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漫
摘要:针对童话新编故事的教学,大部分教师都是因为缺乏新课标情境化教学理念,进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素养的思维发展,忽略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关注,童话故事的编创失去了对原本的故事面貌,没有对生活化合理的想象与创新,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新编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童话新编教学的情境与任务发展,注重以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思维为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帮助国家弘扬传统的现代科技文化,制作科学的教学评价,尊重童话新编习作教学,提高童话新编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童话;语文素养;故事新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329
前言
在新课标的环境下落实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而发现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文章就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事新编为例,总结了童话新编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任务驱动,利用科学化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的素养。
一、童话新编教学的任务化、情境化
语文新课标注重的是教学的任务与情境,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进而在语文情境中运用真实的语言,突出其语言能力与品质。现在语文教材中选择的都是比较知名的童话故事,把故事中的动植物拟人化,让故事情节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只是选择的生活情境缺乏时代气息,与现实生活相差较远。
《龟兔赛跑》是小学语文教材故事新编中对故事的呈现,教材中更改了故事结局,把比赛过程进行了逆向写作,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进而利用逆推思想解决学生写作难题。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生活创设不同的场景练习写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思考:把比赛道路转变为一个公园的路段,比赛规则改为谁能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快速到达终点,或者可以直接把兔子与乌龟的比赛转变为各自自由组队比赛等。这样的设置更贴近现实学生的生活情境,便于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热情,便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降低逆向思考事情的难度,确保童话新编符合学生的心理与成长特点,减少天马行空的想象,及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思维逻辑能力与想象力。
二、落实思维的训练与提升
进行童话新编时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思维与表达的训练,深入通话阅读教学,进而挖掘新编故事中蕴藏的情感,给学生一种新鲜的体验与感受,保证学生在理性教育过程中国容物感性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保证对学生思维的升华。就以《龟兔赛跑》来说,故事的主题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行故事新编时,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新编的故事中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为什么它可以取胜?等等,以这样的故事新编,让人们了解故事是什么主旨或道理?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还可以确定新的主题。如果把赛道改变到公园还是乌龟赢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兔子经过上次的教训,这次拼命跑,还是没有跑过做着交通工具的乌龟。这样的新编故事就把原本懒散的乌龟转变为了知道变通、学会使用现有资源的聪明的乌龟,这样的故事主题保证与时代相结合与时俱进的精神,新编故事经过改变了比赛规则,故事主题也就变成了遵守交通规则,而新编故事把个人赛变成了团体赛,故事主题就转变为了团结合作。
三、关注现代科技文化的因素
故事新编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传承到文章里,保证故事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故事认识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是以《龟兔赛跑》为例,学生在进行故事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乌龟赢得比赛的原因以及兔子输掉比赛的因素是什么,给学生普及谦逊、优良的品质;语文教师在故事新编中可以引导学生吸取兔子失败的原因,不能过度骄傲自大,普及知错就改的精神,还能引导学生了解乌龟在二次比赛不听别人的劝告,没有精进自己的比赛方式,觉得自己坚持不懈就会再次胜利,最后却输掉了比赛的结果,强调了不听老人言的民谚道理。
四、优化童话新编教学
通过分析《坐井观天》这个新编故事,没有公布评价标准前,学生可以对故事的改变进行丰富的联想,很多学生基本都是在原本故事上进行续写。例如:青蛙随着小鸟逃出了井底,发现了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只是在文章的想象上缺乏与实际生活结合到一起,像有的学生写到:青蛙长出了翅膀飞出了井底。
教師解说了故事的评价标准后,学生写作更是精彩不已:青蛙受到了小鸟的刺激,想要逃出井底,还在劝说同在井底的其他伙伴,给其讲述自己在井外看到世界,突出了互帮互助的美德。青蛙自己无法凭借一己之力逃出井底,这时碰到了来捞月亮的猴子,青蛙把猴子带到了井外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突出表达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很多的学生认为青蛙即便接受了坐井观天的现实,也可以同时寻找逃离井底的办法,强调了接受事实也不能无所作为的寓意。青蛙奋力跳也逃不出井外,只能接受自己在井底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严悦.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5.
[2]殷定芳.借助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