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责任·格调·情怀
——评王涘海评论集《穿越文字的迷雾》

2021-11-11 21:16丁智良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3期

◆丁智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但恕我直言,当下绝大多数所谓的“文艺评论”,都是一味唱赞歌、吹捧,帮别人搞宣传、提升知名度,极少见到剑及履及、无情批驳、触及灵魂的,真正有深度、有味道、有力量、有指导性的文艺评论文章,大多只能称为表扬稿。而王涘海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卓然独立,秉笔直书,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地向名家名作开刀,毫不留情地批驳评价、指陈弊病,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这或许与其出身和年龄有关,性格耿直、年轻气盛,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够脱颖而出,在人才济济的文艺评论界争得一席之地,跻身一流文艺评论家行列。《穿越文字的迷雾》一书,系王涘海部分评论作品的合集,被纳入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系列丛书,虽有部分评论力作未收录其中,但也基本能体现他的评论风格、代表他的文艺评论成就。纵览全书,总体感觉是功底深厚、观点鲜明、思想深邃、论述精辟,切中肯綮,兼具理论的纵深感和艺术的审美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厚重文艺评论著作。其中若干篇章和观点,足以列入当代文艺评论史。在本书中,作者高擎现实主义批评旗帜,围绕文学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和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展开评论,文笔犀利老到,语言精妙生动,读来令人感觉酣畅淋漓、痛快舒畅。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广博的艺术情怀,印证了他是一名有良心、有担当、有情趣的优秀文艺评论家。

全书分为四辑,共收录三十六篇评论作品和一篇后记。第一辑“纵论”中的文章,主要是对当下一些较有影响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艺观点等宏观、宏大主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艺理论功底、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精准、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思想是文学的灵魂,文艺评论亦然。从事文艺评论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最忌跟风随流、人云亦云。王涘海凭藉自己独到的洞察力,对二十一世纪兴起的“红色经典”现象、新时期小说创作状况、当下的文艺评论、山药蛋派十七年的现实主义之路、十七年文学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消解和大众语境下的网络文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疏理、总结、研判、评析和探讨,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对文学创作和文艺工作颇具借鉴和指导意义。如在辑首的《“红色经典”在二十一世纪》一文中,作者在对当前文学界流行的“红色经典”的概念进行有理有据的甄别、界定,并驳斥反对意见后,对“红色经典热”的兴起进行了回溯和梳理,深刻剖析了这一现象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对那些胡乱改编“红色经典”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并就如何理性地对待“红色经典”,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此文刊发于国家权威刊物《求索》杂志,在评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时期小说创作指瑕》一文中,王涘海不跟随流俗、不迷信权威,结合对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小说(其中不乏名家大作)的阅读、分析、综合,观点鲜明地指出新时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作家因未能很好地把握方向,在创作中出现的诸如主题淡化、写丑扩张、性欲泛滥、逐渐俗化等失误。指出“文学的价值在于创造出一种抗拒邪恶和失常的人文精神从而引导人们去改造现实,使之走向合理。”对那些回避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逃避责任和使命、沉醉于平面化的“零度写作”、沉浸于揭露现实负面、热衷于描写性爱与暴力、语言粗俗丧失深度主题的当代作家作品,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评,痛陈其失误和弊病。并结合自己的分析,指出其失误的根本原因:错误思想的诱导、金钱的诱导。通过对西方文化思潮的不良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两个角度进行深刻的解析、正反对比,旗帜鲜明地指出:“文学应具有彼岸意识,它需要的是高尚的精神和灵魂,而不是片面的技巧和形式。文学的选择应该是生命的选择,只有站到文学精神信仰的高度写作,我们的文学……才会一步步地向崇高和神圣走去。”这既是对那些走入创作误区的作家的诚恳建议和规谏,也充分彰显了一个新时期文艺评论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十分重视“在场”,其实文艺评论创作亦然。在2019年4月举行的“艺·江南”文化论坛上,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指出:“文艺评论应该与朝气蓬勃的新文艺一起前行,介入文艺现场,关注人民需求,呼应审美新变,推动理论创新,激发批评活力。”想来,这也应该是王涘海将作品集第二辑定名为“现场”的本意。在本辑八篇评论文章中,他将自身放置于张贤亮、高晓声、林白、席慕容、王跃文、姜贻斌、蔡测海等作家的生活、创作现场,深入探究、剖析这些作家的精神内核、创作风格、作品特色,使读者透过他深刻独到的论述,对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窥见了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情感丰富的作家。其中对张贤亮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特色的探讨尤其全面、深刻、独到。在《张贤亮小说的精神启示》中,王涘海对其推崇备至,称之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家”,并用“他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他是一个始终追求精神张扬的作家,他是一个勇于直面苦难、承担苦难的作家,他是一个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善于超越自我的作家,他是一个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的魔障、不断反省忏悔的作家。”一连五个排比句,对张贤亮的文学创作精神和特色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然后通过对张贤亮人生经历和命运的追索、创作精神的解析、作品题材风格和创作方法的创新以及作品艺术特色的解构,从“精神的张扬、自我的超越、苦难中重生”三个层面,对张贤亮的人与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透视、刻画,将一个始终张扬健康、积极向上精神、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勇于正视苦难、赞美苦难和缺陷的优秀人民作家,真实地、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描摹和刻画张贤亮的个人和作品形象的同时,王涘海还通过对比,对时下那些宣称躲避崇高、远离政治、沉迷于声色犬马、急功近利或闭门造车、因循守旧、怨天尤人的作家作品予以深刻的批判,大力弘扬布道精神、创新精神和刻苦精神,对当下文艺工作者的自我完善和文艺创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有别于对张贤亮的全面解读,王涘海对高晓声的文学创作只是进行了局部解剖,但也见解独到、自出机杼。在《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文化内涵》一文中,涘海兄指出:高晓声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特质,以农村题材为切入点,睿智而幽默地对新时代的农民性格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提出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是否有必要改造国民性及如何改造的重大命题。并通过对高晓声小说中的李顺大、陈奂生、崔全成和苗果龙等主要人物思想和性格的条分缕析,论证了其作品思想宏大、视野开阔这一主题,进而通过多角度对比,敏锐地发现高晓声与鲁迅的批判态度的不同之处,也即高妙、进步所在: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高晓声对农民的描写是肯定基础上的批评。“他能不断地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来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无怨无悔地充当农民兄弟的代言人”。充分肯定“高晓声对农民是褒扬与认同的,他对农民精神弱点的批判也是善意的。”指出他的农村题材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基调明朗、总是给人以希望。其笔下的人物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都是善良的、淳朴的,是在不断进步、可以改造的。并将高晓声和鲁迅笔下人物的深度对比,进一步对其进行了肯定:高晓声对农民乃至对国民精神弱点的批评、对他们的贫穷落后并不仅仅归咎于农民与国民自身,他敏锐地看到了造成悲剧的多重因素:政治的失误给民众带来了贫穷,而贫穷让他们思想落后闭塞,身上的痼疾难以摒弃,而民众的低觉悟,又影响乃至阻碍了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原本对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的文化内涵的评论,至此已可结束,但王涘海笔锋一转,将这一主题思想引申到加强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营造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进步的层面上,进一步挖掘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的社会价值,使之具有了标本意义,也使该文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对当下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辑中对其他几名作家作品的解读和评析,也十分精辟、到位,对研究这些作家及其作品颇具借鉴意义。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一个作家或作者的文学作品,往往能较真实地反映其性格、素质和思想。而文艺评论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对作家或作者的作品进行深度解析,还原出其思想品性、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甚至喜好爱憎。王涘海无疑是此道高手,《穿越文字的迷雾》第三辑“评点”中,就荟萃了他为杨金砖、楚渔、唐象阳、邓涛、李定新、詹明荣、吴同、刘翼平、中鱼等十位作家作品“画像”的精彩篇章。凭着精深的理论素养、敏锐的洞察能力、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字功底,王涘海结合这些作家作品的思想个性、主题深度、现实价值、创作成就、作品特色和艺术追求等方面、角度的深刻剖析、品评、解构,生动形象地为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描绘出了一幅幅入木三分的画像。使得读者即便不熟悉这些作家及其作品,也能够透过这些评论文章较深刻地了解这些作家的性格、性情和思想境界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文学评论的指导功效。

除当代作家作品外,对历史上(含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和典型人物以及文学现象、文学功用、文学概念甚至叙述模式等进行“标本化”的探讨、研究、品评、议论,也是文学评论创作的重要内容。王涘海将他的此类评论文章收集在《穿越文字的迷雾》一书的第四辑中,并命名为“镜像”,其意当在透过文学家的某个生活片断或创作时段映照其精神境界及思想特色;通过典型人物个例价值、意义的剖析,映射某类或某个阶层人物的生存、生活状态和思想境界;通过某种文学功用的阐述,弘扬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通过对某个文学概念或文学叙述模式的研究、解析,映衬和扩展、扩大文学创新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引领、促进文学艺术的开拓创新和长足发展。其中《全媒体时代作家何为》一文,以访谈录的特殊方式,与青年作家邱华栋共同探讨全媒体时代作家应如何担当作为这一重大命题,对信息时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方向、模式、关系和题材转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而在《空符的建立及审美价值》中,王涘海则创造性地提出“空符”这一概念,科学地界定了无标点文字这一文学语言叙述模式,旗帜鲜明地提出空符应属“修辞上的标点”这一论断,并引用大量文学作品中的空符叙述范例,深入论证了空符的独特作用和修辞效果,以及运用空符应遵循的原则和空符语句的审美价值。科学运用空符,能更好地提高文学创作中文本叙述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王涘海的这一研究成果、理论建树,可以说为文学创作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清代王国维在论及词的境界时曾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论同样适用于散文、评论等文体。文学评论的表述模式一般都很单一,语言比较刻板、谨严,相当一部分文学评论或语言平淡乏味或过多堆砌专业术语,要不令人读来味同嚼蜡、提不起丝毫阅读兴趣;要不语句艰涩难懂、不接地气,令人缺乏阅读信心。但王涘海的《穿越文字的迷雾》中的评论文章,却不落俗套,用词精当、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赏心悦目,丝毫没有平淡乏味、艰涩沉闷之感。这或许与他兼擅诗歌和散文创作有关,令他的评论文章具有了更高的境界和格调、韵味。

王涘海是中文科班出身,语言功底深厚,善于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精心遣词造句,文中妙喻、妙语不绝,文采斐然,如同闪光的珠玑,映亮了读者的视野和心灵,使原本枯燥的理论解析、评点语句变得十分鲜活丰润、耐看耐读。他善于用丰富的情感和意象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语境,行文汪洋恣肆、摇曳多姿,富有文学韵味,读之如品佳茗、如闻疏钟,于愉悦中深受启发和教益。这一特色在本书的绝大部分篇章中都有充分体现。他便如一位高明的魔术师,巧妙挥动语言魔术棒,将那些平凡的词语“点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句子,组合为一篇篇锦绣文章,搭建出一片片诗意的阅读空间,使得全书拥有了丰赡的内涵和空灵的格调。可以说,他已构筑出了自己独特的叙事场域,令每一个特意造访或偶然“路过”者,都情不自禁地沉坠其中,充分享受到语言的盛宴、感受到思想的超拔。

文艺评论是基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再创作,严格来说,是高于文学艺术作品一个层次的创作,但又是一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出名的是被评论者,评论者反而被遮蔽在光芒之后。因此,文艺评论作者都要有甘于寂寞的自觉,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觉悟,还要有“空固纳万境”的广阔襟怀。王涘海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自从投身文艺评论这一行当,他就一头扎进文字堆中,焚膏继晷、皓首穷经,穿越文字的迷雾,洞烛思想的幽微,十年磨一剑,精心调制,方为我们奉上《穿越文字的迷雾》这道艺术的佳肴,值得再三品咂、回味。《穿越文字的迷雾》呈现出作者对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态度和认知,也呈现了作者隐蔽的精神场域,初步构建起了王氏评论谱系和架构,是作者对自我、对文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真诚表达,也是作者对自己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检阅。期待王涘海以此为基点,向更高的境界、更广阔的境域进发,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