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大学英语慕课设计与运用

2021-11-11 01:06唐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慕课实践

摘要:在大学英语课时压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慕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师生课上课下互动,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目的性更为明确的指导?慕课+微信公众号平台可成为有效手段。一方面,慕课因平台容量有限,在单次课程页面内,除了授课视频、PPT、音频及测验内容外,很难融入其他元素;另一方面,慕课因权限设置,多半只有指定学生能修习到,很难真正做到人人可及。与此相对,微信公众号平台虽然提供了无限存储空间,但无法对特定用户使用数据进行有效监控。故,将微信公众号平台与慕课平台进行融合,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无限资源,结合慕课平台学习记录方式,能在给学生提供高效学习資源的同时,有效监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慕课;实践

随着2020年线上授课的广泛普及,慕课渐渐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有效手段。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订阅号”是面向成人个人的免费性平台,为订阅用户提供免费信息。二者都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慕课有容量局限。以某校为例,每个教师的学习通云盘空间是5G,若内容超过此容量,则无法上传,也就无法在具体慕课中使用。5G空间看着很大,但如果放电影等多媒体文件,且常年使用的话,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另外,如果在一次课程页面中同时放入音频、视频、课件等多种元素,会让慕课内容显得很混乱,难以突出重点,降低学生的学习意愿。与此相反,虽然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容量的限制,但它对订阅用户没有浏览内容等的数据性监控,也就无法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追踪。于是,如何解决慕课平台的资源存储瓶颈、让每次慕课内容、任务一目了然,同时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背景下,有限的慕课与无限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相结合不失为一有效手段。

慕课之“痒”

慕课虽是整合、发布网络课程的有效方式,但在目前来看,要想把慕课真正普及到每一门课程还有一定难度。一方面,慕课制作技巧并不在教师电子化、信息化技能范畴之内。多年来,教师用微软Power Point制作的PPT在课堂上就能完美实现这一功能,很少将自己所用的学习资源网络化、电子化后再使用的。另一方面,现在虽已是信息化时代,但出于版权考虑,部分优秀信息网络化、大众化、免费化变得很困难。很多老师出于各种考虑出镜意愿不高,不希望自己的课程过度大众化。还有教师偏向于传统实体课堂,不希望自己的讲课内容公开化。除此之外,慕课还有以下之“痒”:

一、无限的电子学习资源和有限的慕课空间的矛盾。如何给学生提供永久免费、时时、处处可及的电子资源,让学习者从资源获取的途径上实现教育平等,在目前看来仍有一定挑战性。部分教材因投入使用时间不长,电子资源积累有限。如《新起点大学英语》系列教程,因版权保护等,在网络上除了外教社官网及其提供的app外,其他再难找到与该课本配套的音视频材料。相关课件、辅助材料也只有任课教师通过外教社官网才能下载。若学生没有安装相应app的设备,如手机、电脑等,那他们很难获得这些资料。还有学生虽然购买了正版书籍,但因为他们没有听音的意识与习惯,故他们不会主动下载相关内容去练习,导致正版资源事实性闲置。另外,慕课空间但很难用来整合网络上的无限资源。以使用多年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网络上的相关视频、音频、图文等容量上以超越慕课平台提供给教师的使用空间。再者,网络资源具有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以备课为例,教师通过浏览不同网页,收集课上需要的材料,而后加工成PPT,方便课上使用。但在此过程中,收集到的内容多是一次性的,使用完就完了,难以进行分类、整合、保存。日后若再有此需要,还要再次重复查找。对学生而言,在需要相关资料的时候同样是在网上进行海选性的收集,在其中拣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后,将以收集的内容仅作单次性使用后便抛之脑后,很难形成系统化积累。综合上述,慕课虽能整合一定资源,但很难成为电子资源建构的主要阵地。

二、标准化慕课之作门槛较高的尴尬。网上很多制作精良的慕课出自专业团队之手。比如一节十分钟的录像课程,需要脚本设计团队、化妆团队,服装团队、道具团队、摄影团队等多方协作而成,后期要加入同步字幕,有需要编辑组等各方努力,甚至还有背景音乐与美工的加入。一学期的课程不知道要包括多少个这样分节性的慕课视频。这些远不是一位老师凭借自己的能力以零成本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支持。如果有研究项目支撑,且通过与项目组成员合作完成一门课程还比较容易,如果既无项目支撑,又无团队合作,由一己之力完成一门专业话慕课难度很大。

慕课之“能”

慕课系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监控和记录。以学习通为例,教师在后台能准确查到某一学生的登录次数、学习时长、作业提交和分数等内容。该系统也能自动生成学生某一阶段的分享表现或者整体表现分数。以课堂演讲为例,因为课时有限,只有部分同学能在有限的十到二十分钟站到讲台上发言给大家听,更多同学只能做观众在台下旁听。但通过慕课的作业系统,每个学生都可以把完成了的演讲音频上传到学习通相应的任务处,教师可以对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通过评价和打分进行反馈。学习通的聊天系统还能让师生随时交流。如,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学习通系统进行提问,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应。另外,慕课让学生完成作业在时间上更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完成相应的任务。但在微信公众号系统中,无法找到谁看了什么内容,更不能对某一话题进行开放性的评价与互动,更不能布置作业,打分反馈等。

融合之“效”

课程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课程本身围绕的也是学生。在没有巨额人力财力的前提下,通过慕课平台,制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好的慕课。比如,以本人制作的慕课《大学英语IIA》为例,课上所用的授课视频部分来自集美大学制作的《新视野大学英语II》。但该课程中用到的电子资源多来自多年收集、整理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小艾文轩”中的各类资料,包括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文化背景、思政素材等。不同资源以超链接方式出现在课程页面中,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通过整合,笔者免去了录制慕课的高额花费,还能很快将慕课建好。同时,公众号平台的免费性和可及性保证了所有选课学生能时时、处处免费获得学习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在慕课系统有详细记录,完成的任务保存在系统中,可随时批阅、反馈、调用。每次课程不但有授课视频,更有相关电子资料,学生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也能顺利使用。使用电脑的学生能一次开多个窗口,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学习。

综合上述,微信公众号加慕课平台能有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构课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海量的资源也会成为学习动力不足同学的学习负担。要如何平衡爱学习同学的热情和不学习同学的抵触也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本项目为宁夏师范学院本科教学项目(专业、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项目)“微信公众号+慕课的英语教学研究”的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唐煜,汉族,女,1981.6,四川重庆人,讲师,硕士,英美文学,外语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慕课实践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