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颖
摘要: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以此才能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并提升自身的作文写作水平。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问题教学法能够切实有效的达到教学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问题教学法能够将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注入活力,让初中通过自身的思维来进行阅读,切实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问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以一种提问的方式来发挥教学作用,通过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来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形成自身的看法,在一个班级中通过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更好的分析问题。问题教学法遵循了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及时的转变身份,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自主学习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初中生巩固自身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水平。
一、搭建语文教学情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实际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兴趣对于语文阅读的关键性,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点来作为教学基础,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极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将初中生的精神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以此来保障初中生的阅读学习质量。我们知道,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初中生有相当的自我意识,对一些有所探索兴趣的事物能够深入分析,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就可以基于教学内容来搭建语文教学情景,在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语文阅读学习中找到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同学们,当主人公进入桃花源后,他都看到了什么?”以及“桃花源你认为是一处什么地方?”等相关问题内容,在学生阅读完《桃花源记》后能够对课文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将自己带入主人公的视角来观察这篇课文。但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问题的形式,而是要将重点放在是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上,这对于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引导逐层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深入阅读
在进行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将问题全盘托出,而是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一层层的增加提出问题的难度性,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学习过渡期,防止出现问题集中的现象,而且问题的难度性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很容易让学生抗拒分析问题。此外,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应该适当的留给学生一定时间的自我思考分析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内理顺思路,对文章进行深入性的思考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的思考能够充分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在教学朱自清著作的《背影》一文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大致了解,利用整篇通读的形式来对文章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与认知,然后教师针对文章的细节处进行问题创设,例如问题可以创设成:“你认为哪一处写得最生动?”或者“作者在当时能够理解父亲的行为吗?”等等,通过这种问题来让学生集中自身的思想注意力,对文章进行分析,并将自己的看法阐述出来,高质量完成初中阅读教学。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群策群力探索问题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的方式对文章进行阅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初中生了解其他同学对同一篇课文所產生的不同理解,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换自身的想法,利用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初中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
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需要掌握学生目前的学习进度,将学生按小组的方式进行划分,针对学生展开提问:“鲁迅先生为什么会通过写着一篇文章来回忆儿时呢?”。通过这种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讨论,同时选出一名学生集合小组内成员的一致观点来进行表述,教师对观点进行评价来达到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性与交流性,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是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的优化教学思维,与时俱进的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将问题教学法巧妙地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提升初中阅读教学质量。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设定相应的问题情境,或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阅读问题,让学生的阅读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安宗瑞.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1(0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