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林渔鼓不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特色曲艺的典型代表,而且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为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的田野调查,针对桂林渔鼓音乐本体的伴奏乐器和演唱形式进行总结梳理,同时针对桂林渔鼓的文化传承现状和创新发展途径进行探究思考,以期能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桂林渔鼓;广西渔鼓;非遗文化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127-03
【本文著录格式】狄松菊.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的田野调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127-128,175.
基金项目:(1)本文系桂林旅游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文化自信视野下本土音乐文化教材应用于艺术实践课程群的创新思考研究(项目编号:2019XJJGB001);(2)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研究成果《传统说唱艺术与舞台剧的融合——桂林渔鼓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KY22022)。
由明代的叙事讲唱道情演变而来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桂林渔鼓,在清末民初时由湖南渔鼓艺人在桂林城乡演唱渔鼓并落户桂林,是结合桂林方言、当地民间音乐而形成的曲艺传统艺术,也是一种集演唱、说白、表演、乐器为一体的说唱艺术。新时代全球一体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飞快发展影响之下,桂林渔鼓这样的典型传统文化艺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西方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冲击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本文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促进民族地区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发展为目的,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在桂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及城市和乡间进行实地田野調查。经过对田野调查所搜集汇总并分类整理后的各类研究信息数据横向和纵向分析,重点针对桂林渔鼓的伴奏乐器和演唱方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基于桂林渔鼓目前的传承现状进行了创新发展思考。
一、桂林渔鼓的伴奏乐器
桂林渔鼓的伴奏乐器从明代时期发展至今,最早只是单一采用民间乐器渔鼓伴奏,近代时期由传承人何红玉和李蔚琛创新融入了打碟乐器伴奏,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又在演唱时加入了二胡、琵琶、竹笛等丝竹乐队伴奏。
(一)曾经的“一鼓走天下”
桂林渔鼓即广西渔鼓,因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不但最为传统的渔鼓表演只是由渔鼓单一演奏,而且近现代时期的渔鼓表演伴奏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渔鼓这种桂北地区民间传统击打乐器。大多数的桂林渔鼓制作主体材料都是自然风干的楠竹,鼓面材料则通常用动物的皮(如猪皮、羊皮、牛皮、蛇皮等)或油膜(如猪膀胱膜)制成。鼓筒的长度大约66~100厘米,直径约11厘米,一共两个发声方式和部位,或是用渔鼓板敲击鼓筒发声,或是用手敲击鼓膜发声。有的渔鼓艺人为了美观和表演效果,也会给渔鼓附上装饰物,大多数的桂林渔鼓装饰都是以广西彩锦装饰两端并在鼓身雕刻具有一定寓意的繁体字样。如图1,就是用蛇皮做鼓面并用广西彩锦装饰过的桂林渔鼓。
(二)近代生活碟萃——打碟
源自于民间并深深扎根于民间的桂林渔鼓发展至近代时期在演奏时开始用上一种特殊的伴奏乐器——打碟。但桂林渔鼓的打碟却并非人们通常意义理解的DJ打碟,而是一双铁或瓷质筷子和一只白瓷碟组成的打碟。碟和渔鼓同属于击打乐器,演奏的方式通常有四种,其一是用筷子的头敲击瓷碟底部,其二是用筷子的尖轻敲瓷碟边沿,其三是用筷子尖在瓷碟边沿来回划出回声,其四是将筷子和瓷碟一手相持进行碰撞发声。筷子敲击碟底的厚实声音或筷子敲击碟沿发出的清脆声音配合桂林渔鼓独具特色的鼓声,不但可以如同节拍器一般稳定演奏速度,而且还可以作为舞蹈加花道具。
(三)现代丝竹乐队伴奏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桂林渔鼓的伴奏乐器逐渐加入了二胡、扬琴等拉弦民族乐器。如今,丝竹乐队伴奏已经成为桂林渔鼓演奏的创新特色,如图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年展演的桂林渔鼓展演伴奏。丝竹乐队伴奏的每一件乐器无论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还是从西方传入后逐渐民族化的乐器,伴奏乐器通常都较为贴近生活,在桂林渔鼓表演伴奏乐队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所占比重各不相同。例如二胡这种历史悠久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不但音色柔美而且可以模仿各种动物或人声,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配合渔鼓进行伴奏的过程中既可以表现轻松愉悦的情感,也可以表现悲伤愁苦的情感。
二、桂林渔鼓的演唱形式
桂林渔鼓的演唱形式大多是说唱形式,唱为主,说为辅,如同讲故事一般唱中带说,或叙事抒情,或歌功颂德。早期时的桂林渔鼓通常是一人独唱,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发展成为对唱或多人群唱。
(一)单人独唱
早期时候的桂林渔鼓只是卖艺人走街串巷娱乐他人讨生活的方式,因此只是由一个人敲击渔鼓筒演唱的形式。怀抱着渔鼓筒的渔鼓艺人一边用右手托住鼓底,一边用拿着板的左手敲击渔鼓针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说唱。桂林渔鼓的单人独唱形式最早是坐着表演,后来随着时代审美需求的发展逐渐开始来回走动演唱。单人独唱形式的桂林渔鼓在表演时,演员通常需要利用音色、声调、走位等变化一人分饰多角展现出不同人物形象。例如桂林渔鼓《二姐做梦》在演唱到二姐和其丈夫对唱时就是由演员一个人分饰二姐和其丈夫两个角色。舞台左边定位为男性角色,右边定位为女性角色,演员走到舞台左边模仿二姐丈夫憨厚朴实的语气和表情说唱,走到舞台右边则模仿二姐柔媚娇羞的表情和语气演唱。
(二)多人演唱
桂林渔鼓的对唱通常是两名演员分别饰演不同人物形象类似两人对话一般你一句我一句进行说唱,而且两人对唱形式的桂林渔鼓表演通常是以“唱”为主,或演唱或颂唱。演唱,类似于唱歌,是在气息支持下根据旋律唱出乐曲声音;颂唱,类似于诉说,是根据旋律带着情感叙述性的吟诵。由于桂林渔鼓所塑造人物形象并非一人而已,展现的故事情节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因此桂林渔鼓演唱从最初的一人到两人,逐渐加入了多人伴唱丰富音乐并增强舞台效果。例如桂林渔鼓《诚信计生好》的表演就有8人左右的伴唱,除了主唱演员之外,伴唱演员边用伴奏乐器打碟敲击出清脆的节奏增强渔鼓节奏感,同时还根据节拍以队形变化和优美舞蹈让桂林渔鼓表演舞台的魅力更为绚丽。
三、桂林渔鼓的传承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背景之下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大量在历史变迁中沉淀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面临逐渐流失甚至于即将失传的遗憾。尤其是那些以口授传承或行为传承世代相传的民间传统艺术非遗文化,随着老一辈艺人的年事渐高或逝世更是后继无人,桂林渔鼓的传承现状也同样面临这样的状况。根据本文研究对桂林渔鼓当代传承人以及民间艺人的访谈调查,桂林渔鼓从古至今的主要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师徒制或家传式一代又一代口耳相传。由此可见,桂林渔鼓的历史传承规律是群众传递文化形式,也是口传心记传统文化延续形式。如今,广西北部地区拥有桂林渔鼓娴熟技艺的在世民间艺人已经越来越少并且年事已高,桂林渔鼓技艺传承在音乐和曲艺文化传播多角度全方位发展冲击之下由于年轻一代兴趣不高而后继无人。现在广西地区的桂林渔鼓自治区级传承人李蔚琛老师已是80岁高龄,市级传承人彭承红、韦海涛、朱名贤、吴文龙等的平均年龄也是70岁高龄。并且让人忧心的是桂林渔鼓嫡系传承在彭承红这一代已经断层,虽然有社团传承和校园传承聊胜于无,但缺乏能完全扛起桂林渔鼓大旗的年轻嫡系接班人。
其次,根据本文对桂林渔鼓社团传承的调查了解发现,目前桂林渔鼓的社团传承政府组织和官方认证的“天天唱”桂林渔鼓传承基地外,大多都是以老年群体自娱自乐为主很少存在专业的渔鼓曲艺社会团队。虽然“天天唱”桂林渔鼓传承基地目前是桂林市唯一存在的进行渔鼓日常排练和演出的社团传承集中地,并且一直在面向社会公开招收渔鼓爱好者,只要是对桂林渔鼓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到社团当中,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参与者却基本都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即使“天天唱”桂林渔鼓传承基地的传承老师们心怀大爱将渔鼓传承带进校园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桂林渔鼓社团传承在师徒传承和校园传承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根据本文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桂林渔鼓的校园传承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并未进入桂林的所有学校,而且开展桂林渔鼓校园传承的学校也因为各校区别侧重点以及程度不一,整体看来校园传承的普及度、深广度、创新度较为缺乏。
四、桂林渔鼓的创新发展
对独具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创新发展适应时代发展,才能促进保护传承成效,只有在保护传承的同时深入开发合理利用,才能促进非遗文化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任何文化如果只是一成不变的单一表演,而且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之内的单一表演,那么无论是传承还是发展的空间都只会逐渐衰减。但是文化其实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尤其是像桂林渔鼓这样的非遗文化,涵盖了说唱、舞蹈、民乐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如果大胆尝试和其他文化产生碰撞寻求共性共同发展,那么就可以在保持自身独有特色的同时寻求创新发展突破。只有与时俱進顺应时代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文化艺术新的审美需求,才能从根源上激发年轻一代对桂林渔鼓这样的传统民间曲艺说唱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广西非遗文化桂林渔鼓的传承和发展融入新的血液。另外,改善桂林渔鼓让人堪忧的传承人老龄化现状,仅靠走进校园融入文化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只有创新桂林渔鼓的表演形式,将课内外实践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让桂林渔鼓走进年轻一代深处并走出后继无人的传承窘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在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伴奏乐器已经不再局限于“一鼓筒走天下”而是融入了打碟、乐队伴奏,演唱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其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随着时代发展更为生动丰富更具艺术魅力。但令人遗憾的是传承现状却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让人堪忧,因此更应该勇于和其他文化艺术寻找共性共同发展进行创新尝试,进而在改善桂林渔鼓传承人老龄化现状的同时让桂林渔鼓在创新发展中焕发出更具魅力的艺术色彩。
参考文献:
[1]孟卓.传承广西渔鼓之探讨[J].音乐创作,2015(3):161-163.
[2]袁阳阳.桂林渔鼓演唱探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3]周琳.桂林渔鼓音乐的功能价值与保护性传承[J].艺术百家,2013(z1):260,261-262.
[4]唐韵萌.生态美育视域下的桂林渔鼓传承发展探究[J].教育观察,2018(21):136-138.
作者简介:狄松菊(1980-),女,黑龙江伊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视唱练耳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