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六国饭店风云

2021-11-04 01:21李璜
北京档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六国清廷饭店

李璜

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东交民巷正义路上,有一座不起眼的华风宾馆。而在一百多年前,这里伫立着当时闻名海内外的“六国饭店”。这座曾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从积贫积弱到日益繁荣的百年巨变的饭店,在1988年毁于一场大火。抚今追昔,唯有从当时的报刊、档案中还原那段历史。

六国饭店的由来

1860年,根据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签订的《天津条约》约定,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先后入驻东江米巷,其他各国也相继在此建立使馆。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根据《辛丑条约》,东江米巷更名东交民巷,随后在这里陆续建立了一大批外国银行、邮局、医院等西式建筑。六国饭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建立的。

关于六国饭店的建立者和得名原因,学者们多有不同看法。实际上,六国饭店指的是“Peking Grand Hotel des Wagons-Lits”(北京瓦贡里饭店),是由当时著名的“瓦贡里”公司(Compagnie des Wagons-Lits)建立的,该公司成立于1872年,创始人是比利时人乔治·纳格尔。该公司建立之初最著名的业务就是长途国际铁路运输,该公司经营自己的豪华列车,最著名的是东方快车和蓝色列车。此后,该公司又将这一理念运用到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豪华饭店的建设中,而在中国使馆区的“六国饭店”就是该公司的手笔,饭店于19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1]。六国饭店在国内早期的报端中被音译为“瓦冈利饭店”“瓦贡里饭店”“定哇罔斯利慈饭店”,也有根据其意译为“卧车饭店”。国人根据其坐落在使馆区和与之相称的豪华与排场,将其称为“六国饭店”或“各国饭店”,“六国饭店”则是最为时人接受的称呼而被延续了下来,并非是因为六国投资改建而得名。

六国饭店的建立,打破了北京内城不许建设容人寄宿饭店的大清律令。据《北京志》记载:“居现时北京旅馆中规模最大者为比利时人经营之瓦贡里(中国人称之为“六国饭店”或“各国饭店”),位于东交民巷御河桥畔,为砖瓦结构之二层楼房,巍峨耸立,乃北京最壮美建筑物,房费一日八美元”[2]。在那时,六国饭店是北京内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饭店,在京城中独具光彩,除了在规模和经营范围上的优势外,依照不平等条约,中国政府无权干涉六国饭店的经营,也不得到此抓人,因此六国饭店也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方人士的避难所。以往我们熟知的六国饭店故事,往往都是发生在民国时期。只因该饭店正式起用时已是清末,到1912年2月清帝逊位、清朝结束300多年的统治时,该饭店才建立不足十年。而实际上,清末的六国饭店也发生了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它建成后,很快便成为东交民巷使馆区的重要社交场所,为近代中国各种政治活动提供了空间。清末发生的各类外交、政治、经济事件,多多少少都和六国饭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中外条约的签订及借款的洽谈、招待各国来使和国外团体、考察及筹办宪政、接待各省请愿代表、帝国主义在我国利权的争夺等,很多都在六国饭店内进行。

“饭桌外交”的弭兵场

为了安抚和讨好帝国主义列强,清政府官员在六国饭店进行“饭桌外交”的次数颇多。众所周知,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一方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各国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另一方面使共同争夺辽东半岛利权的日本和沙皇俄国的矛盾日益加深。战后,日俄两国也就双方在中国的利益分配多次与中方交涉。从1905年到1911年,国内报刊多次留下了日本、沙皇俄国与清政府就战后在中国的权力瓜分在六国饭店内交涉的记载。如光绪三十二年(1906),日本特派来华使臣入住六国饭店,日日与中外王公大员应酬;日本人回国之前又在六国饭店大摆筵席,宴请清廷的王公大臣,总税务司赫德、副税务司布列敦及日本驻华官员也列席作陪。日本人临走前,清廷大员们还纷纷赠送礼物:“醇亲王赠磁(瓷)瓶一对、书一卷,振贝子王文韶戴尚书赠挂瓶、磁(瓷)瓶各一对,雷补同邹家来二参议、陈璧顾肇新二侍郎、那京卿晋孙中堂家鼐奎尚书均赠缎一板、字画一卷。”[3]极尽敦邻“友好”之事。满足了日本帝国主义,沙皇俄国的要求又纷至沓来。1911年前后,沙皇俄国多次非法越界侵占中国领土,中俄双方经过反复交涉后即将达成协议,这时即有某外国驻京公使等提议,以中俄两国交涉完毕,现已“言归于好、和平了结”为由,打算在六国饭店宴请中国外务部诸官员及驻京俄使,“开筵畅饮,以敦睦谊,且表欢忱”[4]。此举正中外务部官员下怀,遂急忙赶去六国饭店,早早筹备起来。对此,时评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务部官员筹办六国饭店盛宴,是装作“和事佬”,幻想可以“杯酒弭兵”[5]。然而,帝国主义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侵略的狼子野心,又岂能是几顿盛宴可以緩和!时评亦警告这只是“世变无常,盛筵难再”罢了。

国丧与音乐会之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中国古代帝王后妃驾崩乃是“国丧”,要在一定时期内禁止举办各种婚嫁娱乐活动以示哀悼,清代这一中央集权登峰造极的王朝更不例外。然而,就在光绪帝驾崩第四天,清廷大臣听闻近期六国饭店计划举办音乐会。一旦音乐会举办,无疑是对清政府极大的挑衅和讽刺,“大行两宫宾天,中国通国大丧”“以中国当时情况举行音乐会殊为不合,必须停止”。为此,清政府派外务部大臣与六国饭店的负责人进行交涉,苦口婆心地劝导该饭店经理并劝说各国公使“静候”“停止音乐会”,因此音乐会并未开成。然而没过几天,1908年11月23日的《画图日报》上刊发了漫画和文字,内容赫然是中国的外务部大臣将六国饭店的经理“掌大嘴巴”的报道。为此,外务部紧急与当时负责此项活动的德国公使沟通,一再表示“此说实属荒昧”,自己忝列大清的“钦差爵官”,是绝对不会殴打六国饭店经理的,请求德国公使相信自己,并请求其在相关报纸上做出澄清说明,否则如果导致看到报纸的“华人以讹传讹”,对中外双方的“友谊”有所伤害就不好了,并在信函中附上当天的报纸[6]。明知是有人故意颠倒黑白,但清廷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与“友邦”之情谊,全文内容极尽谦卑和安抚讨好之意。尽管出了这样的事儿,清廷仍然没有对六国饭店有不满之情,仍旧拿出白花花的银子,让该饭店负责外国公使前来吊唁的接待任务。宣统元年三月十二日(1909年5月1日)是光绪帝梓宫奉移于崇陵之日,各国均派遣专使来京恭送。清廷不敢怠慢列国“大佬”,专门拟定了《接待各国大使事宜》,其中第五条就是“租六国饭店房屋为专使驻所”,接待时间自三月初六日至十五日止,专使们在六国饭店的餐饮消费均由外务部负责[7]。

内焦外困中蕴含新生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清廷统治下的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日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的丧失、民族的危亡,使国内各个阶层的有识之士不断探求着挽救危亡的出路。清末最后的十年中,清政府试图挽救自身统治,推行新政。1906年9月1日《宣示预备立宪谕》宣告了晚清政府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一次政治变革——预备立宪。六国饭店作为清末的“名利场”亦见证了预备立宪的林林种种。

拥护立宪主张的各界人士,在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多次发动全国性的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以尽快实行立宪。请愿运动遍及18省,甚至波及海外华侨与留学生,全国签名人数可考者达15万人[8],北京成为请愿活动的中心,六国饭店也成为立宪派和请愿代表光顾之所。1908年8月13日,宪政公会常务部在六国饭店欢迎各省请愿代表。“下午四句(点)钟,该部(指宪政公会常务部)会员后先毕至,各省代表为八旗常君,京师孙君,直隶孙、乌、康三君,湖南廖、陆二君,安徽潘君,山东钱君,惟江苏孟、雷二君因事未至。六钟开会……大致谓近日政府颇主持国会,是皆人民请愿之效果,尚望诸君勉力运动等语,各省代表公推湖南廖君答辞,亦极畅快。九时始尽欢而散。”[9]十几天后(8月27日),清廷谕准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选举各法并逐年应行筹备事宜折》,这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进入实际运作阶段。然而,清廷对立宪的一再拖延及辛亥革命的爆发,最终使得预备立宪宣告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民主宪政的思想在清末已经深入人心,任何专制寡头都不可能再倒退到封建专制时代。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号召“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就是民主宪政思想的进步。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启用袁世凯试图镇压革命。革命党人识破了袁世凯的真面目,同盟会会员张先培等人赴北京,用炸弹暗杀袁世凯,事败被捕。为迷惑清廷,张天培等人“供认”同党住在西河沿大成店十三号房,“及询该店并无是人居住,且并无十三号房”,又说“系住于六国饭店”[10],给同来的其他暗杀者争取了逃走的机会。

随着清廷统治的落幕,六国饭店的显赫背景和政治特权,使其在民国时期仍能夠活跃于历史舞台,多方势力在此较量,但始终不变的是其仍然享有种种特权的侵略背景。几经风云变幻,如今的六国饭店只剩下当初的基址,但依然提醒着我们:不要忘却那段屈辱的历史,更不要忘却曾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乃至付出生命的先辈们。

*本文系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清代舆情管控与教化专题》BZKY2021055。

注释及参考文献:

[1]Peter Gum. Peiping and North China[M]. Tien? tsin: The Tientsin Press Ltd,1938: 44-45.

[2]张宗平,吕永和.清末北京志资料[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418.

[3]某闰.日藩定期回国京师[N].申报,1906-10-23(03).

[4]本报讯.要闻·中俄之太平宴[N].大公报(天津版),1911-03-13(02).

[5]无妄.闲评一[N].大公报(天津版),1911-03-14(02).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为画图日报登载德使掌击六国饭店执事一则失实请饬更正事给外务部信,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1908年11月25日).档号:21-0698-0001.

[7]本报讯.紧要新闻·详志外宾恭送梓宫接待事宜[N].申报,1909-05-01(04).

[8]姜涛,邱志红.清末立宪新政缘何失败[J].人民论坛,2008(14):58-59.

[9]本报讯.紧要新闻国会问题[N].申报,1908-08-16(04).

[10]本报讯.三志袁世凯被炸事[N].申报,1912-01-24(03).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六国清廷饭店
锅盔助秦灭六国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和平饭店》打破套路 步步为营
从小饭店到40家店 四年天天排长队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长富宫饭店
长富宫饭店
好肥“六国”造惠农喜事多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