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21-11-03 12:49王春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躁狂症空腹精神分裂症

王春菊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近些年来,人们逐渐重视精神方面的疾病如以躁狂症为临床症状的常见精神疾病[1-2]。在此基础上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严重威胁了人们的日常生活[3-4]。虽然目前临床上少见狂躁症伴发糖尿病的相关性报道,但是不少狂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抗精神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糖尿病发生概率,使得此类患者出现药源性肥胖症状,对自身机体葡萄糖的调节功能产生较大消极影响,最终诱发糖尿病病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6]。有相关报道显示[7-8]:狂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较普通人群,更容易患有糖尿病,其发病率高达普通人群的2~4倍。鉴于此,临床可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防范。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升高,基于此,本次试验对随机选取的90例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此次试验的全部过程,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9]。其中试验组有男17例,女28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1.26±17.48)岁;其中重性精神疾病病程1~7年,平均(4.29±2.03)年,糖尿病病程在1~6年,平均(4.35±2.34)年。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26例;年龄29~74岁,平均(54.19±16.39)岁;其中重性精神疾病病程2~6年,平均(3.18±2.29)年,糖尿病病程在2~4年,平均(3.29±1.28)年。对比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糖尿病临床护理模式,主要涉及以下护理内容:对患者病情变化状况进行密切监测,叮嘱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合理布局患者所在病房环境,调节室内温湿度,切不可在病房内放置刀具、剪刀等尖锐性物品;与患者良好交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做好饮食干预等[10-11]。试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①饮食护理:针对患者情况,设计低脂、低糖的方案,针对患有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的患者更要及时调整患者的饮食分配,安排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定时定点的指导建议。②配合运动: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的可以安排一些快走运动,若是患有狂躁症伴随糖尿病,需要保证他们得到足够的睡眠,增强身体功能全方面的恢复能力。③普及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多与之交流,态度温和幽默,并安排人员倾听他们的困难,及时排解疏通;尽可能不激怒患者,以平等、客观的方式与之进行交流沟通[12-13];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精神分裂症、狂躁症、伴发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各种疾病之间的影响,抗精神药物的作用以及降糖药物的功效等,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家属积极信赖、信任、配合临床相应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④用药干预:向患者提供抗精神药物的同时,还需给予降糖药物,但是部分抗精神药物与降糖药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干扰性,所以整个用药治疗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患者异常血糖指标变化,并快速告知临床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⑤心理干预:责任护理整个护理过程中,都需明确掌握患者心理变化与状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针对患者不良情绪给予科学性疏导,若患者出现不良心理与精神病症,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良好沟通,维持患者情绪至良好水平,同时由专业心理学者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详细评估,对患者病情进行仔细分析,制订最佳的治疗方案,控制患者情绪,改善患者病情[14-15]。⑥生活干预: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做事小心,尽可能不要出现皮肤损伤与感染性疾病。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PANSS评分,PANSS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越轻[16]。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是否曾拒绝饮食、是否曾暴饮暴食、是否运动以及了解不了解健康教育等。③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状况,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在患者良好状态下进行打分,分数超过90分表示患者非常满意护理服务,分数在70~90分表示患者基本满意护理服务,分数不足70分表示患者不满意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与()表示,组间比较用χ2和t检验。P>0.05,无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PANSS评分 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以及PANSS评分,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值及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 PANSS 评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 PANSS 评分()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的方式 试验组出现拒绝饮食、暴饮暴食、不运动、不了解健康知识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n(%)]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状况 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状况比较[n(%)]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以及躁狂症患者由于需要使用大量药物,严重影响血糖代谢机制[17-18]。用药后,患者容易有诸多不良反应,如药源性肥胖、血糖代谢紊乱等,精神分裂症不仅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9-21]。缓慢起病的患者大多会出现精神衰退,而周期性发作患者只有少数出现精神衰退;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起病、有明显诱因,一般预后良好[22-24]。目前,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明显改善,但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生存状态并不理想,多数患者会有情感、社交衰退等残留症状,社会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此外,狂躁症的典型表现是情绪高涨,伴随着思维活跃,其主要特征有:一是感觉过分自信,甚至出现幻觉;二是不容易睡觉;三是无法停止说话状态,一直保持亢奋[25-26]。以上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糖尿病。但是对于这些疾病患者来说,病情相对特殊,实际治疗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难以积极配合,饮食也不易良好控制,所以治疗期间感染风险高,血糖控制效果差,基于此,临床需要加强对精神分裂症与狂躁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由于常规护理模式对血糖控制水平较低,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以此来保障治疗效果。本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值及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出现拒绝饮食、暴饮暴食、不运动、不了解健康知识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于: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主要涉及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生活干预、心理疏导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以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直接参与到整个护理工作中,确保护理服务的个性化与针对性,让患者治疗更为合理化,从而大大减轻因患者不愿配合治疗而出现的异常状况,对于患者预后改善效果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加快患者病情好转,使患者更为满意护理工作[27-28]。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并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PANZZ评分,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躁狂症空腹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
空腹喝水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