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内皮糖蛋白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表达特征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相关性

2021-11-06 02:52李爱华张社兵刘向阳陈锦峰庞军刚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危组分层危险

李爱华, 张社兵, 徐 新, 刘向阳, 陈锦峰, 庞军刚

粤北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广东 韶关 51202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为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侵袭或破裂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ST段或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1]。ACS属于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于男性、老年、绝经后女性、高血脂、糖尿病、腹型肥胖或有冠心病家族病史患者[2]。ACS常表现为胸闷、胸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及时评估ACS患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3]。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edified albumin,IMA)是人体内重要的标志物,在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损伤前,呈现明显的异常升高状态,且对心肌缺血评估具有重要意义[4]。内皮糖蛋白(endoglin,CD105)为重要的TGF-β超家族成员,在增殖的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但在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呈弱表达状态,可作为评估新生血管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之一[5]。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稳定评估神经体液变化的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但IMA、CD105和Lp-PLA2在ACS患者评估中的应用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IMA、CD105和Lp-PLA2与ACS患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粤北人民医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ACS患者纳入ACS组。纳入标准:因胸闷或胸痛急诊入院,经检查确诊为ACS;发病12 h内入院。排除标准:存明确外周动脉缺血病变或短暂脑缺血发作;存在严重贫血、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存心脏瓣膜病或心肌病;血浆白蛋白异常。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ACS组:男性77例,女性43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2.28±8.28)岁。健康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8.29±5.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依照GRACE评分将ACS组患者分为低危亚组(GRACE评分≤108分,n=30)、中危亚组(109分≤GRACE评分≤140分,n=42)、高危亚组(GRACE评分>140分,n=48)。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使用抗凝管室温静置2 h。离心收集血清置于-80℃冰箱中保存后统一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MA、CD105和Lp-PLA2水平。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完成检测操作。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ACS组患者血清IMA、CD105和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2.2 不同亚组ACS患者血清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高危亚组患者血清IMA、CD105和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危亚组、低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亚组患者血清IMA、CD105和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亚组ACS患者血清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2.3 IMA、CD105和Lp-PLA2与ACS危险分层相关性 ACS患者血中高IMA、高CD105和高Lp-PLA2均为影响ACS患者危险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IMA、CD105和Lp-PLA2与ACS危险分层相关性

3 讨论

ACS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形成血栓、损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坏死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研究指出,对ACS患者风险评估可有效在早期合理的对住院期间的治疗策略进行选择并预测再发急性缺血性时间、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7]。现阶段临床中多采用TIMI危险积分、GRACE评分、PURSUIT风险模型等手段对危险分层分析和评估[8]。GRACE评分系统是近年来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病情状态评分量表,多用于评估患者住院或出院后长期死亡或再发风险的模型,对ACS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是评估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要指标,但其仍未对患者的病理生理性指标进行评估[9]。

IMA是病发心肌缺血时部分血白蛋白N末端结合位点改变,结合金属离子能力下降。一般情况下,在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后IMA可在数分钟内开始异常升高,且持续性心肌缺血可能导致患者血中IMA水平持续升高[10]。IMA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评估,可用于ACS的早期诊断和评估[11]。CD105是具有调节内皮-间质间信号传递功能并参与血管生成过程的重要标志物,其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研究指出,血管内皮细胞与CD105关系密切,且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独特分布,其可能成为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指标,对早期ACS防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作用[12]。有学者指出,血小板聚集、炎性反应是AC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血清中Lp-PLA2多由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泡沫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合成并分泌[13]。有研究指出,Lp-PLA2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一步研究结果证实Lp-PLA2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4]。有研究显示,血清中Lp-PLA2浓度升高与ACS发病风险密切相关,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Lp-PLA2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15]。

本研究结果显示,ACS组患者血清IMA、CD105和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血中IMA、CD105和Lp-PLA2水平存明显差异,其中高危组患者血中各指标水平最高,低危组最低。此外,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S患者血中高IMA、高CD105和高Lp-PLA2是影响ACS患者危险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结果提示,在对ACS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进行分析及风险评估时,可考虑将IMA、CD105和Lp-PLA2纳入风险评估体系,可在临床诊治决策过程中有效优化治疗流程,有利于临床医师快速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此外,ACS组患者血中IMA、CD105和Lp-PLA2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加重炎症斑块形成,促进炎性细胞聚集并促进血管生长因释放导致血管新生,加重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高IMA、高CD105与高Lp-PLA2均为影响ACS患者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IMA、CD105、Lp-PLA2对ACS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危组分层危险
超声心动图用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危险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喝水也会有危险
有趣的分层
ING4在结肠和直肠的胃肠间质瘤表达的研究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上消化道再出血和死亡风险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