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探索

2021-11-07 10:34:56向家兴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科学素养能力培养

向家兴

摘  要:新《课标》指出生物教学要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同时也指出生物科不仅是学习众多事实和理论,更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本文就生物阅读能力的培养、听课能力的培养、探究能力的培养、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生物教学;科学素养;能力培养

新《课标》指出:生物学科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仅凭教师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的对学生传授知识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具备多种能力,他们才能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劳动,去获得知识。因此,怎样根据现有的教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已经成为了生物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粗读教材

在设计导学稿时,注意“课前预习”的设计,“课前预习”的内容要反映本节的重点、难点。学生在认真阅读“课前预习”的前提下,带着问题粗读课文找出答案;例如:《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课前预习:

1.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

2. 生物是指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它们具有如下的特征:

(1)生活需要__________,(2)能进行__________,(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__________,(5)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_,(6)都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性,(7)除__________外,生物都由__________构成。

(二)精读教材

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在精读时动手作笔记,让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将重点知识,关键性字、词,做好标记如:加圈、加点、画线,符号等。让学生每次读有所得,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阅读能力。

二、听课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怎样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听课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就十分重要。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要让学生40分钟保持全神贯注的听课,很不容易。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分析学生的特点,教学中设计多样形式的情景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状态。例如:《细胞的生活》一节的情景导入,可以通过回忆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呢?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每个细胞的生活都是需要物质和能量,从而引入课题。同时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做笔记,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只带眼、耳,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能记住的知识很少很少,而且遇到内容枯燥、概念多的时候,学生就会听得昏昏欲睡,完全没有课堂效率。让学生动笔做笔记,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的另一种有效方法。记什么呢?比如:课堂上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的重点知识,让学生记录下来;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让学生用符号标记出来;罗列易考、易错的知识点,让学生用红笔记下来;评讲试卷时,让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批注在试题旁边。

三、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节的学生活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设计中,首先让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资料在教师引导下分小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探究方案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边观察、记录。对于不认识、不了解的生物,有的学生用手机拍照,然后在百度上查找,调查结束后,学生对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些书本上没法学到的技能,如手机拍照技术,电脑操作技能,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等通过实践来掌握了。

四、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普遍不足。一节内容学完了,究竟这节内容讲了什么?一册书学完了,究竟这册书讲了哪些内容?很多时候学生说不出来。俗语说“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怎样将书读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的方法有很多,如列提纲、写梗概、画概念图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教学生最常用的归纳方法是画概念图。

概念图(concept map)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简单来说就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网络图形的形式来呈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复习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时,我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为主线,将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的组织、动物的组织以及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其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图解的形式串联起来。这样简单明了的将有关植物部分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这种归纳方法,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用类似的图解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总之,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有很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2011版

[2]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黄坤成.2017年第22期《读天下》

[3]生物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张丽芳.2011年第3期《考试(教研)》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科学素养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2:01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