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娟
摘要: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已经不单单是教授相关语文知识,而是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这也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必须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118
引言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在教学时应放眼于教材之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善于捕捉教学中、教学后的传统文化元素,抓住时机做好渗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集体精神,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材中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岁月,已然取精去糟,而文化融合发展也成为现今主流发展趋势。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其教育的核心便是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品格。因此,将小学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提升自身知识理解能力。此外,传统文化教育较为重视善良与诚实等传统美德,将这种美德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已然成为现今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不仅能使我國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还能够优化当前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材中的课外知识,使教材能够发挥物尽其用的价值。由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时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讲解《夸父逐日》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其他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等,通过讲解神话故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传统文化的风俗习惯为学生详细讲解知识内容,如在学习《元日》一课时,该诗词讲解了新年里万物更新的热闹景象,教师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春节的习俗为学生讲解,使学生既能够学到课本知识,同时也能对传统节日有进一步的了解。这种方式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单一使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对语文学科进行深入理解,也使传统文化无法较好地渗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对现今课堂教学模式做出适当调整,及时创新教学手段。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所以其思维往往较为活跃,导致在课堂上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使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知识进行较好的融合。例如,教师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因泼水节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学生对其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少数民族衣着服饰的图片与视频,或班上若是有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邀请他的家人为其他同学讲解民族特色,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集中注意力,拓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达到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目标。
(三)以解说为过程,理解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而未挖掘其中的内涵,那么学生只会较为浅显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能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做准备。但教师要注意“解说”并不意味着“灌输”,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辅助学生完成学习的过程。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纸的发明》一课意在引领学生了解纸的发明经过,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发明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挖掘文化内涵,唤起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引领学生在情感激发之下高效地学习。首先,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此为背景,让学生在了解我国古代伟人的巨大贡献的基础之上,生发自豪感。其次,教师应该以纸的发明过程为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解说纸的发明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解说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配上一些视频,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设计答疑环节,让学生厘清纸的发明过程,进而让学生逐步理解传统文化。最后,教师可以拓展解说环节,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完成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解说,以此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以实践为平台,弘扬传统文化
实践活动可以挖掘民间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真正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到我国民间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将传统文化运用于语文课堂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成长指明方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身心特点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目的。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能力的双重发展,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小通.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1(22):49-50.
[2]常久慧.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南北桥,2021(2):142.
[3]苏廷芳.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青海教育,202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