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周敦颐道学思想》英译本批评与赏析

2021-11-03 03:50谭清柳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摘要】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结合具体的文本,从词汇、句法和文体对等这三个层面批评与赏析《周敦颐道学思想》英译本中值得称道以及略有不足之处,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来分析中国古代哲学英译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道学思想;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谭清柳,昆明理工大学。

一、引言

周敦颐是宋明道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他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并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做出了巨大贡献。《周敦颐道学思想》主要向大众阐述了周敦颐的太极思想,但这篇文章鲜有译文,目前出现的这一版译文措辞得体,文笔准确流畅,语言通俗易懂,在翻译中国文化方面所采取的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策略有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古代哲学思想。

二、原文本介绍

《周敦颐道学思想》向大众介绍了周敦颐的生平简介,主要阐述了周敦颐的太极思想,并用太极图中的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解释。

三、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静态的文本信息的关注转移到读者对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1] 1969年,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再次定义动态理论:“动态理论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2]奈达在《语言转换: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将“动态对等”修改为“功能对等”,这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奈达注意到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接受力不同,特别是如果原语和译语分属于不同语系和不同文化,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奈达强调可以适当改变原文的形式,以增强译文的理解。[3]奈達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对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要求译文“言之成理”“传达原文精神风格”“表达自然流畅”“产生共鸣”。译者不必拘泥于字面意思,而应更加注重从文化的视角考虑出发,如何准确地将一种语言中文化的风姿和全貌于另一种语言中再现。

四、译文批评赏析

1.词汇对等层面批评赏析。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组句的词汇需要符合语法规则,选词恰当与否是衡量一个句子翻译是否得体的重要标准。下面从词汇层面角度出发批评与赏析《周敦颐道学思想》英译本。

例1:无极而太极。

译文:The Non-ultimate is also the Great Ultimate.

“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之后,而后形成万物的本源。“ultimate”做名词意思是“the best or most extreme example of something”,根据朗文词典中“ultimate”作为名词表示“……达到极致”时,常见用法是“the ultimate in something”。例如:Guy's home is the ultimate in luxury. 这小伙子家里真是豪华至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的意思。而此译本将“太极”直译为“the Great Ultimate”并没有体现“太极”字面意思背后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忠实原文,但是并不是忠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原文的核心信息和内涵。“the Great Ultimate”并没有体现源语文化中的意思,而且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或许会疑问“the Great Ultimate”指的是什么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

例2: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译文:When the Great Ultimate is brought into action, yang is derived. When the activity reaches its climax, it becomes inactive. And yin is thus derived.

译者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极具中国哲学思想特色的“阳”音译为“yang”,“阴”音译为“yin”。而不是把“阳”译为“the sun”,“阴”译为“the shade”。因为原文阐述的是中国宋明道学思想中周敦颐的太极思想,而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对等的文化概念。译者采用了“最切近”的语言进行翻译,使用音译的技巧将“阳”“阴”译为“yang”“yin”,保留了原文本中的异域文化,对于传播中华古代哲学思想理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句法对等层面批评赏析。中英文句式结构以及表达方式不同,翻译不当容易引起句子逻辑混乱。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要“表达自然流畅”,用最自然最流畅的语言再现原文信息,并且要求能够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产生的反应近乎一致。

例3:“太极”演化为万象之质,又由万象之质回归“太极”。

译文:All things originate from and return to the Great Ultimate.

译者的译文中将原文的主语“太极”转换成了“all things”,虽然语言层面的表达是通常自然的,但是译文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反应和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反应是有差别的。英语重视直观思维,语言上习惯把主要的信息放在句首,语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在前,头小尾大。汉语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说出主要信息。[5]因此,汉语句式结构多为句尾重心(语义焦点),头大尾小。原文的主语是“太极”,是“太极”演化成了“万物之质”,而“万物之质”又回归到“太极”,强调的是“太极”。而译文中把主语换成了“all things”,强调内容是“all things”,把“太极”放在了宾语的位置。主语和宾语位置颠倒之后,逻辑出现差异,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文能够“产生共鸣”,而此句译文并没有产生与原文读者同等的阅读效果。

例4:周敦颐是公认的宋明道学思想的开山人物。

译文:It is general acknowledged that Zhou Dunyi has been an initiator of Neo-Confucianism.

中文是意合语言,注重语义的传达,习惯用主动语态。英文是形和语言,注重逻辑与语法,多以无生命体作为主语,被动语态较多。原文的“公认”意思是“大家一致承认和认同”,主观性较弱,客观性强,而英文中,为了体现客观性,多用被动语态。译者将“公认”翻译为“be general acknowledged”,主动语态转译为被动语态,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表达自然,无翻译腔,能够使译入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近乎一致的阅读体验,彼此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3.文体对等层面批评赏析。不同的翻译作品有着不同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忠实于源语风格的译作。该源语文章是信息型文本,逻辑缜密。信息型文本的特点是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规范性,逻辑缜密,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是确保真实传递原文信息,还要使逻辑显现化,以达到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忠实再现源语风格和精神。

例5: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译文:It is man alone who receives the highest excellence in this transformation, and therefore he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among creatures.

译文使用增译法,将原文逻辑显现。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中文句子较为松散,短句为主,逻辑性无法彰显,而英文句子凭借从句、非谓语、状语等表现逻辑。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文能“传达原文精神风貌”“产生共鸣”,故译者不必拘泥于形式对等,可以灵活调整。译文使用“therefore”一词将原文的逻辑在译文中显性化,实现了语义的连贯和篇章的逻辑,让译入语读者达到了和源语读者接近相同的阅读感受。

例5:第二,此处周敦颐不仅仅阐述了宇宙的生成模式,而且更进一步提出人是太极化生出的一个特殊种类,人在万物中“得其秀而最美”。

译文2:Secondly, here Zhou Dunyi not only proposes his cosmology but points out that man is a special creature. Man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among all creatures.

在此句中,原文对“人”的描述是“太极化生出的一个特殊种类”,而译文对应得“man”的描述是“a special creature”。译文漏译了原文中的一个重要信息“人是太极化生而来的”。对于人类的起源,圣经是这样描述的,“ And the LORD God formed man of the dust of the ground, 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 and man became a living soul. ” 達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指出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周敦颐的太极思想提出,人是太极化生而来的。三者都提出了各自对人类起源的认知。而译文将周敦颐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漏译,导致译入语读者错过了解另一种人类起源的可能性,也造成中国古代哲学在人类起源这一重大议题上的主体缺失。这不仅不利于译入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更是一种文化霸权和翻译暴力的体现。

结语

中西方文化在语言层面上不可能达到完全对等,但是译者作为语言文化的桥梁,应当尽量将这种对等最大化,使译入语读者和源语读者产生近似乎一致的感受。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评价译者,而是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依据一定的翻译标准,并用翻译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译文,使得译文“有理有据”,但同时又要不拘泥于规则的桎梏,使得译文最大化再现原语文化风采。

参考文献:

[1]奈达.翻译科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64.

[2]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69.

[3]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谭照亮.思维模式与语篇结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4):124-125.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近十年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综述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财经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应用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