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文化的道德教育与传承创新的若干思考

2021-11-05 07:31何环珠肖秀春徐淑媚范水生福建农林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茶文化茶叶

文/何环珠 肖秀春 徐淑媚 范水生(福建农林大学)

茶叶发源于中国,并从中国走向世界。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内涵高雅、丰富多彩的茶文化[1]。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典型代表。当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潮在我国流传广泛,对社会风气和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恶劣影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茶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充分发挥茶文化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对建设文化自信、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2]。当前,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茶文化在当前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人们在茶叶的生产、制作,泡茶、品茶以及关于茶器品鉴等领域所形成的经验和文化[3]。茶文化的形成是以茶叶的生产、保存和经营等为物质基础,并构建了丰富的以烹茶方式、品茶感受、茶器鉴赏和饮茶习俗等为精神感受的文化体系。茶文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茶文化发源地。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民间一直有着“以茶待客、以茶悟道、以茶修身、以茶祭祀”的传统。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茶叶早就不仅仅以饮食的形态存在,更带有高尚的精神文化和道德教育功效。

茶文化的内涵主要包含物态文化、心态文化、民俗文化和制度文化四层[4]:(1)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主要是指茶树种植、养护;茶叶的制作技艺;茶叶的冲泡等现实客观存在的文化。(2)心态文化。心态文化主要是指在采茶、制茶、泡茶和品茶过程中衍生而来的与茶有关的主观感受和情操,如茶艺、茶德和茶道等。(3)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如以茶待客、以茶代酒、以茶祭祀等广为流行的表现形式。(4)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指有关茶叶种植、生产和消售中逐渐形成的社会制度,如茶法和茶制等。

二、茶文化与道德教育的相关性探讨

(一)从茶性看道德教育

千百年来,茶树不因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或深山低谷处而颓废或消亡,它一直努力地适应气温、雨量、生态、日照、土壤等条件的差异,与高山雨雾做伴,不争不艳,反而更加顽强、更加自立。这象征着茶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5]。自古以来,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喜爱寄情于茶树,更是通过作品来凸显茶树顽强的精神力量。在他们眼中,茶树是谦虚而不自满、淡泊优雅的精神代表,文人墨客早就把学识修养和精神修养嵌入到茶文化中,诗性与茶性的时空融合与现代转换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6]。

(二)从茶道看道德教育

茶道是指品茶的美感之道,不仅有醇香的茶汤和高雅的茶艺,更有精美的茶器[7]。茶道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如茶艺人专注的工匠精神、品茶时享受劳动成果的愉悦之情等。

古人在使用茶器品茗的同时,注重形式与精神的统一,以焚香、弹琴等尽显茶道的形态美、神韵美,彰显国人尊崇自然、从容不迫等超然的处事态度。此外,茶道中的道德教育还体现在茶器上。如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制造者需要有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对火候的把握,方能在实践中日复一日地千锤百炼,形成精益求精的技艺,这也是茶道的道德教育功能的重要标志[8]。

(三)从茶德看道德教育

茶德是指士人在品茶中逐渐形成的“廉、美、和、敬”等茶叶道德[9]。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代表,是传统道德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茶德蕴含了国人的精神内涵,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国人内心对茶寄予的期盼即共建一个温良恭俭的社会集体的美好愿景始终不会改变。

(四)从茶文化精髓看道德教育

“和”是世界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贯穿于茶事活动的始终,世界茶文化的核心是“和”[10]。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安溪共识“和”文化的认同与发展,即茶树生长是茶与自然“和谐”的过程,茶叶加工是生化“和谐”的过程,茶叶品饮是人体健康“和谐”的过程,茶叶商贸是“和平”的使者,以茶待客是“和睦”的品行。在传统社会道德教育中,“和”引导人与自身、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在当代中国,以茶会友、以茶为媒,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相处,统建人与茶的和谐命运共同体,表达着和谐相生、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等中国优秀文化理念[11]。国人自我管理、朋友相处、待客之道中,均体现出“和”的思想。“和”的思想体现出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的成果,体现中华民族在生活、职场中表现出的真诚和纯粹,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价值。

三、茶文化对不同群体的道德教育价值分析

(一)茶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茶文化中所具备的精神和理念能够很好地调节青少年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使青少年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和奋发图强的上进精神,能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面对的各类难题。因此,对青少年加强茶文化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充分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养[12]。

“真、善、美”是茶文化的文化底蕴,青少年接受茶文化的道德教育,在学习和工作中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13]。近年来,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文化底蕴,引导着青少年始终不忘初心,认真学习和工作,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服务于人民的价值取向,成为对党和国家的有用人才。

(二)茶文化对中年人的道德教育

茶文化崇尚自然、淡泊、简约、含蓄之美[14]。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勉、节约的生活理念异曲同工。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不仅是职场的中坚力量,更是每个家庭的顶梁柱。中年人职场压力较大,在重压之下会变得压抑、消沉。茶文化推崇清净、恬淡、释然的精神境界,让人的内心充满平和的气质。以茶文化对中年人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感受茶文化的清净和恬淡,可以帮助中年人建立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养成平和的心境,追溯生活的本源,静下心专注自身的生活[15]。

(三)茶文化对企业家的道德教育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经常会因为各种问题而面临不同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严重影响企业家的健康生活,甚至会使他们在经营管理中作出错误的决定。茶文化对企业家也有着良好的启发作用。茶文化中的“和”思想启发企业家在繁重的商务工作中保持“和”理念,与外界和谐共处。正如《中庸》所提及的“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茶的醇厚温和,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均能映射出儒家思想的智慧积淀[16]。茶文化对企业家有着良好的道德教化作用,企业家在茶文化的指引下,遵循“和”理念,树立和谐的发展观,以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茶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采茶、制茶、品茶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与文学、诗歌、音乐和舞蹈等艺术相互融合,互相发展,形成了富有东方文化韵味的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光辉文化的优秀代表,加强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各级茶学会、茶文化专家的领导和组织下,茶文化的传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一)茶文化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较低

目前,虽然国内喝茶的人士数量繁多,各地的茶叶市场也存在供销两旺的局面,但普通大众对茶文化的认知度并不高。只有从事茶叶种植、茶叶制作和茶叶营销等茶叶产业人员,才会对茶文化有着较好的认识。除此之外,大部分人对茶文化缺乏认知度。虽然他们中的部分人也饮茶,也知道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微量元素等,饮茶对健康有益。在日常购买茶叶或饮用茶叶时也不会特意购买某一品牌或某一产区的茶叶,或仅以价位来评判茶叶的好坏,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选择自己可以承受的茶叶价格。对茶文化以及与茶文化相关的经典著作和生活方式几乎一无所知。

(二)新生代对饮茶文化的接受度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茶叶购买人群主要集中于30岁以上的人士。新生代更喜爱奶茶、果汁、牛奶或碳酸饮料等饮品,这类饮品一般口感丰富且携带方便,更符合年轻人的时尚需求。冲泡的茶汤似乎难以追赶上新生代的消费需求,特别是新生代饮茶文化的接受度更有待提高。古人爱饮茶是因为品茶是非常高雅的行为,在品茶中感悟人生,是一种慢生活。而在当下的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心思浮躁,更没有多少时间花在品茶和感悟生活上,茶叶也就被认为是提神解渴的饮品了,若市场上有其他可以替代的饮品,茶可能就会被替代掉,饮茶文化更会因此而断层。

(三)饮茶文化的普及有待加强

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想要深入了解茶文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部分茶叶爱好者认为,传统茶文化的品饮流程环节较多,选茶、备具、品饮、收具等一系列慢生活方式,难以吸引青年一代的关注。在快节奏的当下,消费者接触茶文化的机会相对较少,少部分对茶和茶文化有兴趣、有追求的消费者才会静静地品茶和阅读茶文化著作,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对茶文化相识、相知,饮茶文化的普及确实有待加强。

五、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体系,各地的茶叶学会也在积极地宣传茶文化。当前,不良西方文化和思潮通过网络等媒体在国内大肆宣传,其中甚至包含着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不仅严重影响着年轻人的思想健康,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较大的压力。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加强对茶文化的研究,把握时代脉搏提炼茶文化的时代内涵

首先,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茶文化的研究,深刻领会茶文化的时代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体现茶文化的时代内涵,实现传统茶文化与时代元素的体系化融合,建立茶文化的文化自信[17]。积极组织我国茶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定期邀请我国茶文化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交流,在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的基础上,提炼茶文化中自信、高雅、勤劳和时尚的元素;同时在电视、广播及各类媒体中进行广为宣传,使人们能够认识到茶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茶文化的道德教育,成为茶文化传承中的一员。

其次,要加强对茶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茶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中国人的有效认知和继承。要积极利用各地的文化馆、图书馆和传习所定期进行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并适时邀请茶文化的专家进行讲学,使听众能够认识到茶文化的巨大魅力。此外,还应在各类学校中开展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大中小学中开展茶文化的研学教育,使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内化到每一名学生的素养中。在我国的茶产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将茶事活动纳入劳动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增强对茶文化的认识,对茶文化产生兴趣,扩大茶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再次,以市场化增加茶文化的内涵和时代性。传统茶文化缺乏市场元素,无法在商业竞争中得到传承和发展,紧靠茶文化传承人依靠个人爱好无法完成茶文化的传承。因此,适当增加茶文化中的市场化元素,在茶叶的生产、营销和管理中充分结合茶文化,增加茶叶生产、管理和营销中茶文化的内涵,使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能结合新形势下茶叶市场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在茶文化中引入市场化机制,增加茶文化的创新机制和传承动力,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存空间。

最后,以“一带一路”面向世界人民传承中国茶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茶文化也不断走向海外各国。因此,可以将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茶文化,面向全世界进行宣传,将茶文化的道德教育功效和巨大魅力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各国。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国际茶会活动和茶文化研讨会,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东方茶文化的特殊魅力,通过与国际友人的研讨、交流,向他们宣传我国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道德教育价值,进一步将我国的茶文化道德教育发扬光大,同时有效地传承茶文化[18]。

(二)研发适合年轻人的茶产品,丰富茶文化的传播载体

茶产品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饮茶能够获得对茶的第一印象,建立对茶的第一记忆。为进一步扩大年轻人对茶文化的兴趣,还应以时尚、新潮为关键词,积极扩大茶叶的产品线,以丰富、立体的茶产品线吸引年轻人,在茶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茶文化的巨大魅力。

首先,增加茶叶的便捷性、时尚感和安全性。传统茶叶冲泡烦琐,工具繁多,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不相符。当代年轻人也认可茶叶的保健功能和养生功效,但对茶叶冲泡烦琐的工具和环节缺乏认可度,使得年轻人对茶产品敬而远之。因此,要增加茶叶冲泡的便捷性,一个干净透明的玻璃杯、3~5克茶叶和一杯热水,即可完成冲泡,使年轻人在学习、工作之余即可饮用,感受茶汤的甘醇和清爽,增加年轻人对茶叶的好感。此外,茶叶一直给人以中老年人饮品的印象,难以给人以时尚感。年轻人都以时尚人士自居,如果在茶产品的包装设计上缺乏时尚感,会被年轻人认为“老土”“过时”等。因此,在茶叶的包装、茶杯等设计上要增加时尚感的设计,以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再者,要打好安全牌。当前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问题一直存在,各地的茶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要加大安全茶园、绿色茶园的宣传力度,在茶叶产品中附带一份农业残留检验合格证,消除部分茶客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顾虑。

其次,打造丰富的茶叶产品线。围绕茶叶,打造丰富的茶品,使茶叶能够更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比如,在现代餐饮业中加入茶元素,在菜肴、主食中引入茶元素,比如各地知名的茶香鸡、茶叶蛋、茶香鱼和红茶炖牛肉等。这类菜肴经茶叶点缀后,茶香浓郁,为菜肴增色不少,广受消费者的欢迎。消费者通过品尝与茶相关的菜肴,对茶叶自然而然的产生兴趣。此外,还可以研发茶枕,在枕头的填充物中放置绿茶渣、乌龙茶梗等,帮助人们提高睡眠质量,给消费者以保健的功效。

最后,开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游。茶文化主题研学旅游是增进游客了解茶园管理、茶叶制作、茶叶审评以及茶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各地茶产区条件许可下,可以精心设计茶园、茶厂参观游览路线,在每个环节中赋予浓郁的茶文化,使游客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成立以女性为主的传习所,加大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加强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立以茶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主的机构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女性是茶产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为更好地研究女性在现代茶产业中的作用,笔者制作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回收了525份有效问卷。笔者的统计结果表明,有39.05%的人认为在茶产业中女性人数更多,见图1所示。在女性从事茶产业的作用的多项选择上,91.33%的受访者认为能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80.57%的受访者认为更能实现自身价值,75.24%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57.14%的受访者认为会促进家庭幸福,见图2所示。为更好地探索茶文化传承和保护,弘扬茶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发挥女性在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保护中的作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由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福建农林大学在中共安溪县委的协同下,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界、学术界的优质资源,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全国茶文化领域第一家以女性为主体的传习平台——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

图1 茶产业中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性别统计图

图2 女性参与茶产业的发展作用统计图

传习所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邀请和吸引国内外女性茶学专家、茶文化爱好者和从事茶叶生产、营销的企业家等高层次人才加入组织中来,并面向“一带一路”国家,以茶为媒,宣传和推介中国茶文化。目前,通过举办国际茶学学术研讨会、国际茶会平台聚集了3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茶学专家的联盟。传习所成立以来,主要的工作如下:

首先,精心选择女性学员加入传习所,并遴选部分优秀的茶学人才培育女性非遗技艺传承人。茶文化传承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缺乏。通过传习所吸引有志于学习茶学知识和茶文化的女性加入,将高校女生和从事茶叶的妇女组织起来,为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加了新的力量。此外,通过定期对女性学员进行考核,遴选部分优秀的女茶师以女性非遗技艺传承人来进行培育,为安溪县铁观音非遗技艺的传承提供保障。

其次,定期举办关于非遗茶文化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每年通过举办1~2场制茶、审评、茶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不仅能为传习所选拔优秀的茶学人才,还能有效推广茶艺和茶文化,扩大传习所的影响力。

最后,加强推进茶文化的国际化,促进茶文化的国内外交流。传习所服务地方,面向国内,辐射全球,以茶为媒,发挥女性优势,建设“人与茶”生命共同体,不断推动东西方茶叶的商贸往来和茶文化的交流,带动茶农增产增收,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保障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大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建立茶文化宣传教育的自媒体平台。当前,微信、微博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在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平台上有着巨大的装机量。因此,利用微信、微博和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茶文化,使人们能够更加轻易地获取,对提高茶文化的传播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媒体有效改变了茶文化的传播方式,如若所精选的茶文化素材缺乏魅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脱节,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当前这个快节奏时代,要精选茶文化中适合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素材,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例如,可以将纯手工制茶按照流程采青、萎调、做青、捻揉、干燥及精制等制作环节,以文字、图片、微视频或纪录片等方式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参考知名短视频制作大V李子柒等人的制作技巧,将茶叶的制作过程拍摄成优美、高雅的短视频,并发布在微博、抖音、微信和YouTube等平台上,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经典魅力。

其次,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进行茶文化传播。目前,国内知名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主要有抖音、快手、微视号等。短视频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内容表达直接,富有趣味性,将茶事活动中的各项内容拍摄成短视频并发布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可以不占用人们生活或工作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即可完成点播,充分领略茶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利用上述平台进行直播,直播简单易操作,可以在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和冲泡等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直播,并在直播过程中与观众进行充分互动,详细解答观众对茶文化的疑问;同时,利用后台观众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掌握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满意度,并根据反馈情况与实时情况,及时优化在短视频和直播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提高观众对茶文化的美誉度和认同感,并自觉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

最后,发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优势来传播茶文化。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较好的想象力、沉浸感和交互性,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营造无限逼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环境优雅的茶园、茶艺人专心制茶的茶厂和环境优美品茶论道的茶馆,使茶文化爱好者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茶文化的巨大魅力。

六、总结

茶文化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价值和思想启迪作用。

每当环境幽雅、心境安宁时,品茶即是将物质与精神二者融合于一体的修身养性方式,养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情操,正所谓茶中有真意,为人当品茶。从茶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来看,当前人们还远远未深化对其价值的认识和应用。

当前,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茶文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在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人们应积极创新茶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服务我国的文化振兴。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香喷喷的茶叶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