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校文史馆的建成使用成了学校师生便利有效的德育基地,也吸引了陆续参观检查的客人。小导游队伍应运而生,写好导游词成了他们面临的考验。笔者针对现状,基于学校文史馆,让小导游自主、合作、探究实现撰写,从“导游词”的内容、方法、语言等方面优化,从学校的文史馆拓展至当地的人文地理,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 小导游;学校文史馆;儿童习作;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0-129-03
【本文著录格式】季建峰.小导游:基于学校文史馆的儿童习作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30):129-131.
近年来,随着政府不断投入,本校根据實际和自身特色,搜集百年校史和历来发展变化及“双童”革命烈士等资料,结合学校太极特色等,花巨资兴建了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文史馆。文史馆有三个展厅,分别是“学校校史及太极特色活动”“双童红色教育”“扎染艺术工作室”,此外文史馆前后各有别具一格的廊道文化。文史馆装修精致,内容丰富,文化深厚,特色彰显,已然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自建成以来,校史馆成为了我校一年级新生始业教育的第一站,成了全校师生的便利有效的德育基地,成了兄弟学校师生参观学习的理想场馆,成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必然莅临的场所。通过申报,现被市政府确立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园小导游队伍应运而生,他们俨然成了介绍文史馆、推出学校新名片、打响学校知名度的生力军。
两则真实事例呈现的再思考:
事例(一):在学校文史馆前面,一位性格腼腆的男同学身着华丽的导游讲解服,正兴致勃勃地向前来参观的客人做小导游讲解。起先介绍得还算流畅,但是讲到“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这几句也正好切合了我们学校的一贯风尚”的时候声音戛然而止,随即脸倏地红了。他抱歉地笑了笑,而后无奈地低下头……显然,这位小导游不幸“忘词”了。
事例(二):一次社团课上,笔者带领20位新增加的小导游走马观花地参观文史馆的第一展厅,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兴致盎然。笔者接下来宣布:“请大家回去写一篇关于文史馆第一展厅的导游词。”话音落,小导游们个个愁眉苦脸,怨声载道。不难发现,这20位小导游撰写导游词心生恐惧,无从下手。
再思考:小导游“忘词”和“惧写”的现象,归根结底在于两个原因:教师代写,学生面对现有成人化的导游词,死记硬背,终究难以内化;教师引导和指导不到位,致他们不知如何写。当下,建立小导游队伍的学校不在少数,碰到上述尴尬现象在所难免。再者,小导游的习作素养、习作方法、习作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提升小导游习作能力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笔者认为:借助学校文史馆平台,让小导游自主探究实现导游词撰写,达到言之不惧、言之有物、言之有法、言之有情,从而提高小导游的习作能力,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基于学校文史馆,小导游的习作指导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准备,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法和一系列严密的流程。
一、做足准备,胸有成竹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任何习作,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撰写导游词也不例外,要一丝不苟,扎实推进,切不可怠慢,更不能操之过急!
(一)着眼规范,学一学
要使学生正确、规范地撰写导游词,达到言之不惧,建构导游词的整体框架,尤为重要。导游词可以分前言、综述、分述和结尾四个部分,教学或辅导讲解时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
前言——礼貌大方进行自我介绍,并作欢迎;
综述——用一两句提纲挈领的话将景物进行概述,给客人良好的整体形象;
分述——有条理、有选择对景物各部分作具体生动的介绍,给听者以深刻的印象;
结尾——和“前言”交相呼应,也可以和“综述”部分前后呼应,以不失礼貌进行告别。
这样既定的规范兹事体大,得落实到人、落到实处,让每个小导游都心如明镜,了然于心。
(二)借力观察,走一走
“新课标”关于小学高段习作明确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笔者认为,小导游“惧写”导游词的第二个基本原因就是不知“写什么”。因此,带领小导游们经常去文史馆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有意引领小导游们进行观察、比较、思考,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表象。
如:笔者带领小导游第二次来到扎染艺术工作室及特色展厅。自由参观之前,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了,参观之前请记住老师的几个问题。第一:这个展厅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自由参观,要认真观察,可以用手去触摸,但一定要保证每件物品不受到破坏。”话音刚落,小导游们一改走马观花的常态,有的环顾四周,略有所思;有的驻足流连,细细品味……
观是写的前提,观后留痕才能做到笔中有物。有了表象,就有了素材,小导游撰写导游词就言之不惧、言之有物了。
二、扶放有度,心中得法
通过前期充足的准备,初步解决导游词“写什么”的问题,从而使小导游们达到言之不惧、言之有物,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从导游词“怎么写”去积极引导,从导游词的内容、文序、语言等方面扶放有度加以引导和指导。
(一)明确内容,移步换景
导游词中究竟要写哪些景物,究竟要按什么顺序写,这是小导游撰写前的第一步。通过小导游前期认真参观,丰富了见闻,形成了表象,文史馆中的景物应该能够罗列清楚,如数家珍了。教师可以大胆让小导游自己罗列,集中展示,讨论修正。 “第二学段”已经学习过游记,对于“移步换景”并不陌生,因此导游词的设计线路也可以交由小导游们自主设置,讨论完善。
小导游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合理地规划了一条导游线路:
如:①文史馆前→②学校校史的岁月如歌部分→历任校长→往年荣誉→知名校友→太极拳特色介绍→③双童红色教育红色暴动史部分→暴动旧址(仿建)→暴动器械用具展示→长廊的“双童”英雄路→④扎染艺术工作室及特色展厅→⑤另一个门回到文史馆前。
但又有部分小导游认为,抛开内容整合,根据移步换景,校史部分的“往年荣誉” 板块后就是“太极拳特色介绍”板块,因此导游线路可以调整为:
①文史馆前→②学校校史的岁月如歌部分→历任校长→往年荣誉→太极拳特色介绍→知名校友→③双童红色教育红色暴动史部分→暴动旧址(仿建)→暴动器械用具展示→长廊的“双童”英雄路→④扎染艺术工作室及特色展厅→⑤另一个门回到文史馆前。
两条导行线路,有理有据,而且均源自学生,笔者认为都是可行的。
(二)做好衔接,写好过渡
过渡,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小导游们带领参观,移步换景,必然要用上过渡语。特别是从“校史馆→双童红色馆→扎染艺术工作室及特色展厅”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移步换景时必然要有合理的过渡句。
经典游记《颐和园》行文严谨,过渡自然,显然是一篇可借鉴的范文。可以让小导游再次回顾课文内容,重读过渡句,赏析过渡句,体会过渡句。然后让小导游模仿写过渡句,思辨过渡句,以达到最佳优化。鉴于导游词的特点,教师要让小导游明晰过渡要口语化,意思明了;第二就是尽量简洁。
小导游过渡句举例:
如(1)“校史馆部分→双童红色馆部分”的过渡语:“想必,我们学校的悠久灿烂文化、太极特色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吧,接下来我们将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
如(2)“双童红色教育部分中暴动器械用具展示→长廊的‘双童英雄路”的过渡语:“在接下来的长廊中,展示的是‘双童英雄路板块。”
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小导游写好过渡,使文史馆的厅与厅、处与处、点与点,紧密衔接、自然过渡,使导游词浑然一体。
(三)确立主题,突出重点
确立主题是创作文学作品的重中之重,它是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作者的寫作目的。没有主题,文章就失去灵魂、失去光彩。导游词也不例外,需要小导游撰写前认真确立主题。文史馆由三个展厅组成,每个展厅里又分若干个板块,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教师要让小导游充分思考,比较分析,积极讨论,每个展厅分别确定一个主题,后根据主题,选择材料,把最能反映主题的材料作重点介绍,避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1.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把景物写具体,突出景物的特点,是小学阶段写景、游记类习作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重点指导。导游词的介绍,也要有主有次,抓住景物的特点作重点介绍。
如:文史馆前最左边是学校的校徽图案,蕴含着学校丰富的文化内涵;边上有 “微笑是最美的风景,成长是最大的幸福”两句传承学校的教育理念;再过去是用铝合金凹凸板打底镶字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展示;再右边是学校教师大家庭展示。整个版面清新自然,美丽端庄,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教师帮助小导游确立主题时就要加以引导:“同学们,你们觉得文史馆前面怎么样?你可以从哪些方面突出它的美?除了外在美,还有哪些美?能不能在描写外在美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内在美具体地介绍出来?”小导游根据教师的有效引导,围绕主题,筛选题材,着重描写,写出景物的特点,无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习作指导。
2.把景物的特色推出来
写出景物的特色,在写具体景物的同时写出区别于其他景物独有的特征,是导游词习作的难点,教师要重点指导。
如指导撰写“扎染艺术工作室及特色展厅”的导游词时,教师说:“同学们,扎染艺术工作室大家还有清晰的印象吗?谁来说这个艺术工作室区别于其他展厅的地方?”教师投影出示扎染艺术工作室的图片,逐一回放,最后把图片聚焦到了几个场景:特别的老师,特别的环境,特别的荣誉。然后让小导游们畅所欲言。“有特色”是很多小导游一致确立的主题。然后教师放手让小导游撰写这个展厅的导游词。其中有一篇:
经历了红色洗礼,我们来到了“扎染艺术特色的工作室和展厅”。这个展厅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老师领衔打造。她积极创建社团,精心组织教学,让学员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学习扎染、参与扎染、创作扎染。
(四)相互评改,补齐短板
“文章不嫌百回改。”导游词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落实、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要让小导游们自改自评,查漏补缺,互评互改,找出短板,有针对性地修改,逐步完善。教师要选择内容新颖、写法创新、语言传神的优秀导游词作重点赏析,对内容、方法、语言方面还欠缺的导游词做重点指导,以此激励上进,鞭策不足。小导游们在互评互改、相互交际的习作实践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走出场馆,触类旁通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毋庸置疑,基于文史馆,小导游撰写导游词,在习作的实践中学会了写作,提高了习作的素养和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充分地引导他们去关注当地独特的人文和地理景观,让他们走一走,看一看,搜一搜,想一想,写一写,改一改,练一练,再次走进导游词的习作实践,用他们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独特的介绍去触摸美、感受美、赞叹美。可以撰写“双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导游词,可以写“我可爱的家乡”导游词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基于文史馆,让小导游关注格式,走进文史馆丰富见闻形成表象的同时收集资料为己所用,从而达到言之不惧、言之有物;通过练前方法的引导和指导,让小导游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经历了互评互改和走进文史馆进行习作交际,导游词精雕细琢,逐步完善。小导游们正是经历了这么漫长的习作过程,在卓有成效的习作实践中学会了写作。走出文史馆,给他们更广阔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再次走进习作的实践,触类旁通,内化方法。这次的过程,无疑是扎实的,是快乐的,是灵动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清华.文化语义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孙晓凤.浅谈小学作文评改艺术[J].中华少年,2011(2).
[4]张宝兰.写作:新课改下小学作文评改策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5]王平香.激励成功心理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J].新课程学习中,2011(4).
作者简介:季建峰,1978年生,浙江建德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