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珍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充分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建立起独特的数学思维模式,进而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进而实现良好的知识内化,小学阶段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103
引言
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方面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及独立思考的品质,而小学数学不仅帮助初学者掌握数学基本理论概念,也能够打好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促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教学中获取基本知识。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和内涵
数学思维作为一种特有的思维,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从而形成自己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数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空间,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通过归纳、类比和推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并且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总结自己的经验。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一生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数学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数学习题训练,因为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每一道数学习题都包含许多数学知识,而这些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要让学生多做数学习题,使学生拥有对数学知识的敏感性,并能总结出规律。教师需要注意,强化数学训练不是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而是当学生在学完数学课程时,教师要布置与课堂知识相关的习题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本课数学重点的印象,使学生能够精通数学公式,并通过数学公式的变形来解决考试中遇到的数学难题。当教师讲完乘法口诀时,要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在课后也要给学生布置习题,使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和应用乘法口诀,从而掌握关于乘法的相关规律,并学会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存在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創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促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加减法”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每个数值都编写成故事,以故事的方式来导入课堂内容,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该贴合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设计教学内容,以此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使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实际活动对小学生进行计算训练。学校最近要组织召开秋季赛跑活动,教导主任为大家购买了很多的奖品,一等奖为书包一个,价值85元,二等奖为课外书一套价值50元,三等奖为学习文具一套,价值25元。每个奖项均只有一个名额,这些奖品的总价值是多少呢?校长一共给了教导主任200元的经费,需要找回多少钱呢?通过这一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对学生进行了解,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布置作业过程中要分层布置,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业布置倾向于夯实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牢固的学生,作业布置上就应倾向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及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的设置情境,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因材施教的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切实的实现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锦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0(02):42.
[2]刘敏.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6):94.
[3]许翔翔.浅析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19(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