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卉 张易文 韦香惠
【内容提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性学术议题,但外国学者的关注程度相对不高,中国学者论文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中国主流新闻媒体是中外学者共同的、主要的信息来源,但二者论文的研究视角、议题偏好、理论基础、研究路数均有所不同,秉持的立场和态度也有较大差别,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同解释。中国学者的论文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增进海外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了解,但仍有缺憾。为改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状况,我们应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在地实践,反驳歪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言论,还应与海外学者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学术界 海外传播 跨文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倡议后,我国学者展开热议。在他们发表的中文学术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几篇讨论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本质、基本内涵和中国特色”①“深层思想根据”②“价值意涵”。③这说明在中国学者心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只是外交说辞,而是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和重要价值的思想或理论。本文亦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重要思想,并认为应该将其传播至海外。
英文学术期刊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场域,在英语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是向海外学界推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途径。从本文搜集到的样本来看,中国学者正积极开展这项工作,同时也有一些外国学者参与讨论。与其将中外学者分别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者与受众,不如将他们都视为该理念的解释者,其论文都被载于国际学术界经常阅读的英文期刊之上,故都有可能影响国际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在中外学者提供的各种解释的竞争与互动中得以传播——这意味着应该把两类论文结合起来考察。
从笔者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国学者的英文论文几乎未被国内学界论及,外国学者的成果也未获得充分关注。确有一些国内学者论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但引述文献要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缺乏紧密关联,要么只是政治评论而不是学术文章。而且,他们大都只是通过选取外国学者的观点来展现海外学术界的反应或海外舆情,未对研究成果做充分的学理分析。④
笔者使用WOS等数据库寻找样本,得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论文75篇(所谓“密切相关”,是指文章在标题、摘要、关键词这三项的任何一项中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且论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文不少于两段)。其中有中国学者论文59篇,外国学者论文16篇。按“谷歌学术”数据计算并尽量排除自引,外国学者论文共被引504次,中国学者论文被引149次。
本文将通过对这些论文的计量分析和学理分析展现国际学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整体状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界的传播图景,并将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中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认识是什么?(2)他们使用何种理论、概念、视角来建构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并提供了怎样的解释?(3)中外学者的互动情况如何?
一、知识计量分析
(一)研究视角
从中国研究者的所属单位来看,有政治学、哲学背景的研究者数量较多,但也有不少来自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以及少量有医学、环境科学背景的研究者。多学科背景带来了多种研究视角,中国研究者从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展开讨论。
与中国学者相比,外国学者的学科背景较为单一,主要是国际关系学,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具有其他学科背景。与此相适应的是,大部分外国学者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与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密切相关的政治性议题,从政治角度切入,以国际关系、外交学视角展开探讨。
(二)研究议题
本文选取的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的论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应是其主要议题,但一篇论文可能有多个议题。这些论文较为关注的议题还有哪些?中国学者论文与外国学者论文的议题有无差别?研究发现,中外学者论文在论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大都会论及“一带一路”。这并不令人意外,推进“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不过,除这两个共同议题以外,中外学者论文的其他议题差别较大。中国学者关注全球或区域治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系、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国学者则关注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以及中国的实力。
(三)文献引用
笔者对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了人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表的讲话以及与中国外交政策、“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报道。为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国学者还大量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为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中国学者多次引用儒家经典。论文对当代学者著述的引用比较分散,被引频次最高的是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关于国际合作的著述,其次是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秦亞青的著述。总之,中国学者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支撑,并借鉴了当代中外学者的学说。
外国学者引用得最多的也是中国主流媒体刊登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言论以及讲述中国外交政策、“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仅被一位俄国学者提及一次,但孔子、孟子的经典著作以及相关当代著作被数位外国学者援引,用以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5位外国学者引用阎学通的论文《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用于说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海外学者以英美国际关系学者的著述为主要的理论来源,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是约翰·伊肯伯里(John Ikenberry)、约瑟夫·奈(Joseph Nye)、伊恩·克拉克(Ian Clark)等英美国际关系学者以及政治语言学家保罗·切尔顿(Paul Chilton)等人的著述。
二、研究述评
中国学者发表的五十余篇英文论文的研究取向与国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取向大致相同,并重申了国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论文可分为三类:一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渊源的阐释。其中一篇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学说以及儒家的大同思想有紧密联系。⑤二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本内涵的分析。其中一篇是已故学者曾令良对“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概念解析。⑥此文观点清晰、分析透彻,被引次数颇多。三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与作用的多角度论证。例如,有学者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法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⑦也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实现全球治理的现代化。⑧
中国学者的英文论文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增进海外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了解,是值得肯定的成就,但仍有缺憾。例如,研究成果以宏观抽象的阐释说明为主,缺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实践的考察;绝大部分的论文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法,或者说采用的是传统的思辨论证法;有少数学者以程式化语言和宣教口吻写作,且英文生硬难懂。
外国学者论文呈现出与中国学者论文不一样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外国学者大都站在本国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中国倡议抱持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例如新加坡学者觉得与中国共建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发展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但担心会因此受到政治干涉。⑨加拿大学者则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中国与西方争夺霸权的举措,并批评中国的政治制度,还寄希望于美国,希望美国压制中国。⑩我国媒体、学者已用多种语言和多种渠道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联,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外国学者不可能不知,但避之不谈。这种有选择性的无视,归根结底是由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导致的。
外国学者的研究也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或可被称为战略研究。此类论文大都以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现实主义理论把无政府状态下的权力斗争视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将国家开展行动的原因归结为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受该理论的影响,此类论文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中国的外交战略,并将中国推行这一战略的目的认定为攫取利益和争夺霸权,继而分析中国的具体目标、采取的措施以及成功的可能性。11这是这些外国学者论文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常见路数,12甚至可以说,还是诸多外国学者、政治分析专家和海外新闻媒体分析中国外交动向的一贯路数。西方现实主义以及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都明确以个体理性为基本假定”,13即以作为个体的主权国家及其自身利益作为思维起点,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世界上的国家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根本性不同。以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指导,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的海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大都会得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旨不符乃至相悖的结论。
第二类是观念研究。此类文章大都遵循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关系不只是由权力、经济实力等硬实力决定的,还是由观念(idea)、规范、文化等非实在的、软性的力量建构出来的。政治言论蕴涵政治观念,所以此类文章大都会分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政治言论。14其中一篇文章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并指出,出于國内和国际政治的双重需要,中国开始提出“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和国际治理观念,试图通过传播这些观念和推出相应措施重塑周边秩序乃至国际秩序。15
一位英国学者近来指出,不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实在的外交策略,而应将其视为具有多种政治功能的“口号”。16此类著述与观念研究著述一样,把国际政治、中国外交和中国国内政治联系起来讨论,且未拘泥于对权力和利益争斗的探讨,显得较为“温和”,但两者都不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无论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观念”还是“口号”,其实都将其降格为某种政治工具,降低甚至消解了其理论价值。
第三类是理念研究,即主要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concept)的论文。一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模糊的理念,于是援引儒家、道家学说以及佛教中“曼荼罗”(Mandala)概念来进行解释。17还有一文分析了中国学者提出的国际关系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紧密关联。该文还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强调和而不同,即有不同价值观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存。18
此类论文也或多或少受到了西方国际关系研究定式思维的影响,但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来自中国的、值得研究的理念或思想,而不只是将其视为战略、口号,显现出理解中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愿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价值认同。
此类论文还运用中国学者没有或较少使用的理论和概念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了创造性的解释,或具有其价值,但我们应该对论文使用的理论、概念保持警惕。各国学者在阐释一套来自异域的思想时,都会使用自己熟悉的理论和概念,但如果这些理论和概念并不适用于另一个国家,就会带来错误的认识。例如,上文提到的一篇文章以国际关系学“英格兰学派”代表人物伊恩·克拉克的国际社会合法性理论为出发点,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看作中国对国际政治“合法性”的追求,19但克拉克的国际社会合法性研究“是以西方的价值、规则、规范和制度为基础展开的”。20若以他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合法性”问题,可能会掉入陷阱,变成探讨中国应该如何获得西方国家构成的、秉持西方价值观的所谓“国际社会”的认同。现实情况是,中国并未亦步亦趋地跟随西方,而是秉持自己的价值观,按自己规划的道路前行。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向西”路径
任何新思想、新理论从其起点旅行至异国他乡的路径都不会是畅通无阻的,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东学西渐”仍比“西学东渐”更为困难。向海外学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也面临多重障碍。在现阶段,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海外学者主要是国际关系学者,要跨越这些障碍,应该在国际关系学领域下功夫。笔者认为,若中国学者能抛弃以“国际无政府状态”为预设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出发点,以“共同体”为基本概念,建构一套系统、全面、有解释力的国际关系理论,并用这套理论解释当代国际关系,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应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与接纳。此外,笔者还希望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具体问题,为改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传播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首先,中国学者应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在地实践。前文已述,中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单一,主要是传统的思辨论证法。鉴于我们仍处于向海外学界阐释、介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阶段,研究成果以宏观抽象的阐释说明为主或情有可原。但接下来应迈步向前,使用多种研究方法,逐步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在地实践是指在研究对象国进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诚然,“一带一路”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在地实践,而且与之相关的中文和外文研究成果数量可观,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除“一带一路”推动下的经济、贸易和基建,还有文化、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的实践,这些实践鲜被论及。
对在地实践的考察不能只是列举中国在当地做了什么,还应与该国的社会状况、社会情境相联系。建立这种联系不仅有助于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该国发展的实际意义,還可能引起当地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注,增加将该理念转化为当地学术研究的理论资源的可能性。外国学者对本国社会状况和社会现象的了解更为全面,联合他们开展在地实践研究不无裨益。在本文搜集到的论文之中,有一篇系中国学者与土耳其学者合作完成,考察的是土耳其各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认知状况,虽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在地实践研究,但因有本地学者的参与,研究紧贴现实且深入实际。21
其次,中国学者应反驳歪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言论。本文考察的多篇外国学者论文都用“朝贡体系”来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得出中国希望恢复古代统治秩序的荒谬结论。此外,还有一些海外国际关系学者于近几年发表多篇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文章,并“借古论今”,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朝贡体系”联系起来讨论。但在本文收集到的中国学者的英文论文中,仅有一篇对这种言论进行了有力反驳。22中国学者应在后续的研究中向外界阐明,“朝贡体系”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曲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坚持国家主权以及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基础上,主张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3中国学者还应准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避免使用与当代中国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相悖的老旧政治观念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最后,中国学者应与海外学者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平等交流是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在向海外学术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应尽量避免说教与自我表扬,遵循文化平等原则,秉持与另一个平等主体沟通的心态,通过深入、客观的学术论证实现自我表达。此外,本研究发现,中外学者都没有就对方的研究做充分回应。我们无法也不应强迫外国学者与我们对话,但可以积极主动地与他们对话。与他们对话不仅是展现他们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反驳他们的错误观点,还要对他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积极观点做出回应。近来,一些美国政客将学术交流政治化,并意图关闭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与海外学者共建学术交流共同体,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向西”传播路径更为顺畅。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冷战后全球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对策研究”(18ZDA320)阶段性成果。
郑一卉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易文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韦香惠系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记者
「注释」
①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第96页。
②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研究》2016年第2期,第3页。
③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第1页。
④高望来:《美国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及中国应对之策》,《太平洋学报》2019年第8期,第1-10页;宋婧琳,张华波:《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5期,第198-208页;殷文贵:《动机·前景·理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外认知与评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第17-27页。
⑤Suolang, Z. & Yao, W.“,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Confucian Thoughts of ‘Grand Union by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Vol.14, No.6, 2018, pp.32-38.
⑥Zeng, L, “Conceptual Analysis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Road towards a Regional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5, No.3, 2016, pp.517-541.
⑦Zhang, H,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Foundation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40, No.1, 2019, p.186.
⑧Qian, J,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 Beings in the Vision of Modernizat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Chinas Expression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Vol.17, No.4, 2018, p.402.
⑨Hoang, T.H, “Understanding Chinas Proposal for an ASEAN-Chin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and ASEANs Ambivalent Respons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41, No.32, 2019, pp.223-248.
⑩Smith, S. N,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Chinas ‘new assertivenessand the changing Asian 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73, No.3, 2018, pp.449-463.
11Zhang, J, “Chinas New Foreign Policy under Xi Jinping: Towards ‘Peaceful Rise 2.0?”, Global Change, Peace & Security, Vol.27, No.1, 2015, pp.13-17;Arase, D, “Chinas Two Silk Roads Initiative: What it Means for Southeast Asia”,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15, pp.32-35; Cha, C, “Chinas Westward March: Strategic Views of One Belt, One Road”,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5, No.3, 2017, p.492; Zhang, H,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Foundation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40, No.1, 2019, p.186; Hoang, T.H, “Understanding Chinas Proposal for an ASEAN-Chin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and ASEANs Ambivalent Respons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41, No.2, 2019, pp.223-248.
12高望來:《美国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及中国应对之策》,《太平洋学报》2019年第8期,第1-10页。
13秦亚青:《全球国际关系学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国际观察》2020年第2期,第36页。
14Gallelli, B. & Heinrich, P,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the Political Speeches of Xi Jinping.” In Chinas new Silk Road:An Emerging World Order, London: Routledge, 2018, pp.21-36;Callahan, W. A, “Chinas ‘Asia Dream: The Belt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New Regional Order”, Asi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5, No.3, 2016, pp.223-227.
15Callahan, W. A, “Chinas ‘Asia Dream: The Belt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New Regional Order”, Asi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5, No.3, 2016, pp.223-227.
16Zeng J, “Slogan Politics. Critical Studies of the Asia-Pacific”, Singapore:Palgrave Macmillan, 2020, pp.111-127.
17Rosita, D, “Silk Road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Cultural Dimension”, Asia & the Pacifci Policy Studies, Vol.4 No.2, 2017, p.225.
18Smith, S. N,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Chinas ‘new assertivenessand the changing Asian 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73, No.3, 2018, pp.453-459.
19Smith, S. N,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Chinas ‘new assertivenessand the changing Asian 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73, No.3, 2018, pp.449-451.
20辉明:《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合法性——评伊恩·克拉克的〈国际社会中的合法性〉》,《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3期,第138页。
21Ak?ay, N. & Tang, Q., “Turkeys Perceptions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013–2017): Media and Think-Tanks Discourse Analysi”, China Report, Vol.56, No.2, 2020, pp.221–241.
22Zhang, Y, “China and Its Neighborhood: Transformation, Challenges and G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92, No.4, 2016, p.842.
23谌园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国际道义优势》,《光明日报》2018年6月1日,第2版。
责编:霍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