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美学融合传统杭绣在高校教育实践的深入研究

2021-11-09 04:40陈柳蓉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从当前传统手工杭绣在高校逐渐开展的教学为出发,反思对已有的传统手工杭绣技艺,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对刺绣工艺课程与现代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改良,通过设计创新、虚实美学与刺绣纹理结构元设计实践,形成短时间完成的设计与刺绣虚实工艺教学体系,并富有深度和高度的手工杭绣设计课程。

【关键词】传统杭绣;虚实美学;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078-03

【本文著录格式】陈柳蓉.虚实美学融合传统杭绣在高校教育实践的深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78-80.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2019年度(高校)研究课题“宫廷杭绣产品设计的创造性发展与品牌化推广”(项目编号:zw2018072)结题论文。

一、传统杭绣手工艺传承现状和困境

杭绣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课程教学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拥有一定规模的设计学科专业特色,虽取得不少的成果,培养了一些优秀的青年传承人,但距离传统手工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距离甚远,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传统刺绣手工艺传承困境原因一直存在,难以解决,继承和参与传统手工艺术行业的年轻人少,以古老的师徒传承形式培养年轻人,势单力薄,难以支撑起如此庞大的传统手工艺事业;“手工刺绣”本身是一种特色,现代工业化机器无法代替其产生的艺术价值和品位,手工刺绣最大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时间成本很高,让手工刺绣产业化,要构建庞大的年轻人才队伍,“质”与“量”无法达到要求;颇具规模的传承教育机构的缺失,大部分高校不具备让学生系统接受学习刺绣技术的条件。虽然国家和政府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高校,让大学生接触到些非遗技能,但还是没有实践,光凭几次讲座,几十课时兴趣选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二、传统杭绣工艺技术融入高校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中国美术学院产品设计毕业生所设计的作品——《四般闲事》,以焚香、挂画、品茗、插花为主题,将刺绣与陶瓷两种元素融合,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各界人士极高的评价。记者采访三位毕业生时,她们如实叙说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和离开校园寻找技术支持的艰辛过程。还有一种情况,多数高校毕业生设计的产品,多半寻找市场外加工现象,在制作工艺上可能会出现与设计初衷有很大出入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意境表现出来,如刺绣服装以及配饰包包等。因此,一直以来,刺绣工艺市场影响力小,品牌化高端产品少,形不成一种潮流和较强的感召力,势必造成刺绣工艺产品市场发展缓慢,而导致更多的专业设计人员从事其他方面的设计工作。

非遗进课堂能实实在在落到实处,在高校教学中,从改变课程时间安排上进行调整,将原先独立的设计专业课程与刺绣工艺课程从时间上串联到一起,使内容承上启下。在设计课程中,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收集素材,了解历史等,学生确立自己的设计思想,明确设计目标,结合刺绣元素和传统绘画元素进行图案创新设计。设计主题明确,产品造型和图案有时代感,更有艺术内涵。学生可以在工艺品绣制过程中,快速成长,了解图案与刺绣结合的基本规律,细节处理的重要性,深入体会细节决定品质的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想,处理刺绣的针法、色彩的搭配、丝缕的方向以及针迹的长短安排,理解图案和刺绣丝缕结合产生的最佳视觉效果,体验刺绣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魅力。

三、虚实美学与刺绣丝缕结构元的探析

圖案与刺绣针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不同图案造型所采用同样的针法,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可见,同样的图案运用不同的针法,会产生更多不同的艺术效果。学习传统的刺绣,必须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和举一反三,给传统针法注入新鲜的血液,具有现代生命力和刺绣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以线代笔,将绣品丝缕纹理视为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每一丝纹理的平行、交叉角度变化产生的“纹”的美感,表现为点、线、面构成美以外的韵味和肌理,按照构成形态的视觉要素的一般性原理和变化产生更多的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受刺绣丝缕纹理的千变万化,引申出刺绣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能表现出丰富而抽象的艺术效果。

(一)虚实美学与块面纹理结构结合的创新

“设计美学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审美观念的物化,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这一民族在美学上的趣味和追求”。刺绣设计不是单纯的艺术 ,其往往为人们日常所用,其造型、色彩和装饰,即使人们不去专门欣赏,也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养起人们的审美意识,如影随形地左右人们的审美判断。故此,刺绣图案与刺绣纹理结构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教学实践探索中,分析图案纹样、纹理结构、色彩感与质感的表现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刺绣丝缕纹理的角度、方向、长短、疏密、色彩等穿插上的千变万化,将会产生无穷的可能性和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需要设计者具备丰富经验,对刺绣纹理的想象力和对刺绣丝缕纹理的美感反应,在生活中积累现代形式美经验,组合成现代美的虚实艺术,如(图1)是一个男生完成的作品,所表达的是繁体文字“愛”的一个平面设计图,此图保留“愛”字的外轮廓,将“愛”笔画内部进行拆散重构,用流畅的波浪线组合成大、小块面的变化,形成不规则块面构成的图式。用丰富的粉色系列和色块搭配,体现年轻人对“愛”的理解。针法采用统一方向的刺绣丝缕结构,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直观上就是用线构成块面,由于丝线有光泽,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很微妙的变化,效果独特有新意。

(二)虚实美学与针法纹理结构的创新

虚实美学在中国艺术美学领域运用广泛,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在绘画技法方面更显突出。“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说的这种哲学境界,事实上成为中国画追求虚实变化、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深层含义 。南宋传统宫廷绣品中,很少体现虚实的绣法,到了后来才慢慢出现,但运用得还是比较少。(图2)赵亦军老师创作的观音绣品中,突出体现了虚实针绣法在作品中的运用。他借用紫色面料,整幅作品的衣服和云彩都运用虚实针法,衣纹的处理结合西画素描的明暗关系,表现出光感。在虚实美学与针法纹理结构的创新教学过程中,着重体现传统以线造型的特点,同时将虚实美学运用与刺绣设计之中,如(图3)学生用线造物的作品,表现鲸鱼活跃于大海,线条本身具有运动感和流动感,线描造物灵动而富有生气。此作品主要使用盘金针法为“实”法,周围小鱼为“虚”法。金线有很强的亮光,在光的照耀下产生很丰富的变化,盘金时走势的处理很能考验绣制者的智慧和艺术水平。掌握平金技法特点和性能后;对栽针及针距的控制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把握。故而,平金绣技法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幅作品的成败。鲸鱼盘金是传统技法,思考处理比较虚幻的围绕在鲸鱼周围的小鱼,需要自己创新一种表现技法,诠释小鱼儿虚幻、灵活、飘逸、快乐有朝气。创意思维是提出新思路的思维,需要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需要设计师从全新的思路出发认识问题,在创作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利用想象力在脑海中,形成新的形象和意念,从而产生新的观念和意识。

在鲸鱼的创作中,“鲸”以线造型,用盘金针法绣制而成,在实线基础上,表现“虚”与“空灵”的视觉感受。鲸的周围有多条小鱼,处理成“虚恍”的效果,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每一个落针点的位置、距离;每一针的丝缕方向、长短、粗细等要求都非常严格。在丝缕粗细上,将丝线分为1/6丝,按照小鱼游的动势运针,每一针的长短凭个人对画面的感觉,小鱼头部相对实,与身体的虚形成对比,在深蓝色的丝绸面料上,选用比较突出耀眼的橙红色,营造出萦绕而快速游动的虚幻效果,单纯的金线与单纯的橙红色,形成大与小的造型对比,表现出一个美妙的超现实意境。又比如(图4)荷花与荷叶的画面中也运用了虚实针法,荷叶边缘运用了面料底色,虚针过度渐变至灰色(面料色),荷花采用了不规则的块面渐变衔接过渡,花瓣与花瓣重叠处用虚针法,画面清雅、生动,富有韵味。

(三)绣品的形态与特色美

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之美,只有在“虚”与“实”的辩证统一之下,才能做到真正的“典范化”并达到最高的成就。进而提出“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在现代刺绣中,有诸如此类的设计。而现代刺绣要打破已有的某些规律和格局,设计出别样的不拘一格审美语言,形成“虚实”美学在刺绣领域的独特魅力,更以丰富的艺术形态;材质、肌理效果、形式感等;在现代装饰刺绣设计中效果凸显,特色鲜明,实现了产品的现代感和时尚美艺术需求,彰显惊人的艺术创新和产品的艺术魅力。

四、設计专业高校学生接受传统工艺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对传统手工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狠抓落实,希望文化产业的建设和转型、传统与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日渐兴盛,在当下培养懂传统、爱传统、爱传承、有思想、善钻研、有创新能力的青年大学生,只有通过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艺术课程的方式,让年轻的大学生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技术教育。思想上,使年轻人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历史,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在技术上,传承匠心精神,继承并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传统手工艺特色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传承传统文化,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使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职业优势和就业优势。刺绣工艺一直追寻着视觉和精神美的表现,刺绣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以物质材料通过某种工艺表达人们的感觉和观念的结果。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形态上,都与传统造型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人们物质和精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制造”正在从低端制造走向文化制造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这一时期,对传统工艺产业来说,是最佳的历史发展时期。刺绣工艺在近几年得到了不少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在笔者看来,传承与发展不仅是需要人们铭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让刺绣文化产业化,让刺绣设计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传统工艺落地生根。这样不仅需要大力的宣传,更需要将非遗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相结合;与高校育人相结合;与现代审美语言、审美需求相结合;与现代人的时尚生活相结合;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对消费者来说,品牌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格调。打造具有文化价值的刺绣品牌,也是刺绣工艺产品的缺失和短板。只有在传承中寻找更大的发展,在发展中不忘传承的初心,才能促进刺绣工艺品市场的发展,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这样的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壮大,让年轻的设计者有发挥自己才能的广阔天地。

五、结语

刺绣设计有别于其他艺术品的设计,它必须懂得刺绣针法原理,才能把握住刺绣丝缕“结构元”的形成规则,设计出理想的独特的色彩关系和形式美效果。刺绣手工艺技术不是每个设计者都具备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这只是少数高校具备这样的条件,应该有更多这样的高校,注重传统刺绣设计教学的实际效果,明确高校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创新方向,关注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型人才需求,在“精美”与“特色”上下工夫,创造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品牌化的刺绣工艺产品,激励更多高校设计类专业教育将非遗引进高校,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找到一条传承创新发展道路,能够更深层次的长期探索和思考,真正做到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打破教学常规思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特色和教学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刺绣设计人才,这是高校开设刺绣课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易.四般闲事小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设计[EB/OL].(2012-06-12). https://3g.163.com /home/12/0612/14/83Q9U 5FO00104JLF_0.html.

[2]金韺兰.中国编织绣品的传统科技与美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2-13.

[3]梁梅.设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7.

[4]郎承文.中国画百事通[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529.

[5]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33.

作者简介:陈柳蓉(1965-),女,浙江乐清,副教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宫廷杭绣名师赵亦军工作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传统绘画,文创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