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慧,禹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阿替普酶又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的有效和推荐治疗方式[1]。已有研究表明rt-PA 在改善脑卒中后功能恢复中的有效性,并证实可以降低死亡风险[2]。最近的指南建议应在rt-PA 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根据他们的身体功能预测之后的临床结局风险[3]。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状况往往不稳定,需要通过身体功能恢复密切评估追踪神经系统变化[4]。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共包含15 项内容,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的缺陷,常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5]。大量文献表明NIHSS 评分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经rt-PA 治疗后神经功能损害状况呈独立的相关性[6-8],提示NIHSS 评分可能是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强有力的长期预测因子。同时,一些证据提示NIHSS 评分对神经功能结果的预测能力呈时间依赖性[9]。例如,美国国立神经病学与中风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报告提示NIHSS评分入院后2 h 功能转归为26 分,并分别在24 h,第7 天和第10 天下降到22、16 和7 分[10]。另一项研究在接受rt-PA 治疗的患者中也发现入院时NIHSS 评分>12 分预示着出院后身体功能恢复不良[11]。
为了进一步更清晰地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NIHSS 评分与身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课题组在本院相关患者中展开了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4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3 个月。纳入标准(1)经脑部CT 或MRI 诊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2)患者接受阿替普酶(rt-PA)治疗;(3)患者年龄≥60 岁。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脑CT 或MRI显示为出血性卒中;(2)接受过血栓切除术治疗;(3)有凝血功能障碍;(4)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3 个月内失访;(5)有恶性肿瘤病史。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标准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与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房颤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等。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在患者入院时完成,在患者处于平静状态下进行,进行3 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空腹血糖在患者入院第2 天早餐前进行测量。通过问诊采集患者与AIS 和rt-PA 治疗有关病史,包括AIS发病时间,护士记录入院/治疗和rt-PA 剂量等。分别在入院时、rt-PA 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rt-PA 治疗后7 d 和10 d 对患者进行NIHSS 评分。NIHSS 评分由3 名主治医师独立完成并对比结果,存在分歧项目进行协商决定。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12]评估患者3 个月后的身体功能恢复情况,mRS 评分由3名主治医师独立完成并对比结果,存在分歧项目进行协商决定。mRS 得分为0~3 定义为恢复较好,mRS得分为4~6 定义为恢复不良[12]。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9.4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 检验;偏态分布的资料采取秩和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earson 相关分析基线临床资料连续性变量与NIHSS 评分的相关性。通过Cox 回归分析NIHSS 评分与身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 根据患者随访3 个月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mRS 评分,0~3 分者为恢复较好,4~6分则为恢复不良。在124 例患者中,90 例mRS 得分为0~3 分,34 例mRS 得分为4~6 分。恢复不良组平均年龄为(71.8±3.7)岁,糖尿病患病率为17.6%,均显著高于恢复较好组(<0.05)。恢复不良组入院时、rt-PA 治疗后2 h、rt-PA 治疗后4 h、rt-PA 治疗后7 d和rt-PA 治疗后10 d 的NIHSS 评分平均得分分别为(10.8±1.1)、(9.3±1.0)、(8.7±0.9)、(7.9±0.8)和(6.8±0.6)分,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恢复较好组的得分(<0.001)。见表1~2。
表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
2.2 基线资料与入院时NIHSS 评分相关性 Person 分析基线资料与入院时NIHSS 评分的相关性时发现,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史和房颤病史均与入院时的NIHSS 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 分别为0.38、0.13、0.26,均<0.05),患者其他的基线资料与入院时的NIHSS评分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0.05)。见表3。
表2 研究对象NIHSS 评分
表3 基线资料与入院时NIHSS 评分Pearson 分析
2.3 NIHSS 评分与3 个月不良预后相关性 通过Cox回归分析各时间点NIHSS 评分与3 个月后mRS 得分4~6 分的相关性发现,未校正时(模型1),入院时NIHSS 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1.81 倍(HR=2.81,95%CI:1.62~4.56,<0.001);rt-PA 治疗后2 h 的NIHSS 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 4~6 分的风险增加 2.72 倍(HR=3.72,95%CI:2.76~7.38,<0.001);rt-PA 治疗后4 h 的NIHSS 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2.81 倍(HR=3.81,95%CI:2.81~8.22,<0.001);rt-PA 治疗后7 d 的NIHSS 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3.12 倍(HR=4.12,95%CI:3.11~9.31,<0.001);rt-PA 治疗后10 d 的NIHSS 评分每增加1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4.03 倍(HR=5.03,95%CI:3.82~10.17,<0.001)。经校正患者基线年龄、糖尿病、房颤病史后(模型2),入院时NIHSS 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59%(HR=1.59,95%CI:1.21~2.32,<0.001);rt-PA 治疗后2 h 的NIHSS 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 63%(HR=1.63,95%CI:1.19~2.51,<0.001);rt-PA 治疗后4 h 的NIHSS 评分每增加1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72%(HR=1.72,95%CI:1.34~3.12,<0.001);rt-PA 治疗后7 d 的NIHSS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4~6 的风险增加80%(HR=1.80,95%CI:1.41~3.42,<0.001);rt-PA 治疗后10 h 的NIHSS 评分每增加1 分,mRS 得分4~6 分的风险增加87%(HR=1.87,95%CI:1.25~3.55,<0.001)。见表4。
表4 各时间点NIHSS 评分与3 个月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NIHSS 评分与3 个月不良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随着评估时间点的后移,NIHSS 评分与身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可能更强。
与既往的研究保持一致,NINDS 试验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NIHSS 得分从2 h 持续下降到入院后10 d。同时,有研究观察到入院时NIHSS 评分>12 分,rt-PA 治疗术后10 d NIHSS 评分>8 分可预测不利的功能损害[13]。尽管在患者中观察到这种下降趋势,在以前的一些研究中,NIHSS 的值以及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一致。例如,有研究认为入院时NIHSS 得分≥18 分可能预示着3 个月后不良恢复结局[14],这一切点值远高于本研究的切点值,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病情更轻,未达到这一水平的NIHSS 评分有关。关于NIHSS 评分的预测能力,NINDS 试验发现NIHSS 评分与临床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安慰剂组的3 个月mRS 评分随时间增加,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身体功能性结局与神经功能缺损可能越来越严重相关[15]。NIHSS 评分预测卒中后6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的AUC 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尽管增加不显著[16]。课题组发现可能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提示随访时的NIHSS 评分可用于预测长期功能结果,同时评估rt-PA 的短期疗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发展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特别是在最初的几个阶段,症状出现后的几天,在这期间再通或者2 次恶化都有可能发生。rt-PA 治疗后数小时内NIHSS 评分阈值随时间下降,这可能与rt-PA 治疗后的再通有关[17]。
NIHSS评分也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变量为AIS 患者建立预测模型。既往文献仅包括入院时的NIHSS 评分,本研究中增加的评估和预测时刻表明,NIHSS 评分随时间的变化,对预后的预测能力也会相应变化。因此,未来的预测模型应该尝试将多个时间点的随访NIHSS 得分引入建立模型,检查NIHSS 评分是否在以后的时间点进行评估被赋予较大的权重系数。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所得出的研究结论需要在更大样本量研究中进行证实。其次,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未能分析NIHSS 评分与患者更远期身体恢复结局的相关性,有待完善。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NIHSS 评分与身体功能恢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尽早评估可对其加强干预从而改善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