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课程思政理念背景下,除了思政课程之外,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在教育教学中也要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这是课程全程育人的一次全新的革新。本文从设计目标思路、实施过程、创新之处、预期成效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专业课《民航服务英语》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实践路径,找到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所凸显的思政点,加强思政与课程的融合,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的主旨,加强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对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
【作者简介】孙晓燕(1978.09-),女,汉族,山东胶州人,潍坊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他也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岗位培养目标是培养空中乘务员、空中安全员、机场引导员、机场值班员、机场贵宾室服务员等航空基层服务人员,其对应的能力要求是:能读懂飞机服务设备、应急设备的相关英语材料;能用英语表达与航班有关的信息;能在各服务阶段熟练运用英语为乘客服务。该专业的职业标准是最终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职业初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因此,岗位培养目标对“德育”素质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民航服务英语》课程思政实施途径的出发点。
一、课程设计目标及思路
1.设计目标。《民航服务英语》旨在培养适应现代民航事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掌握以航空服务为基础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素质高等服务专门人才。
因此,在《民航服务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设定上,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价值引领三位一体融入教学过程中,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技能,在能力培养中彰显价值引领,进而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位等综合素养,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与专业相融合的教育体系,从而为我国的空乘服务基层工作培养爱岗敬业的一线人才,这也是思政元素与本课程融合的升华点。
同时,《民航服务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将英语知识和民航乘务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性特征,在授课过程中,“课程思政”要紧扣教育的主旨,回归学生生活态度的养成,回归“四个自信”的养成,教会学生责任与担当、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才能培养出爱岗、爱国、政治觉悟高的航空服务领域一线人才。
2.设计思路。(1)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明確课程培养目标。以民航乘务岗位要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践教学。课程实施中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岗位技能和知识。
(2)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模块+情境”。课程依据整个民航服务工作流程以及其中所涉及的重要环节,结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本着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将涉及民航服务的起飞前准备、空中服务和着陆3个模块具体划分成10个学习情境,注重知识、能力、思政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德育教育。
(3)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按照“理论够用、侧重实践、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内容的适用性,由浅入深,让学生主动掌握所学的知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通过情景演示、分组讨论、在线答疑等方法解决。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通过情景模拟、经典案例分析、教师实际演练、视频动画演示、学生实践模拟、参观航空企业真实情景、课后巩固等方法进行解决。
(4)挖掘人文素养元素,将思政教育渗透在日常课程教学之中。在课程的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提炼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价值元素,使课程教学的知识内涵更加丰富,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三观”,以正能量感染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思想启迪者。同时,也促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做到言传身教,与学生在思想上找到共鸣,培养出更多有德行、有素质、有品格的优质人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二、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过程
以Module 2 中的第3个学习情境“Safety and Emergency”(应急处理)为例来进行教学实施。
本次授课分成学前讨论、学中活动和学后反思三个环节:
1.学前讨论环节。以电影《中国机长》为讨论话题:英雄机组是怎样成功处置特情,创造航空奇迹的?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对机上应急处理的流程和原则有大体的了解。
这一环节的思政元素:正是因为英雄机组面对突发状况,能够临危不乱、无私奉献,始终将乘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最终才能创造航空奇迹。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
2.学中活动环节。热身活动采用猜猜猜游戏形式,让学生熟悉机上常用应急设备及其英文表达。随后以听力、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机上应急处理流程、采取的有效措施、如何处理机上突发疾病状况等内容。通过阅读文章,掌握空中急救的相关知识、常见的疾病等,从而对本次授课内容有全面的理解。
这一环节的思政元素:作为空乘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关心、帮助乘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乘客形成一种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精神。
3.学后反思环节。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四川航空英雄机组的时事新闻作为翻译练习作业,在翻译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最新的时事英文词汇,而且还能明白一个道理: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这一环节的思政元素: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建立起公民与祖国最牢固的情感纽带。而将爱国主义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中,就是要熱爱自己的工作,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四川航空的英雄机组正是因为他们热爱航空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友善、爱国-爱岗)为主线,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热爱航空事业,对乘客真诚友善,将乘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实现我们的民航强国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1.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网络课程平台+智慧课堂平台”的“移动互联网+”线上学习平台和以校内航空模拟舱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的线下学习环境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尤其是疫情期间实施线上教学,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优势,为学生打造功能强大的在线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的资源共享、共用。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在“一个理念、一个融合、一个体系、一个目标”的设计理念基础上,遵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训练,以项目为载体,教学过程以驱动鼓励,实践结合为一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加强技能目标的培养,课程以情景对话、现场实操为主的方法,力求在达成技术目标的同时,贯穿对英语语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民航英语的语言习得规律和教学特点,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贯穿项目化教学,创新APA教学模式,即Assignment(任务)、Practice(实践)、Assessment(评价)。
3.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评价手段科学合理。积极推行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将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多形式评价学生全部学习活动,并将评价过程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注重对评价结果的总结和反馈,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测试及考核结果,使学生尽快了解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评价内容丰富,包括听说、业务操作、跨文化交际、职业素养等多方面。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包括课程作业、在线测试、在线学习行为、小组展示、实训任务等多种形式。
4.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更是所有课程教师共同需要承担的任务。本课程通过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传授民航服务英语知识相融合,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思政育人元素,避免了说教式思政课教育的不足,提升了思政育人的亲和力和效果。
四、课程思政实施的预期成效
《民航服务英语》通过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实现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而且也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提升育人水平,当然带来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
1.学生层面。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引导,让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一是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和西方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关注学习成绩转向关注自我成长、关心国家大事上来;
三是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崇高的精神素养和得体的职业素养。
总之,让思政育人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方式中,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层面。面对课程思政带来的挑战,给专业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教师要时刻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发展,把国家的前途与职业成长紧密联系,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未来充满信心,切实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利用课程平台和信息载体丰富教学手段,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高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好地担当起育人职责,而不是在授课过程中,刻意强化思政知识点,摒弃专业知识讲解,将专业课讲成思政课,这样显得不伦不类,也偏离了实施课程思政的真正初衷。
三是教师要了解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深入实践锻炼获取跨学科、跨领域专业知识以充实教学内容,也可以走进企业认识行业发展最新趋势,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式有效开展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对学生三观进行正确引导,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落实课程思政的主旨。
参考文献:
[1]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9,36(4):85-87.
[2]韩洪杰,王振兴,钱彬,等.专业课课程思政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的探
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82-83.
[3]陆晓华.“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实施路径探究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