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怡
[摘 要]文本解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教学选择的合理性,以及教学设计的目标性。文本解读是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作者文本表达的方式及思想情感能充分反映他的写作思维。基于写作思维的文本解读可以形成一种清晰而可行的操作策略,可以深化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从而厘清教学思路,这种基于写作思维的文本解读,主要包括四个纵向连接的思考方向:我会怎么写;作者写了什么;作者为何这样写;我该怎么写。
[关键词]文本解读;写作思维;四问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8-0087-03
写作思维是指在写作的立意、构思、表述、修改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思维形式。文本究其本质而言,也是个人经由不同的思维轨迹形成的一个个文学作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读文本就是解读作者的写作思维。当然,文本解读的过程不能等同于写作过程。文本解读面对的是一个个完成的作品,解读者是作品的阅读者,而非创造者。
利用写作思维尝试进行文本解读,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不同的思维形式。这种新型的解读策略包括四个纵向的写作思维层面,若用四个问题进行简单的表述,便是:我会怎么写?作者写了什么?作者为何这样写?我该怎么写?一般的文本解读,都是先阅读文本,并且思考“作者怎么写”,但是如果是基于写作思维的角度去解读文本,需要改变思路,需要摆脱已有的文本内容对“读题创作”产生的束缚。
面对一个命题作文,看到题目的一瞬间,就会无意识地调动头脑里的记忆,甚至是身体的记忆。这些记忆的再现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如何将各种零散的记忆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整合,就需要动用有意注意并自问:“我会怎么写?”接着,当看到这个命题作文的优秀范文时,常常会带着“作者写了什么”这样的困惑开始初次的阅读,此时的阅读还处于浅层次的水平,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往下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会慢慢将自己代入角色中,将自己想象成是作者,用不断走近作者,不断诘问的方式,尽可能地去探寻作者这般写作的秘密,也就是“作者为何这样写”,这篇优秀范文的精彩之处、动人之处通过反复研究,渐渐成为认知与感受的一部分,这个时候若再次围绕这个命题进行作文创作时,写出的作品与最初的那个作品将会是截然不同的,也就上升到了“我该怎么写”的高度,这便是解读一篇优秀范文的价值所在。而一篇篇教材中的文本从某一层面上来说,就是极为优秀的范文。
下表呈现的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的解读轨迹。(见表1)
从表格中,可以清楚地感知这四个问题间有着必然的纵向联系。
一、第一问——读“题”构文,奠定文本解读的冲突
拿到一篇课文后,将目光先仅仅聚焦到课文题目上。只看题,只读题,可以将这个题目看成是一道命题作文,并且在心里构建起相关的写作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提纲的形式简单呈现出来,这便是“我会怎么写”的具体阐释。这一问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步入有效解读文本的第一个台阶。当心里已经架构起了关于课文题目的一系列自我的写作思路,在之后的阅读中,便不再是茫然地、无所思地直接与文本对话,这可以说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前期准备。
那么如何快速地构思文章?可以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感受题目传达出的意境。如看到《鸟的天堂》这个题目,可以关注题目中的“鸟”“天堂”。题目中的主人公是“鸟”,要描述的是与它有关的“天堂”。仅仅从题目中,教师就能感受到此地的美好。接下去,一遍又一遍地读题,让内心的感受越来越丰满,在它即将呼之欲出的时候,理清自身写作的思维轨迹。
在这一问中,教师有了关于这一课文题目的写作构思,这便于在接下来的文本解读中形成一种“我——他”的对话与冲突。这种“我——他”的关系主要是指教师看到课文题目后所形成的自我的写作框架、写作思路与文本作者所采用的框架与思路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二、第二问——读“文”识文,初入文本解读的视域
这一问中的“作者写了什么”仅仅指向文本的内容,作为解读者只需关注作者围绕这一课文题目具体写了哪些内容。梳理内容的过程就是初步进入了文本解读的视域。如何梳理,是在解读文本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书上进行批注,然后再将类似的标题内容进行整合;当然也可以直接将几个有关联的段落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能使文本内容在解读的过程中像一串珍珠一样被有序地串联起来。
例如巴金先生的这篇《鸟的天堂》会写些什么?初读课文至第四自然段时,会发现这些简短的内容与鸟似乎毫无关系,用小标题概括,就是“饭后闲逛,泛舟河上”。再往下读,就出现了一棵茂密的榕树,若用小标题呈现可以是“枝繁叶茂的榕树”。随着作者的文字继续读下去,身为阅读者就会发现文章内容的奇妙之处:作者先写了傍晚时没有看到任何一只鸟,没有听到任何一声鸟鸣的“鸟的天堂”;随后又写了第二日清晨路过与昨日相同的大榕树时,领略到了群鸟纷飞的场面,听到了热闹非凡的鸟鸣声,若将关于鸟儿的这两部分整合起来,便可以是“鸟儿休息与活动的天堂”。
关于内容的把握,是实现文本深度解读的第二个台阶。当遇到一篇课文,用小标题或者其他有效的方法寻找“作者写了什么”的答案时,便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会读出略有差别的文本内容。但不管怎样,作为读者的教师此时已经走进了文本解读的视域,眼里已经有了他人的文字。
三、第三问——读“文”猜文,深入文本解读的核心
文本解读不能仅仅浮于文本的内容,要深入文本的核心。不管解读何种体裁的文章,都可以在“我会怎么写”“作者写了什么”的自问后,提出更深層次的问题,那就是“作者为何这样写”。当然,作为读者不可能完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不可能完全精准地感受作者藏在文中的情感,所以这时候的“猜文”就成了连接心中疑惑与打开文本解读的一座重要桥梁。
(一)为何写这些内容
在进行“作者为何这样写”的关键性一问时,可以把它细分成几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就可以考虑内容的层面:“为何写这些内容?”
就拿《鸟的天堂》的1-4自然段来说。在解读的时候就可以自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几个段落的内容?这些内容似乎与鸟的天堂没有多大关联!”通过反复地朗读,可以发现在读这几个句子的时候,内心是平静的、闲适的,有着一种淡淡的幸福感。结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当时的中国处于动荡的年代,作者的内心有着时代赋予他的压力和痛苦。至此,可能就会意识到作者可能是想用晚饭后,一群伙伴出行的一系列寻常事,表达自己内心难得的舒适和平静,为全文奠定一种柔和的基调。
可以说,每一个写作内容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突显课题所要传达的意境或感受,因此在解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与其联系起来,在不断地追问中,实现文本解读的深入。
(二)为何用这样的语言
任何一种文章,哪怕是说明文,也是想要表达一定的创作意图:如果是科普类的说明文,作者可能想向读者普及一些科学知识,并且激发读者对科学的热爱;如果是生动类的说明文,作者不仅想要普及知识,更想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爱。因此可以说,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文章的語言是解读的一个重点。
《鸟的天堂》这篇文章在第8自然段中用到了“堆、照耀、颤动”等字词表现榕树叶子的稠密、翠绿和蕴含的无限生机,让人感受到散文语言的魅力。当然纵观整篇文章的语言似乎都带有一种音乐美,让人的心情莫名地愉悦。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与作者想要传达的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与热爱,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在文本解读中,对于语言特色的把握,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他们为读者描绘的事物和营造的场景。
(三)为何采用这样的结构
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架子散了,便会让人难以琢磨。在文本解读的时候,绝不能忘记对文章结构的梳理。任何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结构。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结构便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饭后,一路前往划船地点的短场景;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由于是傍晚,没有鸟儿吸引作者的注意,作者便细细观察了榕树,感受了榕树的生命力;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由于是早晨,鸟儿们都活跃了起来,因而看到了不计其数的鸟儿,感受到了鸟儿与树的和谐共生,鸟儿与人的亲密关系,鸟儿所象征的生命力。
这样的结构会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文章的内容不显突兀,情感也是自然流淌的。不同的结构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就要去探寻其中的秘密,去思考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四、第四问——读“文”思文,追寻文本解读的外延
读文,解文,学文的最终目标是会写文。深入解读一篇课文的内容、语言、结构后,一定会感觉到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情感,看到作者折射在其中的影子。这时候的“思文”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思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读文本后,合上书,心里留下了什么?二是再回看初读课文题目后列下的写作提纲,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解读了《鸟的天堂》这一文本后,作为教师,内心留下的是什么?是描述美好的事物时,先用看似漫不经心的几个简短的段落为全文奠定一种轻松又柔和的基调?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美感,把自己的情感融在文字中?
当回到思维轨迹的第一问,不妨自问:还会写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文本结构吗?打算用怎样的语言去串联起整篇文章?
对文本的解读不应仅仅局限于了解文本,走近作者,更应该在解读的基础上,寻找它的外延,受到作者的影响,自身在写作上获得了多元的成长。
基于写作思维的文本解读,会让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不仅是在和作者对话,也是在与自己对话,在不同的对话中,实现文本解读的深刻性。借助“四问法”,能为小学高年级的青年语文教师提供一种清晰明了,便于模仿与实际操作的文本解读策略。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