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版)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胡文仲指出,外语专业应“突出英文教育作为人文类学科的本质,培养人文通识型英语人才”。培养通识能力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核心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拓宽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使学生在情感和意志力方面健康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具备了通识能力才能帮助外语专业毕业生更快地掌握新领域的知识,调动潜在学习能力,用外语从事各领域工作。
英美等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四方面内容,除语言基本功、学习能力两方面以外,要求较高的是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以及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何其莘教授注意到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外语专业技能与新的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融汇贯通,成为具备多项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新媒体环境下,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突破局限,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更好地得到尊重。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创新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外语专业人才仅具有外语能力是不够的,通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
外语专业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较为薄弱,这使得突出外语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变得更为迫切。提高外语专业人才通识能力及创新能力首先要考虑外语学习及外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外语学习的初期是通过大量的模仿和重复强化记忆,获得英语知识技能。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很少主动思考。在大学阶段,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形式仍以大量的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训练为主,学习方式具有重复性和记忆性的特点,文科生思维减少了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思维形式往往具有单一性,长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习惯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而言,外语本身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工具。对他们而言,外语学习并不是获得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仅仅是语言知识本身的学习,因此,学习内容不涉及用外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外,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常年不变,内容陈旧,与当今社会热点脱节,学生无法将书本上的学习内容联系当前社会实际,缺乏有效的社会话题讨论,学生不具备用外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外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以获得英语知识及语言技能为主,外语专业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获取信息、拓展视野,知识面相对狭窄。外语专业学生接触的通识课程种类较少,只在其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英美文化课程,实际上,通识能力的核心是人文素养的养成,它需要文学、历史、哲学多方面的支撑。英美文学课程作为外语专业核心课程是提高文学鉴赏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不善于学习批判性思维,无法以批判的眼光去评价文学作品。除了西方文学文化以外,中国文化也是通识能力的重要内容,而在外语专业中,只将中国文化作为选修课,占用很少的学时。为了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通识能力,在专业八级考试中,加入了人文素养测试,但是占比例很小,学生也都是在测试前专门突击,很少会花很长时间阅读人文类书籍。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多元和灵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是杂乱无章的。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整合起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知识加以吸收利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地获取广博的知识,并且能用这些知识创新地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课程设置应更加精细,教师也应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创新。
按照文秋芳的理解,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外语专业而言,创新并非一定是发明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质疑,善于思考,都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新媒体的交互性和智能性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综合众多学者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本研究界定的新媒体指通过数字化传播,具有高度互动性和非线性特点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如今手机上丰富的学习软件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工具选择。笔者曾在课堂上进行过这样的实验,利用手机软件“百词斩”学习雅思词汇。教师指定需要学习的词汇范围,学生利用软件自主学习,上课时以口头形式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对于在大屏幕上展示的规定记忆词汇,学生几乎能够全部只记。这种手机新媒体在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以往传统词汇记忆不可比拟的优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突破了学习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所有的词汇记忆方法在软件上得到综合利用,声音,视频,图片,图形,例句,词汇联想,卡片测试,意义测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优势智能被充分激发,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看图片实现了用单词来描述场景的功能,在学习过程中用单词解决了实际问题,实现了学而为“用”的价值,这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通识能力的提高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各领域的博雅教育。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不是局限于英语技能的提高。哈佛大学通识课程分为七大类,参考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五个领域,即数学、社会科学(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学、管理学)、历史文化、哲学心理、语言文学艺术。通识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深化对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形成对时事的科学判断。结合外语专业,通识课程应满足于人文素质养成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识课程可侧重历史文化类及哲学心理类。通识类选修课程不仅包括英美历史文化类,还应加入中国文化类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外语教学理论为依据。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的人文类选修课应与专业课程互相补充,与公共人文选修课有所区别。通识课程注重“质”而不是重“量”。通识课程不能泛泛展开,在内容上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使学生集中精力阅读经典原著,从而达到提高通识能力的目的。人文类通识课程培养了高尚的情操,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教师要重视对课程的开发,将英语技能、通识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机结合,避免课程重复。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笔者所在学校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去美国罗格斯大学进修后,参考其课程设置,开设了“热点与见解”(Issues and Opinion)课程。在师生共同关注的新闻网站或手机应用中,如美国CNN或英国BBC,选取本周最有价值的新闻热点作为学习材料。学生就本则材料相关主题,例如欧洲难民问题,展开思考、发表见解、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不断提出开放式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与国外时事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以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开拓了视野,实现贯通式的学习,而不是孤立的学习。学生将语言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提升了英语技能,而且培养了创新能力。
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慕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线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途径。外语专业学生需要补充的文史哲知识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也并非一定要通过课上教师讲授,教师的责任是挑选优质的资源,让学生通过丰富的人文类课程学习,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了增加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在线通识类课程可以作为课程的有益补充,并进行考核和测试,用外部制约机制促使学生增加通识课程学习,通过正向激励逐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是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依靠专业技能与较高的人文素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大学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学生学习了多少课程,而是看这些知识是否能够帮助建立健全知识体系,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外语教育也是如此。帮助学生塑造心灵家园与文化灵魂,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外语教育尤其要培养具有通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