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孩子成长必修的家庭课程

2017-05-17 19:46沈茂德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沈茂德

摘要: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素质的教育,它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创新人才更要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走向优秀的家庭课程,高度关注帮助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锻炼健康的身体,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格,学会感恩他人,强化规则意识。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课程;江苏省天一中学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15-05

在孩子成长中,不仅应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文化滋养,更应有家庭课程的品行塑造。家庭课程是最基本的素质的教育,打个比方说,学校教育是“枝”和“叶”的教育,家庭教育才是“根”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平凡的、每一天的家庭生活中悄然进行着。培养创新人才更要重视家庭教育。具体来说,让孩子走向优秀的家庭课程必须高度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习惯培养,奠基人生

不少家长认为,家长的责任是养育孩子,学校的责任是教育孩子。那些认为教育是学校责任的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忽略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格优化、良好习惯的示范和教育。当孩子出现问题征兆时,他们漠然;当应该教育、引导孩子时,他们没有发出声音;当孩子出现扭曲性格、不良习惯时,他们还在期待着学校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事实证明,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成长的孩子积习难改,最终,孩子和家长都痛苦不堪。

可以说,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并非知识缺乏或者能力不够,而多是性格的扭曲和习惯的不良。所有优秀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优秀习惯的奠基。

素质教育是奠定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要起到如培植大树蓬勃生长的根系的作用,这种培植就是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落实优良性格与优秀习惯的培养。孩子的起点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但也可能画成一幅乱糟糟的涂鸦。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做演讲时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习总书记将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这个比喻恰当而深刻,可以说,孩子价值观培养的“第一粒扣子”是父母扣上的。

对孩子习惯的培养首先应该从生活习惯开始。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有一种又懒又笨的通病——五六岁不会自己穿衣服,上小学时不会收拾书包,上中学时不会洗自己的衣服……孩子的事全由大人代劳,更不要说做家务了。有人把这些病因归结为独生子女的天性,更多的人说是孩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的必然结果。真的是这样吗?调查显示,很多家长把自理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些对孩子而言是举手之劳的事都包办了,这就等于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久而久之,孩子依赖家长、懒得自己动手做事便成为习惯。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在价值观和人格形成之前,他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孩子每天呼吸着融入父母性格、习惯的空气,吮吸着父母性格、习惯的养分,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在这种浸润、呼吸和吮吸中,父母的价值观、性格、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影响是遗传性、奠基性的。言传不如身教,父母只有言行一致,精心示范,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素质教育,健康第一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许多学校、学生、家长都形成了“多读书—考高分—上名校”的教育理念。大量的学习任务压在孩子头上,挤压了孩子们走到操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他们只能整日坐在课桌前埋头苦读。更严重的是,对于这样的现象,学校和家长倒也不反感。在他们眼中,提高考分是王道,体育锻炼只是玩,会让孩子分心。也有家长知道运动的重要性,但他们认为与学习相比,运动的重要性基本可以忽略。而且他们相信,多给孩子吃点好的、吃点有营养的,就可以让孩子身体棒,体育锻炼没有必要。

运动真的不重要,可以被营养品替代吗?强身健体是运动的首要与基本功能。体育锻炼能促进骨骼生长,让正值发育期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尤其是能促进神经肌肉与心肺系统的发育。神经肌肉充分发育,能保证大脑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获得充分的营养,显著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同时也提高学习效率。除对身体有益外,体育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因为体育运动是锻炼意志力、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的绝佳方式。例如,参加一场90分钟的足球赛,会消耗极大的体力,必须咬牙拼命坚持;球也不能满场随意踢,必须遵守比赛规则;踢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讲究团队配合。

每年天一中学新高一军训时,笔者总看到有一些学生体重在100公斤以上,他们连特大号军裤都无法穿上。教官组织队列训练时,这些学生明显跟不上同伴的步伐。开学后,任课教师也反映,这些学生在上课时常犯迷糊、爱打瞌睡,渐渐地,他们的成绩也落后了。这些孩子为什么这么胖呢?有的确实有遗传的因素,但更多是因为平时家庭生活中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膳食营养,而没有引導孩子适度运动,如此十多年的生活造就了一个“胖墩”。

素质教育,健康第一。长期以来,天一中学3000多名师生每天都坚持以班级为方阵,在校园环道上慢跑1500米。各年级的孩子都参加,不分大小;每一个孩子都参加,不分男女。刚开始进行这项锻炼时,有一些孩子甚至教师都不理解,埋怨为什么要长跑;不少孩子有畏难情绪,会找借口开溜。坚持了六七年后,孩子们跑出了体质、跑出了习惯、跑出了乐趣、跑出了朝气。现在,天一中学的长跑队伍精神抖擞。这样的长跑活动影响学生学习了吗?事实证明,完全没有!动静结合、一张一弛,只会让学生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这十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最近几年无锡市高三学生体质监测调研中,天一中学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一直都名列前茅,其中常年坚持的课间长跑起到很大的作用。2010年,天一中学邓一波老师带队参加在香港慕德中学举行的两岸十城智慧铁人比赛并获得团体亚军。智慧铁人比赛兼具创意性、竞争性、耐力性、技术性和戏剧性的综合性教育竞赛活动。活动结合了数十种闯关游戏及主轴任务,参赛选手在几乎不休息的情况下要连续参加72小时的高强度比赛。回校后,邓一波老师感慨道:“咱们的学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得益于天一学子在创造性、知识量方面具有的优势,优良的体质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过硬的体质能让学生在长时间的紧张比赛中保持旺盛的精力、精准的判断力与卓越的创造力。”

所以,笔者真诚地对家长提出建议:在家庭生活中,“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必须落实并坚持下去。运动是孩子的天性,今天的孩子不喜欢运动,家长与学校都要为之负责。不引导、不指导,甚至还不支持运动,让孩子总是宅在家中,是家长对孩子运动的常见态度。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视力下降是学生体质最突出的问题,超重排在第二位。这种状况实在堪忧。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多走向户外、多沐浴阳光,在亲子运动中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热爱劳动,才会热爱生活

现在,许多孩子已经不做家务了,既不会做饭,也不会洗衣。报纸上还说,大学生会把成包成包的脏衣服快递回家,让妈妈帮着洗;洗干净后,家长又给他寄回来。对这样的做法,笔者真是哭笑不得。2013年夏天,应多倫多大学的邀请,笔者与中国的十多位校长一起走进了该校。多伦多大学的张柏松教授给我们看了一段中国留学生公寓内部情况的视频,用该校国际部主任杰克·马丁的话说是,“卫生状况‘不能容忍”。这种状况真的只怪孩子们吗?

在学校,中小学生也不愿意做清洁卫生工作。做值日生时,他们不认真,不积极;大扫除时,无论派什么活儿,他们都嫌脏嫌累,想尽办法躲懒;班干部竞选时,劳动委员的职务也是最少有人竞聘的。最可怕的是,已有一小部分孩子变得不爱劳动,他们对“劳动最光荣”的说法很难认同。他们认为,劳动是可以花钱买来的,现在家务由爸妈做,将来家务可以由钟点工做。而自己怎么可以做钟点工的活儿呢?

孩子是天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吗?一项对1666名3—8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和大人一起干家务”的学生比例高达93.0%,“愿意学做家务活儿”的比例高达92.7%。当问及“劳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时,77.6%的孩子选择“培养自己的能力”,67.2%选择“在劳动中获得快乐”,这说明孩子们很看重劳动对于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71.2%的学生不同意“现在的孩子是懒惰的一代”的说法。[2]可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对劳动缺乏热情呢?在这方面,家长的劳动价值观对孩子劳动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调查表明,54.4%的长辈说过“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用不着你管”,41.4%的长辈说过“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马路(或去种地)”,44.8%的长辈说过“学生就是要学习好,闲事少干”,44.48%的长辈说过“看你笨手笨脚的,这点事都干不好”,54.7%的长辈说过“去干你自己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听长辈说这些话的孩子,对洗碗、扫地这类简单的家务活儿表示“没兴趣做”的,明显多于长辈从没说过这类话的孩子。[3]

在不少中国家庭中,父母愿意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他们会对孩子说:“只要你学习好,什么家务都不要你做。”这正是在暗示孩子:劳动远没有学习重要。生活中也常见这样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说:“你若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到工厂、到车间当工人。”这种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也有体现。例如,有些班级制定了这样的规定:作业不交,罚扫地一周;上课迟到,罚搬运纯净水一周。在上述家长、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劳动似乎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孩子们努力向上的目的就是可以不劳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面包是神圣的。我们的语言中有成千上万个词汇,但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我认为是三个词:粮食、劳动、人民。”尊重和热爱劳动,做一个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的核心。

就个体而言,人的自理劳动是一项基本技能。劳动也是个体生存的手段。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价值,只有劳动,才能换得生活资料。就社会而言,劳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这些道理显而易见,家长也都懂,可他们说,“孩子现在还小,长大自然就会做事了”,或者“学习已经很紧张了,做家长的能帮他一点就帮一点吧”。这是一种错误且危险的思想。劳动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劳动是一种美德,不劳动的人不懂自律,也不懂得珍惜。如果孩子不从小接受劳动教育,那么他将无法形成自理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尊重他人劳动的品质以及对人、对己的责任感。

让孩子参与做家务真的那么难吗?我们可以从美国家庭的做法中汲取一点经验。在美国,大多数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父母认为,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体验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根据年龄大小,他们对不同孩子设计了不同的家务活: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四、懂得感恩,才有责任

笔者曾多次在学生大会上动情地说:“我的生活经历、我的教育经历、我的学校管理经历告诉我,人性、血缘包孕的母爱,仅仅用一个‘爱字实在是难以描述。”笔者也曾多次在孩子们的周记本上这样写道:“随着你们慢慢长大,你们一定会懂得,母爱是你们一生一世也报答不了的深情。”笔者曾好多次在学生会议上对孩子们讲述这样两位伟大母亲的故事。

欧洲有一对母女,去阿尔卑斯山度假滑雪,遭遇雪崩被埋。母女俩在雪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几次看见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都因她们身穿的是银灰色滑雪装,而未被发现。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过去。女儿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医生告诉她,是母亲用生命救了她。原来,是母亲割断自己的动脉后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一片白雪,直升机才因此发现了目标。女儿痛哭起来,她一直以为做清洁工的母亲是极其卑微的,但是在这一瞬间,她发现母亲原来是如此伟大!在这次雪崩灾难中,在迟迟得不到救援的生死关头,母亲用感天泣地的行为,用自己动脉里流淌的鲜血,为女儿指引了生命的方向!

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在她的身下安然无恙。几天后,救助人员挖洞接近这对母子时,母亲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那婴孩口中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乳汁被吸干后,她拼命咬断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了下来。

每次听完笔者的讲述,孩子们都泪眼朦胧,低垂下头,半晌无语。但我们又看到这种事实:今天的独生子女,几乎都处于父母、祖辈的过度呵护下,缺乏在风霜雨雪中求生存、在同伴竞争中求生存的历练以及真实的成长体验。他们习惯了在家庭生活中呼风唤雨的“主尊”地位,唯我思维强烈。由于缺失兄弟姐妹间相互照顾、搀扶的体验,独生子女也不懂得谦让为何物。不少孩子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甚至会不解:孔融的妈妈为什么不多花点钱都买大梨呢?这样的孩子,他尚未长大。

但是也有另一类孩子,他们内心深知,在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中都有父母、老师无限的关爱与帮助。杜江峰,1983年进入天一中学少年班,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高中学业,198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46岁时当选中科院院士。除了科研之外,杜江峰对其他方面谈得不是很多,他有着科学家的严谨与谦虚。但在谈到中学时期时,他充满了感恩之情:“天一中学少年班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机会,让我有机会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进一步深造学习。对此我感念至今。”对于天一中学、对于老师,他始终保持着那份感恩的情怀,只要有时间,他每年都会回到学校,精心准备,为学弟学妹开设前沿科技进展的学术性讲座;每年春节,他都会到恩师盛福清老先生的家里探望。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天一中学的培养,离不开天一中学创新少年班的举措,离不开天一中学老师对我的培养。”

五、遵守规则,才有美丽人生

当笔者听到“中国式过马路”的说法,听到对中国大妈广场舞的批评,看到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的纷乱时,常会想起亨廷顿的名言:“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在英国,许多行为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公民规范,在中小学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明文规定的学生行为守则。但在世代相传的长期积淀中,许多行为已变成一种约定俗成,变成积淀在盎格罗-撒克逊民族血液中的行为基因,变成了弥散在英伦三岛的社会行为文化。在英国,被人认为行为粗鲁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一代又一代英国绅士就在这种文化浸润中成长,而且这种绅士文化具有感染性和继承性,一批又一批外来移民就在这种社会文化熏陶中成为新的绅士。许多次乘车外出,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叹行车的有序、宁静、礼貌,马路上很难听到车辆鸣笛,驾驶员遇到交叉路口,必先左顾右盼,然后通过。我们常见在较窄的通道上,两车相遇双方礼让,不少驾驶员摇下窗玻璃让对方先行,而先行的驾驶员必定挥手致谢。在这种礼让中,驾驶员少了很多争执带来的烦恼。

我们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增长及技能提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德性的发展。而对孩子德性的培养应该做得更具体点、更有针对性,要把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诚实的品质、与人相处的礼仪、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恪守社会秩序的自觉等素养放在教育的首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不仅仅需要学校及教师,更需要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一起努力,从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着手,具体指导,让孩子先成“人”。

一直以来,笔者都认为我国基础教育已非常重视常规管理,因为我国大多数学校都有很多条条框框,有无数常规考核与评比。但仔细比照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是遗憾地发现,这些常规管理效果不理想。一些德育工作者也很不解:“我们尽心尽力组织了很多评比,但学生仍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德育思维与德育方式仍然有“运动式”“口号式”“走过场”之嫌,家长、教师并没有真正认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人生发展的奠基作用。在教育实践和家庭生活中缺乏生活化、细节化的养成教育;学校教育重视行为的表层量化评价,忽视引导学生形成对规则的真正认同,教育行为类似轰轰烈烈的“整治”,但缺乏滴水穿石的坚持。

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金华曾说:“教育其实是很实在、很细致的积累,从低到高,从浅入深,一步一步做好,日积月累,必见成效。”的确如此,对孩子行为规范与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细微处着手,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化,而不是给孩子灌输一些大而泛的道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学校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方式中得到一些借鉴。袁金华在《教育的朴实》一文中提到:“日本小学新生开学前,学校会寄给家长一封信,说明他们对一年级新生的教育目标是‘体质、习惯、兴趣,然后围绕三个方面提具体要求。例如,对早上起床和晚上就寝的时间以及对下午1点30分学校放学后的家庭活动提出建议;开学第一周允许家长陪伴孩子进校、回家,第二周起,孩子就要戴黄色学生帽独立步行上下学;要求孩子选择1~2项体能游戏项目,每天坚持练习;要求孩子每天临睡前整理好书包,削好铅笔;要求孩子上体育课穿短袖、短裤的运动服,星期六要自己洗干净运动鞋……”[4]在家长的配合下,学校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孩子们懂得并遵守了规则,也学会了坚持。

同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所高中的教室内,笔者看到了这样的规则:不吃糖,不吃口香糖,不喝汽水;要说话,请举手;把书包放在地上;不在桌子上写字;不迟到,不早退;不乱丢垃圾。简简单单的几条,似乎德育目标很低,但效果是教室内整洁、有序。

教育就是要从细节入手,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孩子的规则行为,将规则内化为素养,进而用优秀的素养为孩子迎来美丽人生。重新审视我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时,我们应该进一步从小事抓起,引导孩子们养成习惯:面对孩子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面对孩子们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某些不良习惯,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教育的敏感和教育的胸怀?我们是不是应该带着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未来视野,不断地审视我们自身、审视我们的家庭教育行为?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种彻底的浸润,孩子是酸还是甜,都在这种印刻式的浸润中形成。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三好”(身体好、性格好、习惯好)素养,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教师和校长多么能干,他们也很难改变孩子。倘若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培植良好的根系,孩子也绝不可能成长为一棵茂盛的大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6-08-0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2][3]关颖.不做家务的孩子很难有出息[N].中國教育报,2014-05-01(4).

[4]袁金华.教育的朴实[J].江苏教育研究,2006(8).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