。

为了弥补“留守学生”情感的缺失和填补教育真空,学校建立校外关爱体系,打破年段、班级的界限,以片区为单位组建校外学习小组, 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活动,组织本小组学生互相检查作业、进行校外表现评议等。 小组长由各方面表现较好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有关情况。

四、结语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才是儿童心理良性发展的良好环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加以有效引导,听之任之地让他们发展,那么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正视这方面教育的缺失并想办法解决。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真正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而绝不仅仅是留守儿童或学校的问题。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小学必须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切实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加强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并加强与多方的联系,发挥出社会各界的力量,以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可靠的教育支持,让农村留守儿童也能够像正常儿童那样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2]张莉.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华夏教师,2016(7).

[3]张巧.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2016(04):96.

[4]于瑶.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01:66-68.

[5]王淑芳等.浅析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 10(6):136-137.

[6]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2007-11)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