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会
摘 要:语文课程实践性强,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但现今部分学生怕写作文,且作文素材欠缺,广大语文教师应重视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使其自能作文;在选材方面如何拓宽途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积累写作素材,就能使学生领会写作窍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积累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標准(2011年版)》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识字、组词、造句等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让其布局谋篇进行写作。文章是他们对成长和世界的表达,学生在文章中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但一提起写作文,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件头疼的事,就像“无米之炊”,文章也出现离题的情况,不符合题目要求;内容简单,描述不具体;词不达意;语句不通;过多假话、空话、套话;选材狭窄,千篇一律;缺少想象等问题。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兴趣,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思考。
一、在学文活动中掌握写作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目的,并不在于灌输给学生许多语文知识,而在于教学生自己走完学习过程,培养他们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能力。”在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时,编者有意识地将结构、写法大致相同的文章归为一个单元,每组课文后的习作题目都与课文有密切关系。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讲述的是作者与书之间的故事,及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而这次习作也要求学生写自己读书的经历。例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写作模式,在模仿写法的同时,告诉学生模仿写法与抄袭的本质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创新,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叙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写出“真、活、实”的文章,这样,学生写作便有路可循、有方法可依。
在小学阶段一般要求学生掌握四种类型的写作:即人、事、物、景。如何发挥范文作用?以范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教给学生这四种类型文章相应的写作方法。
1. 写人类型文章的结构方式:外貌+事例。
2. 写事类型的文章结构方式:起因、经过、结果(抓住经过写具体)。
3. 写物类型文章的结构方式。
(1)动物:外形+生活习性
(2)植物:形状、颜色、味道
(3)状物:形状+作用(特点)
4. 写景类文章的结构方式:位置转移,游览路线。
这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思路,至于他们的写作过程如何,在于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习作有明确要求,习作要真实具体,写真情实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作文。为此,笔者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劳动、走进游戏。儿童习作也必须从生活实践入手,让儿童习作成为心灵对话的自然产物,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认知、发现、感受及想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写作前要在实践活动中留心观察,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并在实践中认识、体会。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时将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再现,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活动和让学生体验情境,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
农村学校的学生生活空间广阔,各种动植物触手可及。那么怎样使农村小学生写出渗透着浓郁乡村气息的文章,让他们的文章充满童真、童趣?如果他们能将所见、所闻、所想有条理地叙述下来,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无材料而怕写作文,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搜寻写作原材料。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四个“材”。
1. 定向观察,积淀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学生在平时观察大自然风光,为写作积淀一定素材,使他们在写作中运用时觉得“有东西可写”。
2. 组织活动,观察取材
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笔者就其性格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举办活动。比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瞎子捉人游戏、挖金子游戏、双人夹球游戏等活动。在拔河比赛中,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拔河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脸部表情及观众的神情,让其亲身体会,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写下来,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3. 走进生活,就地取材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但能让学生热爱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还能得到写文章的材料。写作文之前,布置学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先做后写,通过亲自做饭、炒菜、打蜂窝、收割稻子等,让学生在生活历练中得到写作素材。
4. 勤写日记,积累素材
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不限题材,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去记。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可以谈看书的体会,可以是一瞬即逝的事或印象特别深的人等。作文生活化,其实就是描写我们的生活,只有平时多练笔,积累好素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当写作文比较得心应手的时候,学生就喜欢写作文了。
三、在成功收获中,激发写作兴趣
要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写作的快乐,并逐步养成写作的习惯。小学生喜欢得到教师的夸奖和肯定,因此,我们必须抓好三点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 宣读范文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把写得比较优秀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宣读,哪怕只是写好一个新颖的开头、精彩的句段、特别有新意的材料,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而对写得不怎么好的文章,也应鼓励和指导学生。
2. 张贴展示
教师将优秀的文章誊抄好贴在学习园地上展示,供大家学习、借鉴,为还不怎么会写作文的同学作参考,并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
3. 推荐投稿
对于有创意的文章,帮助学生把这些文章向各报刊推荐投稿。笔者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这样的展示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写作方法,在生活实践中找到原材料,这样就有写作素材,领会到写作的窍门,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展示收获中得到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璘珺.浅谈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J].现代教学,2021(09).
[3]周超平.小学生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1(07).
[4]丛微微.小学生如何寻找作文素材[N].语言文字报,2019-08-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