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勺卜
摘要:要想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高度发展,首要条件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深度学习,能否做到深入学习,关系着老师课堂上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做到对深度学习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不断思考其方式方法,做到能够真正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从而更好的为学生讲授知识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183
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们学习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同时也是对一个人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让这种数学思维模式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应用,因此便需要深度学习的发生,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其思维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一、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
深度学习从字面上理解无非是包含两个方面:深度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数学教材有更深层次的探究,能够强化其数学思想。
深度学习的关键部分首先在于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因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只有教师做好带头作用,学生才能有所改变。
深度学习教师要做到能够保持学生学习持续走向深度,在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受到比如认为题目比较难,课堂开小差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保持深度学习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是,学生只有能够做到深入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二、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究
1.建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要同学们做到深度学习首先要使同学们不断的体验学习,在自己认知基础和思考思维方式之上不断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让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基础,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们进行深度学习,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回顾之前关于三角形种类的介绍,来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首先在新课开始的前提下一起温习有关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内容,并且可以让同学们回顾下其特点,同时向同学讲授什么是内角和内角和,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让同学们上来用量角器分别测量这几个三角形的内角是多少度,并计算其内角和是多少,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得出规律,最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且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和以自己为主体的知识点探索,在小学数学阶段上,非常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开发,也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
2. 在教学关键处引导学生
在教学关键处引导学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讲授知识的难点和易错点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模式的發展,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进行帮助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数学阶段的学习中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探索和深度思考,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长度单位的学习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的物体为道具,例如桌子,通同学们的直尺,铅笔,询问同学是否知道身边这些物体的长度为多少,是否知道长度单位有哪些,教师要善用一些道具带领大家对不同长度单位进行一个大概的判断,同时在学习长度单位转换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在长度单位换算时将不同单位搞混,对于这一节学习内容主要是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引导,许多小学生容易在课后习题过程中对单位长度不敏感,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思考方式,做到认真审题,细致观察身边数学实例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教师进行深度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深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思维模式发展的重要工作环节,这样教师才能够完成深度教学,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中进行数学的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数学科目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自然而然的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算数教学学习阶段,教师在讲授完运算的基本知识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有什么简便运算方式,而不是让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简便运算的方式方法,因为在被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只是熟练的牢记公式,遇到灵活多变的题型时可能意识不到简便算法的方式,只有让学生们主动去发现简便运算得方法,让他们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强化其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这样在以后的数学学习当中,学生们的大脑已经形成问题意识和思考方式,在以后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创建有效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创建特定的课堂情景,来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深度探索,很多数学教材上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与课堂情景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在课程准备之前,将讲授内容与生活中可以应用的数学实例相结合,创建一个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的课堂情景,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运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亲自测量和计算,比如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文具盒,量出其长、宽和高,根据体积公式进行运算,其次让同学们找一个身边的正方体,测量出其单位长度进行运算,并观察他们的不同之处。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将学生们带入数学课堂情景学习当中,让同学们作为情景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们适当的指导,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当中,共同完成学习内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阶段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究,主动构建数学框架。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聚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在深入探究中体验思维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7.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马云鹏.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