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食物交换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研究

2021-11-03 06:38:42曾秀珍罗佐阳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腰围膳食负荷

曾秀珍,罗佐阳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柳竹园社康中心,广东深圳 518102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以高血糖血脂、高血压、高体质量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 合理健康的饮食控制可有效保护糖尿病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 已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1]。 临床常采用传统食物交换份法治疗方案,简单易行,但未关注不同食物间相同糖分诱发的应答区别, 控糖效果不佳。 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可均衡控制不同食物搭配后的总血糖效应[2]。 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可控制不同食物搭配时的总糖量并定量调整膳食血糖应答效应, 可能会更好地控制血糖[3-4]。 该研究选取 2018 年 2 月—2020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14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探讨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 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该院收治的14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 对照组男 41 例,女 29 例;年龄 66~82 岁,平均年龄(76.36±5.33)岁;病程 3~17 年,平均病程(9.21±3.35)年。 观察组男 39 例,女 31 例;年龄 65~85 岁,平均年龄(77.96±5.98)岁;病程 3~18 年,平均病程(9.32±3.80)年。 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选病例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5];②年龄≥65 岁;③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②合并严重脏器衰竭者;③合并严重认知、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基础降糖药治疗。

观察组: 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治疗。 ①统计患者治疗前身高、体质量、活动量,计算每公斤体质量所需热量、 理想体质量和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每公斤体质量所需热量×理想体质量)。②根据每位患者每日所需总能量, 在食品交换框架表中将每日摄取食物的总交换份数计算出来, 按比例合理分配各餐。 ③每日摄入营养参照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标准进行选择, 结合每日所需总能量和食物总交换份数,合理分配各餐,基本顺序为水果、谷薯、油脂、豆乳、肉蛋、蔬菜,将每份食物的GL值进行排序,选择GL 值较低的类别。 ④由营养学专家和糖尿病专家定期开展糖尿病饮食宣教, 普及糖尿病预防、饮食、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等相关知识,并与患者一起制定私人食谱,组织病友会共同分享治疗心得,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对照组: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治疗。前两步与观察组相同,第三步是患者自由选择食物进行饮食控制,第四步宣教时不涉及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等相关知识。

两组治疗时间为3 个月,观察至治疗结束后。

1.3 观察指标

①血液生化指标:于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及早餐后2 h 静脉血,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测定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②人体测量学指标:于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测量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70)对照组(n=70)t 值P 值F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8.43±0.34 8.56±0.45 1.928 0.056(6.56±0.32)*(7.34±0.41)*12.548<0.001 2 h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HbAlc(%)治疗前 治疗后15.02±1.45 15.01±1.65 0.038 0.970(9.57±1.34)*(11.43±1.29)*8.366<0.001 8.34±0.51 8.49±0.48 1.792 0.075(5.38±0.39)*(7.58±0.45)*30.910<0.001 T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5.67±1.43 5.27±1.65 1.533 0.128(3.89±1.07)*(4.56±1.45)*3.111<0.001 T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1.76±0.67 1.80±0.66 0.356 0.723(1.56±0.32)*(1.75±0.46)*2.837<0.001

2.2 两组患者人体测量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及BMI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腰围、BMI 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血压、腰围、BMI 对比()

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血压(mmHg)收缩压 舒张压腰围(cm)BMI(kg/m2)观察组(n=70)对照组(n=7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47.45±6.08(122.70±5.80)*#145.67±5.77(135.67±4.69)*88.80±4.08(77.50±3.68)*#89.09±3.85(82.60±4.40)*95.78±5.06(81.22±4.32)*#96.08±5.60(88.70±5.43)*26.30±5.02(20.20±3.69)*#27.67±4.79(23.40±4.01)*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自由多样化,导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并伴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6-8]。 合理健康的饮食控制可有效保护糖尿病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并促进其恢复。 传统食物交换份法是目前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饮食控制方法, 但是患者常出现同种类食物交换后引起餐后血糖反应差异现象,控糖效果不理想[9-10]。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通过评估各类食物能量,有针对性合理搭配,掌握总能量,有利于区别和弥补餐后血糖差异,可能会达到理想控糖的效果,从而改善老年糖尿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11-14]。

该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空腹血糖 (6.56±0.32)mmol/L、餐后 2 h 血糖(9.57±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5.38±0.39)%、总胆固醇(3.89±1.07)mmol/L、三酰甘油(1.56±0.32)mmol/L 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可有效控制老年糖尿患者血糖、血脂水平。 该治疗方案根据个人身高、 体质量和活动量等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总能量,合理选择搭配,患者经过膳食指导后多选择粗粮、蔬菜水果等低GL 食物,其在体内消化速度缓慢,延缓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速度,保持一定时间饱腹感,缓解血糖波动幅度[15]。长期摄入可减少餐后胰岛素及肠道激素升高, 有效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和抑制拮抗激素的反应,从而升高呼吸商,加速降解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有效控糖,改善老年糖尿患者血糖、血脂水平[16-18]。

同时研究还发现,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122.70±5.80)mmHg、舒张压(77.50±3.68)mmHg、腰围(81.22±4.32)cm、体质量指数(20.20±3.69)kg/m2均较治疗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可达到降血压、 降体质量的效果。 该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膳食营养计划, 从而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 细胞功能,有效控制血糖,更好地控制患者体质量增长。 高血压与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有关[19-21],故该研究中血压改善可能与降低血糖和BMI 有关。 谢开云[7]研究发现,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食物交换法对比传统食物交换份法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 章瑛等[22]研究发现,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饮食教育法可改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 减轻体质量,减小腰围和体质指数、降低高血压,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均为该研究提供了证据支持。

综上所述, 基于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 血脂及血压水平,更好地控制患者体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腰围膳食负荷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保健与生活(2020年3期)2020-03-02 02:27:23
秋天膳食九字诀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6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人人健康(2018年17期)2018-01-27 00:09:45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4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Savitzky-Golay在含冲击负荷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