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桦
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渗入声乐教学当中,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视野的进一步提升,还能够促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与发展。本文针对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传统音乐文化与声乐教学的融合,推进声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优化,促进新美育的落实。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声乐教学;渗透路径
近年来,受到西方文化、流行文化等的侵袭,年轻一代的人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少,尤其是音乐方面,年轻人大多爱听流行、摇滚、通俗、民谣等类型的音乐,而对于传统的戏曲、民族音乐等难以产生兴趣,导致很多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都在面临着失传危机,需要声乐教师将这一现状重视起来,推进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实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引入戏曲文化,深化曲艺传承
戏曲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其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千年发展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将戏曲融入声乐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使其对传统戏曲文化产生听、唱兴趣,这对我国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声乐教材中也含有一些传统戏曲的内容,但多是一些平面的文字和图片展示,对学生理解京剧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此,我首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关于京剧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通过形象地展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加以相应解析,让学生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带领学生欣赏了歌曲《唱脸谱》,在播放歌曲的时候,我还利用多媒体,一边播放歌曲,一边跟着歌词将每一张“脸谱”都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使学生了解传统京剧的化妆形式,让学生对“京剧脸谱”产生探索兴趣,进而对“京剧”产生深入了解的动力。随后,我依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媒体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并学唱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一选段,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京剧“唱念做打”表演形式的了解,有利于传统曲艺文化传承与发扬。
二、引入民族乐器,培养审美情趣
乐器教学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民族乐器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部分,应该被融入声乐课堂当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音乐审美,让其明白除了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外,我国也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并且也极具音乐的审美价值。
例如,我在声乐课堂将“笛子”和“萧”这两种乐器引入其中,这两种乐器都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吹奏型乐器,很多学生在影视剧中也常会看到这两种乐器,但同时,由于这两种乐器从外表看相似度较高,很多学生也会将二者搞混。对此,我就针对二者的区别做了详解。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影视剧中的笛子和萧演奏的片段,并让学生说出视频中哪些是笛子吹奏,哪些又是萧的吹奏。在学生的讨论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两种乐器都是以“笛子是横着吹,萧是竖着吹的”来辨别,而对于两种乐器吹奏的声音有何不同完全沒有概念。对此,我便针对这两种乐器的构造、音色等进行详细的分辨解释,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两种乐器内部的构造解剖图,使学生明白,除了“横着吹”和“竖着吹”的区别外,笛子和萧之间还有很多的分别,如笛子是需要笛膜才可以吹奏的,而萧的结构则不需要膜,可以直接吹奏。随后,我还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了笛子独奏曲《姑苏行》和萧独奏曲《望月》,使学生充分体会二者音质的区别,感受笛子的清脆悦耳以及萧的低沉浑厚。通过这样的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民族乐器的认识,促进学生音乐鉴赏水平提高。
三、引入地方民歌,弘扬地域文化
我国地大物博,而不同的区域流传着不同的经典民歌,这些歌曲在演唱方式、表演风格以及表达内容上有着鲜明的差异,是最能体现地域传统音乐文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技巧,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感受不同地域下的文化特色,进而在感受经典民歌音乐性的同时,领悟地域文化带来的差异感与碰撞感,进而建立更全面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理解力。
比如,我在声乐课堂就充分利用了经典民歌的MV,同时搭配其相应地域风景的穿插剪辑,为学生创设一个更直观展现区域环境与文化背景的情境。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坡》这首歌曲时,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代表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信天游音乐文化,因此我在创设情境时,将纪录片中的现实风景,搭配MV中的黄土高原景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情境,同时播放这首歌曲,可以给学生一种更加直观的体验感,仿佛自身已经置身于黄土高原之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黄沙,进而在学习演唱时更贴近其地域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声乐教师必须要将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重视起来,利用传统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音乐认知和音乐审美,同时在音乐教学中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扬,推进声乐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颖.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分析[J].才智,2020(27):19-20.
[2]徐婷.浅谈传统音乐的中职传承与创新[J].艺术家,2020(09):180.
[3]付菠益.中国传统音乐中民歌分类问题的比较研究[J].艺术评鉴,20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