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烁红
摘要:非遗文化进校园对推动乡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起到积极的建设作用。睢宁县古邳中学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传统文化工作室建设、课题引领、课程基地建设,将本地区非遗优质文化资源引进校园、深入课堂、浸润到学生心灵中,科学汲取非遗文化智慧,探索出一条新的乡村教改之路。
关键词:非遗文化;历史教育;课程基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59-05
睢宁县古邳中学于2014年申报成为江苏省“下邳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2015年又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下邳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让我们有机会全面、深入地研究“下邳文化”,发掘非遗历史文化素材的教育新作用,探索一条适合乡村中学教学改革的新路。
一、非遗文化进校园动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和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制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然而,好奇心,即要求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1]看得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动机,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持续挖掘的素材,我们在这方面探索得越深,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会越好。
(一)非遗文化传承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许多有价值的理念和智慧,默默地启示着现代人,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体悟,汲取营养。
起源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如省级非遗“怀中抱子扇”、“云牌舞”等,然后逐步推广开来,让更多的非遗文化在我们的校园重放光彩。但让我们揪心的是,现在,很多非遗文化渐渐消失或正在走向失传的边缘。如据史料记载,1934年,本地蒲包、蒲扇销售额68.85万元,但今天本地会编此扇的人不足10人,且均为古稀之人。
怎样科学合理地传承非遗文化?有人认为应原汁原味地“復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人认为要与时俱进,原先农村里那么土的东西如何登上艺术的高雅大堂?有人认为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融进现代高科技的元素,才会有长久的传承生命力。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无论非遗文化以前“长成什么样”,我们都不要嫌弃她,而要保护她、爱护她,核心要素应当是学习这些非遗文化里的智慧元素,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启迪。通过整合、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为抓手,校本课程为依托,走进乡村跳出文化为特色,让乡村中学的学生们体验到不一样的多元成功教育。
(二)适应乡村课改的需要
乡村教改,如何解决乡村教育的洼地困惑?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如何与城市学校一样,如果乡村学生没有真切的乡村情怀,他将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生活,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难服务好乡村建设。
我们的课题、课程基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乡村教育情怀,大胆地引进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在地方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发展。非遗文化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凝集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智慧,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发展的灵感源泉。
(三)人的多元智能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的成功路径不可能只有一条,而真正能够发现并找到这条成功路的人却并不多见。其实这与他们所受教育有关。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课程改革上更倾向于关注不同学生的多元教育需求、多元成功需求。
(四)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
2016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和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被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列为三个试点小城镇,这为我们研究下邳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有关部门将会从地方经济、环境、文化等多角度来评估、设计、引导地方建设,使其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实践路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
1.制定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延伸,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教育发展要求,课程纲要从全局引领、规划我们的课程建设。在纲要里,我们明确了下邳文化非遗课程的目标、实施路径、评价方式、学习效果等,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
2.分类开发校本课程
每门课程依据各自的文化特点和我们的教育发展,由师生与民间艺人共同开发完成。校本课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我们的教育同步行进,同向同步调。
依据文化、教育特点,我们已开设了20多门下邳文化校本课程,如“下邳史话”“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云牌舞”“御甜油的制作”“黄河故道考”“古邳地名考”“下邳地理”“剪纸”“古邳风俗”“下邳文化游戏”等。
3.建立课程评价机制
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关键,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遵循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不同的评价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二)传统文化工作室
1.分类建设
依据文化特点、课程特色及学生兴趣,我们分出不同的课程类别,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一些特殊的文化,集中部分力量,建设相应文化工作室,形成相对集中的研学空间。
工作室课程不同于教室课程,相对单一、集中,有“专题”特点,有的以工作室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辐射链,内引外连扩展开来。
2.常规活动
工作室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召集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室内布置,依文化特点,分步推进。刚开始,学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的用品、水电网络等到位。随着工作室的活动展开,大量学生作品出现,学生创意呈现,工作室随之成为学员作品的展览区、演出厅、实验室。
在这里,有师傅带徒弟,有学员相互切磋,还有录像、微课、网络,给不同层级的学员提供不同的学习素材。
3.工作室特点
(1)课程的专业性。工作室的教学并不像课堂教学那样严格,基本的教学环节类似,这符合学校教学的实际,能与常规教学有效衔接。教学中师傅会对每一环节进行讲解,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必要时当“翻译”,把民间艺人的口头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让学生快速领会。
(2)文化的专题性。工作室研究从某一个点切入,做成专题,形成特色,有时一个文化元素牵引出众多的学科联动。如,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不仅有“编”的艺术,更有“织”的艺术,有同学在民间采风中获知:“扇子有风拿手中,蚊蝇一见影无踪,下地干活隔汗水,拍拍打打搁煎饼”,有同学查阅资料后获悉,蒲草是一味中药,有蒲黄、蒲白等,有的同学尝试不同的扇形、编扇材料,有的研究怀中抱子扇的礼品盒,有的还想研究怀中抱子扇的机器制作程序等。
(3)活动的多样性。工作室并不只有室内的实验、制作,还承担更多的宣讲任务,让我们的文化传承走出工作室,走出校园,与社区联动,与乡村发展同步。
4.工作室举例
具体来说,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如下:
(1)怀中抱子扇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5月,至今已经开办三期,累计培训学员60多人。考虑到民间艺人的生活情况,我们把学习时间定在中午12:20—14:20,由民间艺人亲自到学校传授各类蒲扇的编制技艺;16:30—17:30为学生研学时间。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我们制定奖励措施,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学校给予优秀学员一定的物质奖励,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优先参加相关活动,优秀学员作品优先外出展示。
(2)云牌舞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至今已经开办两期,累计培训学员32人。
学习时间安排在18:30—20:30,相对集中,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3)剪纸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9月,主要是我校美术老师教学,利用周三下午第7节活动课,与民间艺术家进行交流展示。
(4)御甜油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6月,以古邳镇“老三益”御甜油厂为基地,参观、考察、制作。主要请甜油师傅进行讲解,教师指导化学分析,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经过实地考察、操作,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御甜油的制作技巧,并开始试验产品。
(5)传统体育游戏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1月,主要采集地方的游戏项目,加以复原,项目主要如下表所示。
(三)课题引领
非遗文化进校园,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提升和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把相关的实践研究系统化、理论化。
1.申报课题
近些年,我们先后申报了省市级课题3项,参与市级校本课程研发1项。课题研究让大家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更加科学地传承非遗文化。
2.课题资源化
课题研究是教育研究活动,既是一次师生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研究中,我们通过查阅、采访、实践等,让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非遗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研究资源群落,便于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
3.学习小组建设
课题研究依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我们选取的是高一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4个人为一小组,分别有组长、材料员、新闻发言人、记录员等角色,而这些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活动,是要轮换角色的,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锻炼。每一次活动,组长们要研讨,设计好活动方案,保证活动的正常、高效、有序运行。
活动小组的组成,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和兴趣来划分,每个小组均配有一至多名辅导老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他们不仅自己学习理论,更要指导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把课题理念贯彻到课题研究的每一项活動中。小组主要有故事采集组、剧本创作组、剧本表演组、模型制作组、拓片绘制组、导游创编组、甜油实验组、地名考察组、方言采风组等。有些小组,工作起来进度快,有的组因资料欠缺、学生知识有限等原因导致工作时有困难,教师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大规模的“非正规教学”,好在大家热情度高,时常试验出颠覆性的方法。
课题研究,让非遗文化传承得以理论提升,各项活动有序联结、整合、归纳,形成完整的资源链,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四)课程基地建设
1.让“一室一本”走得更宽广
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我们学校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成为省级课程基地后,我校积极行动,抓住改革发展机会,把乡村文化引入到农村中学教学改革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我们的“一室(工作室)一本(校本课程)”走得更远,再配上“一景区”,学校课程基地环境资源有“下邳文化广场”“下邳文化长廊”“圯园”等,让学生可以在立体的非遗文化中徜徉,流连忘返。场馆建设,便利了非遗文化进校园,使抽象的形象起来,让大家能够触摸、感知。
2.实践、导游
学生学习非遗文化,不仅需要输入,更要输出。通过参与“下邳文化故事会”“一站到底”“校本剧”“微电影”等,原本后进的学生,往往焕发出一股新的力量,他们非常认真、积极地参与着各项活动,扮演角色,讲解故事,分析道理,辩论生活,乐在其中。
三、成果与展望
(一)形成非遗文化特色校本课程
我们的校本课程着重在研发非遗文化,让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尽快地浸润到我们学生的心田。随着校本课程、微课的逐渐开发,更多学生选修这样的校本课程,教师们从原先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积极参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家都体会到这样的校本课程,的确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动”起来,有所获益,且校本教材可以成为乡民学习的读本。
(二)创新体验
在教学改革中,有一些专家提倡游戏化学习。很多文化原本就是农民们生活生产之余的游戏产物,他们在生活生产游戏中找到了更为便捷的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我们在学习中,也可以还原那些有趣的活动,领略他们的快乐。
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生活中一部分是有目的的,就是有目的的教育;有一部分是合理的,就是合理的教育。”[2]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基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展示自己的多元特点,在每一次活动中收获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卢梭在《爱弥尔》中也说,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其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3],我们的课题研究当然是在认真地践行着教育的理想,一步一步地前进。
在编扇过程中,大家发现,有些工具没有“定型”,可以替换。比如,“介帘子”,即把散乱的蒲草编制成一条“蒲草帘”,用来编扇,依扇的类型,调整蒲草帘的用料,用苘、麻、棉、丝、玉线系蒲草帘,用废弃砖头、泥块自制“帘坠”,应用“活死扣”法系“帘坠”,应用“拴牛系绳法”系扇柄,等等。这些生活中的智慧,应用到编扇中,应用到我们的文化课学习,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三)改变乡村教育现状
求实,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素养,我们现代教育,如果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们一定乐于学习,因为他们“心里亮堂着”,不会稀里糊涂地跟着走。
这些非遗文化产品,一开始都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品,都是为了便于群众的生产生活而出现的,在不断改进、完善着。当我们探寻这些非遗文化的产生过程,理清其“成功”的过程,学习乐趣就出来了,绝没有枯燥的烦恼。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人类的认知特征,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品味智慧、享受乐趣、体验成功,获取前进的力量。近两年,教育部倡导推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关注“人”的教育培养,非遗文化进校园,恰恰符合这一精神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们的建议,“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思考应当从‘做事中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肯思考,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才会消失”[4]。这位教育家特别强调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寻“知识的诞生”,让学生从“原点思维”出发,渐进式推进。这种观点,与“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一致的,与我们课程基地建设理念一致。
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逐渐品味着艺术的价值,深入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传承的勇气和信心。
(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有核心竞争力,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只有具备地方文化特色的东西,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通过我们的课程研发,很多人开始關注地方经济的发展新思路,比如,可否成立苔干景区农家乐生态园区,开设美食一条街(美食包含下邳粥、苔干、半夏、御甜油、千子、椒盐豆、糖酥鱼、芦白片、鸡蛋盐豆等)。只有把根扎进地方文化之中的经济项目,才会有特色,有强大的生命力,可持续发展,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地方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五)展望
有人说,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5]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先民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文化资源,烙上了时代的印记,饱蘸着群众的智慧,沉淀出历史的沧桑。
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有些文化资源与我们渐行渐远,成为一种文化记忆、历史符号。以前人们的生活用品,劳动工具,如今渐渐成为“工艺品”,被摆放在博物馆的展柜里,供孩子们观赏了。当人们从热闹的工业文明中冷静下来,回顾反思我们先民的传统文明时,忽然发现,这些展柜里的“工艺品”原来蕴藏着那么多的智慧,有的甚至是密码式的智慧,这是工业文明无法取代的,是推动我们进步的思维源泉,是奔流在自己身上的血液,不可分割、不可剥离。回归、反思、汲取,趁着我们现在还没有忘却,赶紧行动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工艺摆设,而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有责任积极传承非遗文化,这需要我们努力深耕文化土壤,培育文化艺术的根须,那样,它才能在肥沃的土壤里生长壮大,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2]戴自俺.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05.
[3][法]卢梭.爱弥尔(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15.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16.
[5]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文化论坛,2009(1).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