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川崎病急性期的ACA、MMP-9、BNP、D-D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1-11-12 01:21魏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9期
关键词:川崎急性期冠脉

魏亮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亦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血管炎综合征[1]。近年来,川崎病患病明显增多,且在身体耐受性、身体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等影响下导致不同患儿在同一时间内症状表现各不相同,由此增加了早期诊断难度[2]。若于急性期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累及冠脉,是造成儿童罹患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3]。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川崎病的病因,但有学者发现,在川崎病发生、发展中ACA、MMP-9、BNP、D-D 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与早期诊断冠脉扩张的客观生化指标。本文旨在探究急性期川崎病患儿中ACA、MMP-9、BNP、D-D 水平,旨在为川崎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本院收治的50 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4];②病程≤10 d;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④患儿及其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②血液系统疾病;③严重感染;④近期使用抗凝药、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药物;⑤肿瘤疾病;⑥遗传代谢性疾病;⑦其他重要脏器原发性疾病;⑧慢性病史;⑨抽血困难,不愿配合。其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最小11 个月,最大5 岁,平均年龄(2.39±0.87)岁。使用心脏超声检查,根据患儿有无冠脉损伤情况分为冠脉扩张组(13 例,男6 例、女7 例)和冠脉无扩张组(37 例,男23 例、女14 例)。同期选择于本院行健康体检儿童50 例作为参照组,无血液系统及心血管疾病,近期未行药物治疗;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最小1 岁,最大6 岁,平均年龄(2.26±1.25)岁。研究组和参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研究组急性期(入院24 h 内)、治疗后5 d、亚急性期(2~4 周)、恢复期(病后4 周)以及参照组健康体检时,均于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血液标本置含0.1 体积0.109 mol/L 枸橼酸钠抗凝液的试管中,4℃环境下,按3000 r/min 标准,离心分离10 min,将血浆分离出,留上清液,低温贮存,备用。

1.2.2 检测方法 使用ELISA 检测ACA、MMP-9 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BNP 水平,乳胶凝胶法检测D-D水平。ACA、MMP-9、BNP、D-D 检测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要求执行。除此之外,根据研究组病症表现予以相应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ACA、MMP-9、BNP、D-D 水平;对比冠脉扩张组与冠脉无扩张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ACA、MMP-9、BNP、D-D 水平;分析川崎病患儿ACA、MMP-9、BNP、D-D 水平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ACA、MMP-9、BNP、D-D 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儿不同时期ACA、MMP-9、BNP、D-D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急性期、治疗后5 d、亚急性期、恢复期ACA、MMP-9、BNP、D-D 水平逐渐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ACA、MMP-9、BNP、D-D 水平比较()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ACA、MMP-9、BNP、D-D 水平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冠脉扩张组与冠脉无扩张组患儿ACA、MMP-9、BNP、D-D 水平比较 冠脉扩张组患儿急性期ACA、MMP-9、BNP、D-D 水平高于冠脉无扩张组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扩张组恢复期MMP-9 水平与冠脉无扩张组恢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扩张组恢复期ACA、BNP、D-D水平高于冠脉无扩张组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冠脉扩张组与冠脉无扩张组患儿ACA、MMP-9、BNP、D-D 水平比较()

表2 冠脉扩张组与冠脉无扩张组患儿ACA、MMP-9、BNP、D-D 水平比较()

注:与冠脉无扩张组比较,aP<0.05

2.3 川崎病患儿ACA、MMP-9、BNP、D-D 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川崎病患儿ACA 与MMP-9、BNP、D-D均呈正相关(r=0.568、0.469、0.221,P<0.05);MMP-9与BNP、D-D 均呈正相关(r=0.354、0.269,P<0.05);BNP 与D-D 呈正相关(r=0.266,P<0.05)。

3 讨论

川崎病是一种继发性、全身性的免疫性血管炎症,其病因尚未明确,考虑与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5]。该病主要症状是发热、皮肤出疹、黏膜充血等,随着病情发展极易发生心血管、神经、消化等系统病变,威胁患儿生存质量[6]。虽然自首例川崎病患儿被发现已有50 年之久,但临床仍是根据患儿病症表现进行判断、鉴别。作为川崎病严重并发症,冠脉损伤在川崎病患儿未行静注丙种球蛋白前,其患病率以达到20%~25%[7]。所以,尽早找出早期诊断和预测冠脉扩张损伤发生、发展的指标具有时效性。

ACA 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相关抗体,可直接针对负电荷磷脂,ACA 与血栓形成疾病息息相关。并且在川崎病发生早期(1~2 周),患儿血清内ACA 水平可达顶峰。本研究对患儿血清ACA 水平采取ELISA 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不同时期ACA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川崎病患儿血清ACA 水平明显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冠脉扩张组ACA 水平高于冠脉无扩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是ACA 在川崎病生理病理中,尤其是冠脉损伤病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但ACA特异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MMP-9 属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是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并在组织重建、细胞外基质降解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MMP-9 还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有学者[8]表示,川崎病急性期患儿MMP-9 水平明显升高,尤其冠脉扩张的川崎病患儿。本研究中,对MMP-9 水平采取ELISA 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不同时期MMP-9 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冠脉扩张组急性期MMP-9水平明显高于冠脉无扩张组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MP-9 与川崎病存在密切关系,并且在冠脉损害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所以,对川崎病患儿的MMP-9 水平进行检测,是一种早期预测冠脉损伤发生的有效方式。

BNP 是一种心脏内分泌激素,半衰期较长,且在血清中存在较高的稳定性。有学者[9]表示,BNP 可能是冠脉损害和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指标。本研究中,研究组不同时期BNP 水平高于参照组,且冠脉扩张组高于冠脉无扩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BNP 可能是一个特异性指标,能够用来对川崎病冠脉损害进行早期诊断[10]。

D-D 是一种重要的分子标志,一种能够用于反映继发性纤溶增强效果的理想分子标志物[11]。所以,若伴有血管纤维溶解活动或活化血栓形成,均可造成D-D 水平明显增高。因此,可将D-D 水平视为评价川崎病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本研究中,研究组不同时期D-D 水平高于参照组,且冠脉扩张组高于冠脉无扩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存在冠脉损害的川崎病患儿因为自身机体存在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所以较容易出现凝血-抗凝血-纤溶功能障碍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12]。因此,可将D-D 水平视为评价川崎病冠脉损害预警和评估预后的敏感指标[13]。此外,本研究还显示,川崎病患儿ACA 与MMP-9、BNP、D-D 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这表示ACA、MMP-9、BNP、D-D 在川崎病发生、发展及冠脉病变过程中起到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

综上所述,ACA、MMP-9、BNP、D-D 在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联合检测可能对疾病早期诊断和预警冠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川崎急性期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