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游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1-11-05 02:45查颖
赢未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游戏思维

查颖

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那么,如何才能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呢?处于小学中低年段的学生都喜欢玩游戏,这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善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这无疑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1 善用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本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所学知识大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对于现在的中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很多孩子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对于数学中学习的知识迷茫而又不感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游戏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会学会用。

1.1 营造氛围,激活学生的兴趣

现今社会孩子们很少直接接触社会,电子付款和家长代劳,所以很多孩子都不去买东西,不认识人民币,不知道人民币的大小,看时间有手机和电子手表,也不知道时间最初是和钟表有关系。这样的现象还有许许多多,这无疑给数学学习带来了很多困扰。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营造数学氛围,让孩子们在边玩边学中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实践。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元角分》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孩子们准备一些仿真人民币教具和自己喜欢的玩具。课堂上不讲枯燥的知识,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个“购物的游戏”。教室就是一个小超市,每个孩子都是买卖的体验者。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玩具贴上元以内,分以上的标价,其他购买者根据标价自行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兴趣十足,在购物与售卖的过程中知道了元是最大的单位,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有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找零钱时,教师就适时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之下,收获了快乐,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氛围营造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通过数学游戏,教师真正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很自然地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学习成为了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

1.2 把握梯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因着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把握班级整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游戏设计要由简到难,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要明确游戏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全班学生的参与度的,而不是为了一时热闹而摆的花架子。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时,为了让学生想计算,爱计算。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开锁能手”的小游戏,学生算出一道题开一把锁,一把锁后面又藏着一道题。这样闯关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但一定要注意设置时要先选简单的放在前面。如:4+35,60-20,70-8等,让所有学生先有信心参与,再逐渐提高难度。每打开一把锁必须要计算准确,那么通过这种有梯度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让学生的数学计算更精准了,这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了基础,为数学质量的提高做好了铺垫。

学生在数学游戏中主动参与,对数学知识点的把握就能游刃有余,很好地促进了知识点梯级发展。教师再用一些小游戏去分层次、分梯级进行训练,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2 善用游戏,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中的游戏教学,大部分的环节都是需要学生参与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去亲自实践完成,学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明白了解题的思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逐步参与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1 互动游戏,在合作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善用游戏法,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也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投入课堂、牢固记忆。在课堂参与和游戏活动中,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这样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月份的大小,以及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教师准备了2010年到2019年一共10年的年历,让学生玩一个“找茬游戏”。学生从台历中找到每年月份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个数学游戏对于学生来说略有难度,如果一个人独立完成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容易出错,不能准确把握月份的大小规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一起完成,学生在相互配合,互相沟通中很轻松地就找出了每年1月、3月、5月、7月、8月等月份的相同之处,也会惊讶于为什么有些年份2月28 天,有些年份2月29 天。此刻教师在进行适当点拨和答疑解惑,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游戏活动,看似是一个游戏,实则是一种数学实践,学生在边玩边实践的过程中懂得了数学的规律,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衡量一堂数学课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能否广泛参与,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就越好,数学游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之中,收的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2.2 动手实践,在积累中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用游戏解决数学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把这样的实践方式带到课后,在巩固知识点时,在预习新知时都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实践的能力。在长期的积累运用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扎实学生的学生基础,对于数学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例题,自己用小木棒摆一摆,想一想:9 根小棒,3 根一组,可以分成几份?8 根小棒,3 根一组可以分成几份?能够分吗?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动手实践已经发现了问题的存在,课堂上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吸取。课后再利用摆小棒的方法巩固所学的新知,解决还有困惑的问题,让数学思维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再回归抽象,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数学的实践性。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实践的数学习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方向,有方法。

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利用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勤于动手实践。动手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参与数学学习,数学学习的教学质量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3 善用游戏,提升核心思维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辨认空间模型的能力。教师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以上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游戏学习中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在游戏中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活跃了思维。

3.1 在游戏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手脑并举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一边做数学游戏,一边思考数学题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很小,情绪和兴趣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用手脑并举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用数学小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认识数学符号”时,学生对于大于号和小于号掌握得不好,很容易模糊了两者的不同。教师在课上做了一个游戏,让学生手脑并举进行记忆。在上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两条与大于号和小于号非常相似的玩具鱼,让学生记住鱼头朝向哪个数就代表鱼头对应的数小于后面的数,反之,则相反。之后教师告诉学生从左读到右,像5 小鱼的嘴对向3,就代表5 大于3,3 小鱼嘴对向3,鱼尾对向5,就代表3 小于5。教师让学生通过游戏记住了大于号和小于号。这样,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手脑并举,很容易就学会了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学生手脑并举,打开了学习的闸门,丰富了数学思维。教师利用游戏法让学生思维得到了巨大的开发,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2 在游戏中让学生的数学核心思维不断提高

教师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了逆向思维、对应思维、假设思维、转化思维等,这都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必备的思维形式。教师让学生的数学核心思维得到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会得到凸显。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过“长方体、正方体、圆、圆柱”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带着学生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先在一个袋子里放好今天学习的图形,然后教师在多媒体上随机呈现任何一个图形,学生看到图形后到袋子里去摸出相对应的图形。并让参与游戏的同学说说自己摸出对应图形的方法。学生在进行探索时会主动区分每个图形的不同,在此过程中数学思维就逐渐形成了。如,学生在摸出长方体前,先要观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去感受图形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于丰富的感知中,发现了数学的规律,学会了逆向思维、对应思维、转化思维等思维模式,在游戏中动手实践和思考,数学思维得到了提高。

教师利用游戏法,让学生参与、品悟数学实践,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思维的活跃度得到提升,主动研究的品质加强。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都变成了数学网格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搭建了整个数学核心思维,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又有成就感。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善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合作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率,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游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