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莲
摘 要: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是当下教育领域中的热议问题,一些学者认为问题才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想要有效的启发学生思维,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还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注意结合当下的热点和生活实际来合理设计问题,且问题要具有可探究性及合理性。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创设情境;启发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
引言
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手段,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散,有助于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但如何保证有效提问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教师不能直接了当的通过问话引出知识点,而是要将知识点融入问答中,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提问情境的重要性。
一、紧贴实际生活,增强体验感受
新课标改革后,三令五申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实际,创设情境中使用的素材要贴合实际,从生活现象中总结、提炼出问题,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并引发学生的情感认知,从而有效启发其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所选择的生活素材,不能随意的选择,而是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挑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价值。举例来说,在学习《创新改变生活》一课时,在新课导入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意识到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课堂中教师要先做一个小调查,询问哪些学生有过忘记或是丢失家门钥匙的经历,初中生虽然年龄稍大,但仍然有部分人性格马虎,所以有着忘记带或是丢失家门钥匙经历的人并不是个别特例。教师可以详细询问其忘带钥匙后的处理方法,有的学生说去楼下给父母打电话;有的学生说去亲戚家等待父母;也有的学生则说用指纹解锁。教师则要针对“指纹解锁”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可以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结合当下热点,培养价值观念
当下很多初中生都不关心国家时势,目光多是围绕着家里、学校等地,这不利于其价值观念的培养。同时,初中生大多都尚未成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看待事物也较为片面,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无法明晰是非对错,且观点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融入当下的时事热点,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理解教学内容,并提升自身的思维,促进全面发展,进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举例来说,在学习《走向共同富裕》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材料一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材料二是近些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措施。学生阅读这两则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看过这两则材料后,大家说一说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学生则要发散思维,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来回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但要对部分错误的观念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融入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过程中的学生不仅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意识。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为了提高其法律意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适当融入一些法律知识,促进学生通过学习懂得法律常识,并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素质。举例来说,在学习《凝聚法治共识》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融入法律知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纪录片《法治中国》中的一段,之后展示生活中真实发生且触犯法律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事件中的哪些行为触犯了法律,应该承担怎样的结果。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存在的法律,如遵守交通规则、买到假货依法维权等,并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还有哪些事件涉及法律。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知识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四、设计悬念问题,获取正确认知
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其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初中生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较为稚嫩,在面对是非对错等问题上,难免会作出错误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悬念性的问题情境,利用具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其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举例来说,在学习《参与民主生活》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精心设计问题:某天,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摔倒在地的老奶奶,他走过去扶起了老奶奶,但被误认为是撞人者,这个学生应如何应对呢?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给出多样化的答案,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展开分析和反思,最终总结出正确的道理。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意义深远。教师想要提升课堂质量,启发学生思维,除了要优化课堂内容外,还要重视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更好的提升这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提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维,并重视塑造其良好的价值观。
參考文献:
[1]王俊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20(A5):113-114.
[2]邓小芬.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之我见[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09.
[3]韩明河.情景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师,2020(S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