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薇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1],且该疾病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临床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会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合并肾脏功能改变、心脏功能改变等,进而发生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等相关疾病,需要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进行及时确诊,以早期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制定科学、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保证其良好的预后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于2020 年1~12 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给予心脏超声诊断,探究该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12 月收治的40 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4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实验组女15 例,男25 例;年龄55~79 岁,平均年龄(65.66±5.32)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2 例、Ⅱ级20 例、Ⅲ级8 例。常规组女19 例,男21 例;年龄55~79 岁,平均年龄(65.56±5.40)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监督核准。纳入标准:①经本院相关辅助检查后符合“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疾病诊断标准(实验组),且依从性较高者;②病史资料齐全者;③本人及家属均对于此次研究内容表示认可并进行签字确认者。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③近期接受手术治疗或合并精神类疾病、贫血及感染等相关疾病者;④自愿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心脏超声检查,由医护人员指导其取左侧卧位并将相关首饰进行摘除后,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 Philips 公司,型号:EPOQ5)探头频率调整为3.5 MHz 后涂抹适量耦合剂,针对受检者的胸骨左缘实施探测,并于其胸骨左缘第2~3 肋间取得左室长轴切面;分别针对受检者的心脏功能指标及心脏变异性指标进行观察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脏变异性指标及实验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功能指标。心脏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 及E/Ea,心脏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LVEDD、LVESD、E/Ea 均高于常规组,LVEF 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2.2 两组心脏变异性指标对比 实验组SDNN、RMSSD、PNN50分别为(138.46±26.68)ms、(56.12±18.30)ms、(8.69±3.36)%,均高于常规组的(102.12±23.56)ms、(46.87±16.87)ms、(6.1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7、3.348、3.974,P=0.000、0.021、0.018<0.05)。
2.3 实验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功能指标对比 心功能Ⅲ级患者LVEDD(62.38±4.19)mm 高于心功能Ⅱ级的(53.28±6.48)mm 和心功能Ⅰ级的(44.32±5.7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LVESD(39.98±4.56)mm 高于心功能Ⅱ级的(37.01±5.12)mm 和心功能Ⅰ级的(31.33±4.6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E/Ea(19.89±2.75)高于心功能Ⅱ级的(14.51±2.18)和心功能Ⅰ级的(10.0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LVEF(48.51±5.42)%低于心功能Ⅱ级的(54.01±6.54)%和心功能Ⅰ级的(60.87±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是临床高血压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3]。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长期血压升高致使其心脏循环阻力明显增加,再加上其左心室强化收缩促进血压水平升高,二者共同影响所致[4]。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针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诊断技术也不断更新,心脏超声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无创和安全性高等特点[5],在诊断过程中不需要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同时还可以辅助诊断医师从多角度详细了解患者心脏的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等相关指标,有利于进一步对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和确诊,提升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6]。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诊断后的结果显示:实验组LVEDD、LVESD、E/Ea 均高于常规组,LVEF 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DNN、RMSSD、PNN50 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该种诊断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患者心脏各房室腔大小,精准测量室间隔及室壁厚度,从而对患者房室壁的运动及节段性运动进行有效分析,帮助其更好的诊断瓣膜功能及间隔的受损部位、大小、大动脉、心肌病等[7]。人体在长时间的血压升高状态中,会增加心脏负担,而在其负荷增重的刺激下,心脏出现代偿性改变,发生心脏重塑,心肌增大增厚[8]。心肌肥厚的出现会降低人体心肌兴奋性,并减退其收缩能力,而心肌细胞各方面的增大,也会减弱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致使心脏活动能力下降,身体出现心源性疾病,也就是常说的心力衰竭[9],直接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而心脏超声的诊断,则可以明确了解患者的LVEDD、LVESD、LVEF 以及E/Ea 等心脏功能指标以及SDNN、RMSSD、PNN50 等心脏变异性指标;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有效判定[10],便于临床医师诊断方案的制定,应用效果显著。针对以上结论,本次研究中提供了有效依据,即:心功能Ⅲ级患者LVEDD、LVESD、E/Ea 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LVEF 低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而言,采取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给予一定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