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姚峰改编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21-11-11 21:16袁利军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3期

◆袁利军

1943年深秋,国内抗战正如火如荼之时,19岁的音乐家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歌曲传遍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0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时任深圳市群艺馆馆长的姚峰计划将这首经典歌曲进行改编,思若泉涌的他很快便完成了初稿。2012年,姚峰将初稿进行了续写,并由深圳音协合唱团在舞台上正式演出,获得了很大的反响。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姚峰又再次将改编版歌曲进行了完善,向党献礼。

这部酝酿长达20年之久的改编作品显然十分值得期待。对于这样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如何改编才能既不破坏原曲在人民心中的经典形象,又能够展现出较高的艺术内涵,发出属于这个新时代的声音呢?

新版歌曲的整体结构大体由ABCA四个段落组成。尽管内容丰富,但歌曲的总时长仍控制在了3分40秒左右,紧凑、连贯,一气呵成。

尽管保留了原曲“首尾呼应”的做法,但新版歌曲首尾A段的主题本身却做了较大的变动。原曲首尾处坚定飒爽的旋律风格在新版中摇身变成了四声部呼唤式的激情呐喊(第1—16小节),起承转合的四乐句重复着同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高声唱出了新时代环境下全国人民的心声,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已走过风风雨雨百年历程的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

作品的B段(第18—34小节)是娓娓道来、感人至深的温暖段落。女声的率先陈述,紧接着与男声的轮唱重复,以及力度上从mp到mf的递进,让篇幅不大的该段落内部也产生出层级上的推动感,变得越发激动人心。之后的C段(第39—70小节),速度突然转快,运用复调卡农的手法唱出了坚定昂扬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了音乐的内在张力。原曲中以“连珠炮”式的短句所表达的歌词内容,在此改以更加“立体”和丰满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尽管复调手法的运用造成四个声部歌词的错位,使这一段落的音响听起来不那么“清晰”,但却能给听者带来一种“不吐不快”的情绪张力,仿佛将听者置身于那一烽火连天的往昔年代,感慨我党在那风华正茂的时光所做出的伟大抉择。

在这一最具张力的段落之后,四声部共同唱出了改编自原曲主要主题的一个过渡乐段(第71—80小节),一方面致敬经典,唤起了听者的记忆,另方面也是对前一段落情绪张力的一个有效缓冲。这一过渡的前半部分在mp力度上陈述,像是由心而发的自我感叹,而后半部分则从mf推进到f的力度,像是对这一看法的进一步肯定!

歌曲的最后部分(第82—98小节),是对开头A段主题的呼应,四声部再次欢呼呐喊,以饱满的情绪姿态将音乐的气氛推向最后的高峰。

作曲和声乐“双专业”出身的姚峰多年来已创作了数百首传唱度较高的歌曲,既有唱响新时代西柏坡精神的《又见西柏坡》,又有表达三代人对五星红旗追随与热爱的《那红色的旗》;既有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迎风飘扬的旗》,又有庆祝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百年梦想》;既有向解放军战士表达敬意的《你,就是一个士兵》,还有在疫情期间表达母女情怀的歌曲《你若归来》,等等。他还出版了声乐作品专辑《迎风飘扬的旗》(含15张碟),并曾举办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均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他深谙歌曲创作的内在规律和规范,却仍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这首改编版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便是例证。

20年来,他不断地思考、琢磨,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尤其在今年,他又将歌曲的前奏、间奏等做了大幅度的改善,使歌曲各个段落之间的连接更加自然和流畅。除此,他还自称将歌曲做了一个重大的改动,那就是根据他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和对歌曲表达方式的理解,特意将歌曲尾句“新中国”三个字之间的换气点做出修订。他认为,许多歌曲为了强调最后的一个音,往往会在尾音之前换气,却无意中造成了对歌词内容的破坏。在该歌曲中,他认为最后一句歌词中的“中国”二字不可分离,应将换气点置于这一词语之前,才是更为合适的做法。不仅如此,他其实对新版歌曲中的每个换气点都做了更加科学的考量和设计,使这首歌曲在演唱和聆听上都显得更为自然和统一。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姚峰常年来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情感。党和祖国的重要节日,总是促使他进行创作的重要动力之一。他坚持以歌曲记录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以及祖国日益强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如果将他的音乐作品串连起来,就如同一部党和国家的历史笔记。因此,去年以来,姚峰在多地开展“音乐党课”,用自己的歌曲讲述百年来党和祖国人民的奋斗历史,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对党和祖国的深切感恩。

在当前环境下,尤其是在刚刚经历了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之后,又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重新唱起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着实让人感慨万千。而姚峰的这一改编,打开了新时代重唱经典的新方式:既有对百年伟绩的欢呼,又有对光辉历程的娓娓道来,还有对党恩情的“不吐不快”。无论在整体结构的设计上,还是在旋律风格、声部和力度层次的安排上,以及轮唱艺术手段和复调卡农式手法的运用上,这一版本都展现出了新时代应有的音乐新面貌。

如果说曹火星的原曲有着那个战争年代大众歌咏的印迹,以齐唱的方式预见了中国共产党的未来,那么,姚峰的改编版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我党百年沧桑历程的壮美赞歌,是一首艺术性和现实意义兼备的作品,值得关注。

本文系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中青年人才项目《音乐评论的方法与课程研究》(项目编号Q20162402)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音乐评论的视角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6Q224)和2015年武汉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音乐评论的写作角度探究》(项目编号YJKT2015 0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