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音乐学科有效性融合的策略

2021-10-31 01:52文宝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5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语文教学策略

文宝燕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与音乐学科融合的有效性研究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通过把握语文与音乐两学科的相通点,抓住二者的切合点,巧妙整合音乐知识和内容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并做出以此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教学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成果。逐步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音乐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语文教学;有效性融合;策略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乐章。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思想的共鸣,是情感的宣泄。音乐具有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伴着我们一生。儿歌伴着我们长大,红歌伴着我们成长,国歌激励我们前进,我们的情绪会随着音乐变化而变化,时喜时悲,时惊时叹,时而翩翩起舞,时而静思默想。音乐连着人的情感,深入人的情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那么,语文教学能否与音乐学科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方法,成为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天地的前奏曲、品味课文内容的间奏曲、深入领会课文主题的终结曲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怎样才能在小学音乐中有效地融入语文知识呢?

一、在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中融入音乐学科的有效性策略

一年级的语文课堂加入音乐学科,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我们可以把要点编成儿歌,方便学生记忆。如,在学习b、p、d、q时,我们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区别方法编成儿歌:像6字b b b,画彩旗P P P,马蹄马蹄d d d,像9字q q q,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借助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又如,在学习四声调时,我们可以创编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再加上手的动作,学生们就能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掌握知识。

二、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融入音乐学科的有效性策略

1.科学发聲,有节奏地朗诵

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加上简单的节奏朗读生词,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帮助记忆生词。在语文的教学中,比较繁琐的是学习词语,而且一个课时的词语也不少,学生们在朗读词语的时候时常拖拖拉拉、有气无力地读词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节奏地读词语”。比如,我们在念两个字的词语时,我们可以加上节奏2/4 XX  XX|  X· 0|,比如,读词语“努力”加上节奏就读成:努力 努力|  0|;在朗读四字成语时,我们可以加上节奏2/4    |XX  XX|,比如,读成语“一心一意”,我们加上节奏就读成2/4    |一心  一意|,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而且越读越起劲。我们在读词语时,运用声乐的科学发声知识,让学生学会科学发声,让学生在读词语同时练习气息,打开共鸣腔,让学生掌握科学发声的方法,发出来的声音强劲有力,有质感,有共鸣腔。这样,学生读的声音洪亮,嗓子不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编儿歌识字法

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还可以编辑儿歌,让学生唱着朗朗上口的儿歌,容易记忆。如,在教“攀”字时可编成“两木两交叉,大字手来拿”“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等;还可以编上简单的曲调,把顺口溜变成简单的儿歌,让学生在愉快地歌唱中识字;还可以配上响板,有节奏地念词语;还可以自己制作简单的乐器,比如,利用废旧瓶子做沙锤来配乐朗读,这样学习词语能增添学生学习生字的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增添语文课的色彩。

3.配乐情境识字法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情境识字法,打破常规教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识字。比如,我们在学习成语时,可以让学生画图以故事形式讲解成语的意思,并设置场景,进行闯关,加上音乐设置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口耳目》的教学中讲到文中“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时,可以播放屠洪刚的《中国功夫》,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还能加深学生们对中国功夫的了解,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轻松识字。

三、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中融入音乐学科的有效性策略

1.明确曲调,由声入境

吟诵是有曲调之分的。在小学古诗词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先明确吟诵的曲调。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先要吟诵示范,让学生整体感受曲调的韵味,再让学生尝试吟唱,尝试独立吟出模仿的调子来。

2.吟准音节,吐字清晰

小学阶段,在吟唱古诗时要使用普通话吟唱。教师带领学生吟唱读准字音。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学会科学发声,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3.运用腔音,感受韵味

中国古典诗词节奏鲜明还押韵。押韵能使古诗词读起来有节奏感、好听,还能使古诗词充满韵味。运用声乐科学发声的知识,让学生科学发声。结合声乐的发声共鸣腔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味,体现在韵尾发音时鼻腔和胸腔的共鸣,体会一种让人荡气回肠的感觉。

四、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融入音乐学科的有效性策略

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秋天》或《秋天的雨》这首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同时可以配乐朗诵有关秋天的诗句;也可以请预先准备好的学生拿出自己熟悉的乐器,弹奏一首小曲,让学生们在音乐声中感受秋天的美。

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时,可以导入音乐《梅花颂》作为主题的升华。让学生去感受世世代代人民对“梅花”这种精神的赞颂。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升级就会有所感有所思,并让会把自己的感受和触动的情景描述出来。同时,还可以多创造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如,在校园里举行配乐话剧表演诗歌朗诵等,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走进阅读。

五、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融入音乐学科的有效性策略

习作教学以作文为例,灵活巧妙地将音乐与习作融合起来,作用显现,大有裨益。例如,在学习部编本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阎维文《母亲》,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有所思有所悟,讓学生为之动容动情。这样,学生就会有感而发。且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最大限度唤醒学生自身内部存在的写作欲望,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写作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感而发,打破死板,千篇一律的局面。在完成作品后,可以播放适当的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上讲台跟同学、教师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朗诵教学中融入音乐学科的有效性策略

朗诵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表达艺术”。学习语文少不了朗读,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更好地投入文本的朗诵当中。同一句话,不同节奏地朗诵所表达的思想和情绪是不一样的。那如何让学生对朗读有激情、有兴趣呢?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在朗诵过程中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在背景音乐的铺垫下朗诵,学生更有激情、更容易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的朗诵教学中,运用音乐学科的节奏、音乐多媒体或者配上各种乐器舞蹈等来增添语文课的色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

配乐朗诵音乐的可以突出其节奏感,增添文章的色彩。作用于诗文的可以使诗文增加节奏感,在进行古诗词、现代诗、散文等体裁的课文教学时,可以配上一曲适当的音乐进行朗读,对于理解诗文内容和作者感情,欣赏诗文语言美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学《迢迢牵牛星》时,配上毛晓彤的《迢迢牵牛星》或者配上一曲优美的钢琴曲或古典的琵琶、古筝曲,再或者现场来段舞蹈,尽量地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感觉到这首诗的优美和其独特的节奏,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歌的韵味以及体会作者的那种相隔银河而不能见的相思之苦。

总之,文学与音乐是同生共存的,音乐的发展需要文学的孕育,文学的创作需要音乐的灵感。小学语文教学与音乐有效性融合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最终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把握语文与音乐两学科的相通点,抓住二者的切合点,巧妙整合音乐知识和内容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语文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Passage Four